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多面:娱乐化、数据生意和雷区

原标题: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多面:娱乐化、数据生意和雷区

谁能想到,基因检测这样给人感觉很高大上的行业竟也打起了接地气的价格战。上个月,23魔方把个人的基因检测服务价格从499元/件,降到299元/件。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包括23魔方、WeGene、水母基因等在内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公司都在价格上频繁做文章,要么直接降价,要么就推出更低价的服务套餐。

这不仅让笔者想起了这几年中国的智能音箱的价格变化,从上千元的起步价到现在的百元地摊价,天猫、京东、百度、小米这些互联网巨头,或多或少都用过大出血的降价战术。但好在市场对低价的反馈比较积极,智能音箱这几年稍微有些起色,普及率不断升高。

虽然都在向消费者抛橄榄枝,但是两者在实用性上却有本质区别。智能音箱虽然不够智能,但好歹还能满足一些实用性需求,比如听音乐、信息、购物等,但基因检测的实用性在哪呢?

以23魔方为例,其基因检测项目大致包揽祖源、遗传(遗传风险、遗传特质和遗传变异携带)、营养、药物反应、运动等。但寻祖、遗传风险之类的,普通消费者似乎看不到什么实用性。

正如澎湃新闻此前在有关报道中提到:“这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甚至称,尽管从业数年,身边仅有一名同事曾经检测过这种项目,在朋友圈晒出说自己有欧洲血统,主要就是好玩了。”

价格下去了,的确是达到“消费级”了,但消费级基因检测也有难言之隐。

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娱乐化”帽子

基因检测下沉到“消费级”后,虽说褪去了不少严肃性,变得更平民化了,但却被无形中戴上了一顶“娱乐化”的帽子。

首先,目前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本质上是一项特殊的信息服务。无论是23魔方,还是水母基因,他们针对消费者的基因检测服务并不是很复杂,倒有那么点O2O服务的意味。大致的过程是消费者先在网上下单,接着就是在线下完成唾液样本的采集,随后采集器被寄回,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查看自己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很专业,正如前面提到的,这项服务会让你知道自己基因的各种“秘密”。但问题在于,除此之外,完全没有其他的附加服务。消费者在最后得到的这些关于自己的基因检测结果,更多只是让他们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比如我对什么药物过敏,我得某种疾病的概率。

既然是信息服务,消费级基因检测逃不了的一个“审判”就是,这些信息有多少是有用的,多少是没用的。就知识获取效益而言,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可能比绝大多数知识付费服务都要低。毕竟《15天教你学会PS》比《生命的秘密——基因报告》要来得更实际些。

其次,“低价”卖点被不断放大,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们不断在瞄准消费者的“尝鲜”感。现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仍然处在艰难的扩张期,所有企业都在想着如何进一步打开市场。或许他们也知道消费级基因检测目前的实际用途过于狭窄,因此更多地在尝试激起人们的“新鲜感”。

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价格的不断降低,从上千元到几百元,虽说有企业声称这是检测成本下降的战略决策,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知道打开市场的最佳方式就是从消费者的敏感区,即价格入手。通过压价,自己可能就有机会进一步激起消费者的尝鲜冲动,并占领市场。

最后,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散发的陌生感在作祟。此前23魔方CEO周坤曾提到过中美基因检测渗透率的对比数据,中国当前基因检测的人口渗透率不到0.03%,而美国的渗透率已达3.75%。即使在医疗临床领域,基因检测的应用也十分受限,仅在某些领域有突出贡献,比如无创产检。

消费级基因检测同样面临市场教育严重不足的问题,23魔方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目前也不过拥有20万不到的用户。而消费级基因检测也因为这样的距离感而自然而然被打上“无关紧要”、“噱头”之类的标签。这与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落地产品如出一辙,产品若让消费者感到陌生,那么消费者多少都会带情绪去看,而娱乐化往往也是消费者能联想到的第一印象。

消费级基因检测背后的流量和数据生意

虽然作为带有娱乐化意味的医疗性服务,消费级基因检测仍然被资本看好。《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分析2018》显示,排名前10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70%都有融资经历。23魔方成立不过3年左右,总融资已超过2亿;wegene在今年完成了B轮融资。

比起很多新经济领域,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资本热度自然是小巫见大巫,毕竟现在排名靠前的企业比如23魔方、wegene、水母基因等也不过只拥有数十万的用户体量。但资本习惯看未来,整个市场的发展空间是他们时刻可以为自己注射的一针鸡血。

