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宇宙有100万个智慧星球,为什么我们一个也找不到?
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但真正有条件去探索答案也不过一百多年。物理学领域的种种进步,大大拓宽了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也延长了活动的脚步。在各种最先进的手段都用在探索外太空,但结果却一无所获的时候,人们开始纳闷了: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这些纳闷的人们之中,有一位物理学家,他叫费米。他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外星人到底在哪儿?
费米认为,用人类目前最快的速度,只需要100万年就可以飞到银河系的各个角落,100万年相较于整个银河系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他们就应该早就已经来到地球了。可是目前人类却从未发现关于外星人的蛛丝马迹。
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在“费米悖论”提出之后,很多人开始试图去回答这个问题,去证明这个悖论存在的合理性。
关于费米悖论的几种回答
首次把“费米悖论”当做一个严肃的概念来讨论,并成功引起人们对悖论探讨热情的人是英国人哈特。他从地外文明无法进行星际旅行、地外文明无意与地球人接触、地外文明程度低和人类尚未发现地外文明到访地球的踪迹四个方面进行反向论证,最终得出了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的结论。这也是哈特对“费米悖论”问题的最终解答。
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于话题的讨论就此终结。实际上,更多的人是非常愿意相信地外文明的存在的。因此,无论是从事专业探索的物理学家或天文学家,还是身披科技外衣的科幻作家,他们往往倾向于去回答为什么人类还未找到。比如以下三个影响比较广泛的回答。
文明中断论。文明中断论的核心论点在于:宇宙中的文明永远也不可能发展到足以发现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文明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星球文明往往会由于各种各样的灾难而导致文明中断,比如全球性地震、行星撞击、大规模科技战争等。至少对地球而言,这样的可能是存在的。
英国天体生物学家沃森则建立了一个数学计算模型。通过演算,他认为行星为生命演化所提供的时间是有限的,比如地球的生命宜居性是受到太阳亮度的影响。而太阳则是在逐渐的膨胀当中,未来很可能会将地球吞噬。他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假如生命演化周期为40亿年,那么在这颗星球上能够演化出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只有不到0.01%。
听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悲观的说法。它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也将面临毁灭的境地。而这时假如有外星生命探测到地球,它们也会将地球定义为:死星,然后失望地飞掠而去。
急于求成论。这种说法认为,人类对探索外星文明这件事,有点太没耐心了。
费米提出悖论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发射卫星;即便是到了今天,人类跑得最远的探测器也刚刚触及太阳系的边缘,而这颗探测器已经跑了四十多年。近一点来说,人类甚至没有弄清楚最近的类地行星火星到底是怎么回事,更甚至月亮的背面有什么也是知之甚少。那么,以地球人目前的视野所及,外星文明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会被探索得到?
也有人计算过时间。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索罗蒙尼蒂斯认为,我们至少要能探索半个银河系才有可能接收到宇宙信号。而要完成这一项任务,目前来看可能至少需要1500年的时间,并且没有上限。
也就是说,别急,这辈子我们是看不到外星人了。
黑暗森林论。这个大家就很熟悉了。“黑暗森林法则”是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的一个关于“费米悖论”的解释。他认为,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一个行走在宇宙中的文明都是一名带枪的猎人。在这片森林中,每一名猎人都必须要小心翼翼地轻手轻脚而行,竭力避免被其他潜行的猎人发现,否则就只能消灭对方或被对方消灭。整个宇宙就是一个“他人即威胁”的地狱。
这当然是一种文学性的假设。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成熟的文明都会在宇宙之中保持静默。像地球这样不断向太空发射探测器、信号跟别人显摆“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的行为,简直就像个大傻子。
此外,还有外星人休眠说、外星人深居地下说(当然指的不是地球的内部)等。无论什么样的说法,其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以地球文明为参照去定义外星文明。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外星文明是否真的是“类地文明”?
也许外星人并不“类人”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引爆了人们的想象力。在各种可穿戴设备、可植入硬件、脑机接口等产品和科技不断涌现的当下,人们越来越相信未来的人类将很可能成为半血肉半电子的机械人。甚至有激进者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会主宰地球,成为终极的人类活动形式。
当然,这太遥远了,活生生一部硬科幻。但假如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人类现在定义的生命所需要的光、热、水等,是否还能成为构成生命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外星人可能以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生命形式而存在,它或许不高级,但在人类看来那并不是生命。而这也是人类无法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下发现它们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是以三维的形式存在?
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想象得到的,比如空间维度。就人类的认知而言,能够存在生命体的只能是三维空间,往低了说的二维空间倒也可以想象,但是如果要问存在于四维空间里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好像很难有统一的确定性回答。
毕竟高维想象低维容易,但低维想象高维就比较困难了。比如,假如一只蚂蚁是在二维空间里活动,这时人类作为上帝给它前面树一片叶子,那这只蚂蚁由于没有对上下空间的感知能力,所以完全无法理解前面的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
那么,虽然仅仅是存在于理论当中,但假如外形文明真的生活在四维空间乃至更高维度的空间里呢?恐怕在这种天然的维度属性束缚下,人类要想找到他们完全是不可能的。
而且,后果也可能会很危险。《三体》中最后高维文明对太阳系进行降维打击,想想都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人类一直未能找到外星文明的原因,很可能是外星文明拥有着我们完全无法想象或者根本不可能接触到的生命形态。如此说来,人类还真有可能是茫茫宇宙中那孤独的一只。
两个文明对立,意味着一场征服
在探讨了种种未发现外星文明的可能之后,我们可能仍然需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去寻找外星文明?
原因应该有很多,比如人类对探索宇宙未知的强烈好奇、地球人想找个邻居、解开宇宙的起源奥秘、探索外星以更好地了解人类自身……想找的话,理由有一万个。然而在这种多的原因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关键词是:资源。
从古猿人为群落领地进行争夺,到冷兵器时代国家的兵戎相见,再到后来的世界性大战,其目的只有一个:争夺资源。争夺果腹的食物、争夺耕种的土地、争夺发展的矿产煤炭油气……除了战争之外,从天上到地下,从大陆到海洋,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开始无穷无尽地开采资源。
在这种开采速度下,地球的资源正迅速地消耗。于是,人类又把目光转向了太空探索,比如当你了解月球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说月球的某种资源储量是地球的XX倍,够人类用多少年。而探索火星的时候则一直在竭力寻找火星存在生命迹象的证据,提到的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则是“火星移民”。
说到这里,读者们可能已经明白笔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了:单从资源的角度来说,人类寻找外星文明,将很有可能成为一场星际间的资源争夺战,甚至最终演化为殖民战争。因为,一旦有一天人类到达新的星球之后,我们不太可能会甘于寄人篱下,新的星际殖民活动势必将会展开,而具有远航能力的人类或将成为殖民战争中的胜者。
这种探险,一如15世纪美洲被发现、17世纪澳大利亚被发现,然后发现者迅速移民,本地土著的生活空间不断遭到蚕食。
这无疑是很可怕的。在寻找生命的过程中,谁先找到对方,一定意味着其拥有较高的文明程度。那么,如果人类最先被外星文明找到呢?
我们还是好好祈祷吧:有朝一日,是我们先找到了外星人,而不是外星人率先发现了我们。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