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上班第一天,我就知道应该穿白衬衫去上班,因为汽车是个白马的行业。近十年开始穿黑色T恤?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带来的都是黑马。而黑马与白马结合就叫斑马。”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笑声。
这场《2018斑马智行探索大会》聚集了一批顶尖的车企高管、学术专家,为产业趋势的思辨带来了一场极为丰盛的盛宴。而俞总的这番话却最令皓哥印象深刻,微言大义,以极形象妥帖的比喻,讲出了斑马智行的血脉来源及优势所在。
好莱坞大片《查理二号》借由一个小男孩,帮我们描绘了汽车未来的样子,它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会成为更懂我们的陪伴者。电影用蒙太奇帮助我们发散想象空间,如果今天有人让它变为现实,是不是很酷?
撰文 | 钱皓,何玉嘉亦有贡献
排版 | 七寒谷
一、斑马智行因何而生?
没错,或许斑马网络的创始团队,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查理二号》的那个小男孩菲利克斯,这一群菲利克斯,在中国正在构建一个互联网汽车的全新生态,他们的梦想就是打造适合每一个汽车厂商的智能操作系统,帮助汽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进平常百姓家。
不谋一域,志谋全局。
不为打破谁,只为改变谁。
互联网汽车成为继手机之后的又一大智能品类。其产业规模之大,且智能化提升后的价值增量明显。而通过提供智能操作系统服务汽车厂商,这条路径也更具想象空间。斑马智行,是对汽车工业服务的全面升级。
斑马网络CEO郝飞曾强调,“基于新一代智能网联化浪潮的智能汽车技术,引发的是一场体系、生态化的变革,这也将成为汽车普及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技术革新,就像智能手机一样,互联网汽车的诞生也带动产业互联网跨界生态变化。”
BI Intelligence预测,2020年全球汽车总产量将达到9200万辆,而智能网联汽车预计将占到当年的75%。显然,汽车正成为互联网的第二战场。
而相比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新玩家,服务传统汽车品牌升级改造的路径潜力或更大。造车的复杂度非常高,后来者要越过汽车产业逾百年的技术沉淀,难度大、耗时长。并且即便能成功量产,市场培育也非一朝一夕,在产业全面拥抱互联网智能化的浪潮中,服务传统汽车品牌互联网智能化或许是更明智的出路,也更容易快速抢占增量市场的份额。
搭载斑马智行的荣威RX5便证明了该模式的优越性。上市不到两年时间,累计销量超43万辆。在RX5的带动下,荣威品牌去年同比激增60%,远超行业增速。可见,传统车企借助互联网智能化打破了销量增长的天花板;同时斑马智行也基于荣威的品牌、消费者影响力,迅速攻城略地。
它也迎合时下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汽车外形、便捷度、趣味性,以及更深层的情绪共振驾驶体验的新诉求。
颜值即正义,内饰美不容小觑。经AR技术增强的中控屏充满科技工业美学,让消费者仪式感增强,更容易抢占心智。
当然,好看又好用则是现代人追求产品两大需求。驾驶过程伴以强大的服务生态,则能增加用户依赖度。满足日常的泊车辅助、加油等线下服务需求,加之导航去餐厅、电影院等线上服务,并在单一的驾驶中叠加丰富、有趣的活动,如猜歌名、车载卡拉OK等,更具愉悦感。
再进一步,年轻一代还期待获得更专属化的体验。利用AI使车可以感知人的情绪、记录行为,并基于此进行迭代升级,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服务,成为真正属于“我”的汽车。本质上是渴望将车从工具式的连接,转变为陪伴式、情感化的交互,构建更紧密的人车关系。
年轻人对于汽车选购的标准已经发生改变,汽车智联网化已经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购车的标准之一。2017年互联网汽车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8月,斑马网络互联网汽车90后用户占比仅为13%,而到今年6月,该比例已经上升至34%。
国家在政策层面也予以积极支持态度,一系列政策配套落地将进一步催热该产业。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对汽车操作系统和云控平台,都有非常清晰、方向性的定义,提出一定要建立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此前PC、手机时代都放弃了国产自主OS,然而贸易战时却发现尖端科技都受制于人,因此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更是国家必须拿下的重地。
政策还强调,要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积极引导资本支持智能汽车创新平台。这为互联网汽车的大脑OS发展,也提供了极佳的孵育温床。
二、斑马智行亮点何在?
