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工作和活动要依靠协同创作来完成,比如书籍的编著、技术手册等类型文档的编写。协同创作由于集中了不同的人参与来完成一份文档,可以大大降低超期的风险,减少错误,同时也能够综合多方面的观点,最终得到较为精准的结果。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就是可供人们协同创作的平台。
百科类平台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海量知识生产平台,其内容基本涵盖了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领域,能提供对各类领域知识的解释,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海量的大众化知识库。
但是,群体的智慧在遇到非常具体化的个例时,未必能显示应有的功效。比如说,某些人物词条,不少资料就是无从查证的,没有书籍期刊参考,也没用权威媒体公开报道,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内容无法呈现,甚至给人带来不便。
一
如何证明“我是我”?
为了提高人物词条信息准确性,百度百科上线了“本人词条编辑服务”,是的,这是个免费服务。 如果想要使用这个服务,也就是证明你是你自己,需要先满足3个条件。
- 你要有属于自己的词条(就是名字跟你一样,内容写的也是你,重名的不算)
- 你的词条名字得和身份证一模一样(艺名、笔名、曾用名不算)
- 你要有工作证明、技能证书等能够区分你和其他同名人身份的证件”
接下来就可以申请该服务,完成百度账号的身份认证后,即可:
- 签署承诺函,对发表的内容的真实性作出的保证和承诺,无需其他材料佐证,不适用于涉及成就、评价、学术代表作等风险较高的内容;
- 对于不适用承诺函的内容,上传线下证明材料(身份证件、获奖证书、资质证书等)等作为词条内容参考资料,通过本人词条编辑服务提交的全部内容和证明材料(身份证、护照、户口本除外)将对网友公开展示。
二
本人编辑不等于本人随意编辑
需要注意的是,本人编辑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编辑,其审核门槛并不会降低,虽然可以通过上传线下资质照片和保证函来补充参考资料,但诸如本人成就、学术作品、涉医涉政等内容,还是需要提交线上资料来佐证的,同时上传的所有线下资质都可以在前端页面上看到,所有人都有权对提交的资质进行质疑。
另外,这仍然属于人物词条范畴,不少人物词条撰写时需要注意的规范仍然适用。
1、客观,少用形容词,百科词条应该更像是说明文,而非抒情散文。即便是本人编辑,也应该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称描述视角。像是内容中含有个人电话、电子邮件、个人主页等联系方式,或含有外部网址链接,肯定是会被删除的。
本人编辑的百度百科并非个人简历,自卖自夸不符合百科精神。类似“引领了整个公司业务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具有个人感情色彩的主观评价内容自然是过不了审核那关。
2、规范语言,比如应该使用准确的时间计量,“今年”“明年”“近几年”“目前”“现在”等等时间相关的不准确措辞应修改为具体年份。
百度百科的内容应该是对资料的汇编,而非资料的简单搬运,内容需精简结合,突显主体,避免大段冗余不必要的语句。
3、逻辑清晰,百科词条的撰写,通常先下一定义,再从沿革入手,再分层说明不管一个条目的内容多寡,都应该有头有尾。
另外,词条与主题相关性要高,举个例子,例:今天上午,孙燕姿工作室发布公告称孙燕姿产下一子:“孙燕姿结婚周年前夕喜获贵子,感谢所有关心燕姿的各界朋友们,燕姿于昨日下午(10月30日)入院待产,并与同日晚间自然分娩诞下男婴,宝宝体重约3.4公斤,母子平安“在写入百科时应精简为:2012年10月30日,孙燕姿产下一子。
虽然这样的陈述损失了一些细节(如入院时间、宝宝体重等),但对于“孙燕姿”这个人物词条整体而言,这些信息并非重要的内容,不会对读者的认知产生影响,精简有利于读者把注意力放到更重要的地方。
三
这个功能是协同创作的一个补充
在百科中,用户贡献行为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创建词条行为; 二是编辑词条行为,即在词条存在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这是成千上万不同知识背景的用户共同协作创造的过程。
词条编辑次数是词条创建以后被用户修订过的次数,大概率上,词条编辑次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词条的成熟度,即编辑次数越多的词条往往质量越高。但在本人词条编辑这件事情上,协同创作的效率和精准度,可能就比不上个人有针对性对自己的人物词条进行撰写。
所以我说,这个功能是对百科协同创作逻辑的一个补充。如果我们从动机—行为—绩效来看,百度百科通过设置一些激励措施,比如积分奖励,来有效满足人们的创作者的胜任动机。
应该说,“实用价值”是百度百科大众生产者比较看重的在线百科属性,其主要通过丰富词条内容、提升词条质量来实现。此前,百度百科设立“百科学术委员会”来审核词条内容,通过评选“优质词条”激励参与者提升词条质量。
另一个层面,实用价值动机受到求知动机和交流动机的促发,对百度百科内容的改进和提升能更好地满足参与者的求知需求。如此循环,最终形成建立网络化知识结构的百科机制。
就像戴维·温伯格所说,知识的网络化正在对知识的本质以及长形式思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如果书籍告诉我们,知识是从A到Z的漫长旅程,那么网络化的知识可能会告诉我们,世界并非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论证,而更像是一个无定形的、相互交织的、不可掌控的大网。
信息在网络中跳动,于百科而言,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能处于不断修订的状态,它既认同群体协作的价值,也尊重个体自主的权利。网络交织得越来越紧密,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