这个未来发展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第一点仍然是老生常谈的用户规模增长。美国老牌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23andMe成立于2006年,在2015年的时候用户数就突破了100万。一来这得益于美国消费者对基因检测的认知度变高,二来则要归功于23anMe在营销和价格上的努力。

23andMe的路是可复制的。对于中国本土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而言,一边可以通过降价来吸引市场注意力,一边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输出更好的体验。事实也证明,本土企业在不断降价的同时也在不断收获更多的用户。

用户规模增长则意味着更多的流量,对企业而言,流量能做的事有很多,可以带来广告收入,推广新产品等等,这是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往后发展可以自然获取的体量优势。

第二点是数据价值。这几年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呼声非常高,互联网巨头们在金融、社交、搜索、电商等场景下用数据干了很多过去想象不到的事,这让他们意识到数据的价值远比肤浅的流量价值要更重要。

基因检测数据的价值可能还要更高。其一,基因检测的数据是真正的个性化数据,带着强烈的个体标签,是独一无二的;其二,基因检测属于医疗场景,而未来每个人都会接触到医疗场景,那么这个数据的应用就是必然的;其三,当与血缘、家族等线索关联时,基因检测的数据将发挥“链网”式关系,数据与数据的融合又能产生很多新的数据,总价值不断上升。

即使是当下,这些消费级基因检测的数据也已经在2B和2C方向上有所建树。比如23andMe与辉瑞合作分析5000名狼疮患者的基因组数据,与基因泰克合作分析超过3000名帕金森患者的基因组数据;经纬中国投资董事喻志云近日透露有多家知名药企正在主动寻求与23魔方的合作;水母基因所创造的“生命教练”团队不断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深层次的数据服务等等。

无论是2C的医疗数据服务,还是2B的数据样本服务,消费级基因检测数据带来的价值潜力已经初露锋芒。企业和资本都不短视,他们知道,只要一直盯着数据资源的产生和收集,就有机会成为最大的“数据矿场主”。

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三大雷区

按用户体量看,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现在仍然处在发展初期。这意味着,这个市场要变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自然而然地,消费级基因检测也有不少要避免的雷区。

第一个雷区就是监管。2013年的时候,23andMe曾被美国FDA(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禁止出具带有诊断性的健康报告,当时FDA认为23andMe的测试结果没有准确性证明。

这正是当下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一个命门,如果不够准确,那么这项所谓的“探索生命密码”的服务还有什么价值可言?而且目前行业内的一些乱象开始浮出水面,比如有企业宣称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测孩子的天赋和潜能等。虽然现在国内在这块的监管仍处于真空状态,但一旦监管来临,那可能就是整个行业的大洗牌了,届时3000家企业可能所剩无几。

第二个雷区就是数据安全。前段时间,新浪报道了国外DNA检测公司MyHeritage遭黑客入侵而丢失9200个账户的数据安全事件。基因数据更为特殊,对企业而言,不能仅仅服务于消费者的信息解读需求,而且企业想用这些数据赚更多钱,数据被企业保存了,企业自然有责任维护这些数据的安全。

今年以来,不少互联网巨头都遭遇过用户隐私风波,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网民对自己的数据安全越发重视。若是一着不慎,初创企业很可能因为用户的不买账而满盘皆输。

第三个雷区就是伦理。凡是科技,都会带有伦理问题,克隆、核废料处理等技术都曾引起过比较严肃的伦理问题。基因检测也一样,致病基因带来的思想负担由谁负责?致病基因带来的歧视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这些伦理问题可以说是基因检测的“原罪”。

虽然23魔方、wegene等企业都成立了伦理委员会来监督整个基因检测的过程,但伦理监督是一种长期需求。所以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顺利避开这些伦理问题,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当然,雷区归雷区,它可能只属于那些“投机分子”和“破坏分子”,而不属于那些勤勤恳恳的企业。但不管怎样,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消费级基因检测仍然是个好标的。不过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希望这项一直降价的高大上服务能尽快表现出更多的实用性,好让人们有更多理由去主动尝鲜。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8-01
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多面:娱乐化、数据生意和雷区
原标题: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多面:娱乐化、数据生意和雷区 谁能想到,基因检测这样给人感觉很高大上的行业竟也打起了接地气的价格战。上个月,23魔方把个人的基因检测服务价格从499元/件,降到299元/件。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