斑马智行是基于AliOS的互联网汽车开放平台,在安全前提下,将人、车、服务高效连接。
它之于汽车的价值犹如iOS和安卓系统之于智能手机的价值。其能高效适配不同汽车,并使得开发者能基于其OS,低成本高效地开发应用。
而它与iOS、安卓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两点。
一是通过“去APP”化,智慧化地实现“服务找人”。斑马会根据用户的状态,基于连贯场景直达支付的跨端服务,把服务主动推送给用户,而不是让用户自己去找服务。即预判需求,化繁为简,为用户感知最单纯的体验,而背后是巨大的云端计算。
作为AI时代智能网联的开拓者,斑马智行与仍处于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追随者们,存在根本性差异。举个例子,在下雨场景,斑马智行能根据车主的需求指令“下雨了”,直接关闭天窗和打开雨刷;而现在很多解决方案还是人找服务,需要车主说出各种具体指令,如“请关天窗”“请打开雨刮器”等,才能完成目标动作。
在高速收费上的体现则是,过去高速支付需要停车拿卡、停车还卡、拿出手机扫码支付,而搭载斑马智行的车辆,无需停车拿卡就可直接通行。
AI时代,亚马逊验证了“商品基于人的偏好反向个性化推荐给用户”,提升用户获取商品的效率与体验;而斑马希望借助打通“人、车、服务”三者大数据,让服务与汽车驾驶智能化连接,提升驾驶体验与效率,成为你出行的私人管家。
二是核心引擎为云端一体化,且针对应用加载,大部分由云端完成。借助云上计算和存储减轻车端压力,延长硬件生命周期。并且,也能使用户即便处在不同的终端,也能享受到一致的个性化服务。
斑马网络的壁垒在于:围绕产业、服务、技术(大数据)三个维度具备极强的耦合性,且拥有先发优势。
在垂直领域,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必须基于两方面的深度结合,既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实力,同时对行业要有深刻洞察。斑马的耦合性,正是体现在汽车和互联网的跨界能力上,并在底层通过技术(大数据)驱动用户体验的创新。
同时,它在技术沉淀上具备先发性。创立至今,斑马网络通过持之以恒的技术投入,已解决了6万多个Bug。并且其一直将技术储备和专利布局嵌入到研发流程、业务发展等各个环节,目前已提交专利申请300余件,打造出了稳固的技术护城河。
立足平台开放原则,斑马网络不断推动生态体系成熟。
它以更开放的姿态服务汽车全行业,快速拓展整车合作伙伴。成立三年以来,斑马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陆续与荣威、名爵、福特、东风雪铁龙、观致等企业签约合作,现已有16款车型搭载斑马智行。
并且,其还向全汽车产业链的伙伴、内容和服务提供商张开了怀抱。目前除了阿里系生态的加持外,斑马网络共汇集了70余家出行生态企业,覆盖Tier1、TSP、经销商、软件方案提供商、芯片制造商、智能硬件、停车、加油、车险、支付、餐饮、自驾游等。
三、推动多方共赢,加速网络效应或成杀手锏
随着斑马网络平台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将推动多方实现共赢。
消费者选择更丰富。以后,不仅有特斯拉、蔚来汽车等新势力选择,喜欢宝马奔驰的依然不用舍弃。斑马网络会让传统汽车,拥有同样优秀的互联网操控体验。更好的满足其对车辆外形、性能的多样化诉求。同时,他们还能享受到更丰富的内容和服务,以及更便捷的人车交互方式,大幅提升驾驶体验。
汽车厂商破局更容易。解决了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焦虑,不用再担心成为智能手机时代的Nokia,被新势力革命了。随着斑马智行的智能化、内容服务丰富化,其产品吸引力将日益提升。这能帮助陷入转型瓶颈的车企,打破产品同质化困局,为扩大市场份额注入动力。更重要的是,借力成熟的智能OS,将助其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中,抢先卡位。
服务经销商效率更优。斑马网络将服务一次性连接到多个汽车终端、覆盖更多消费者,全面升级服务体验,从被动提醒到主动推动,都将显著提升服务用户的效率。从车、人、服务同时在线模式,从账号到位置、语音、云服务、支付的平台技术和服务的整体输出,迅速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而作为自主可控操作系统AliOS的汽车业务唯一连接器,一旦平台服务价值显现,越来越多的车企、服务提供商、用户加入其中,生态成熟,也将探索出稳固、丰富的变现渠道,成为最大赢家。斑马网络CEO郝飞在专访中,也表示对平台的商业变现毫不担心,“比起快速盈利,当下斑马更聚焦于商业模式的探索,当用户、服务商有足够的量支撑时,变现自然水到渠成。”
唯有加强平台两端汽车品牌和应用服务渗透,才能加速平台的网络效应,使其护城河得以持续加固。
当平台上合作的汽车品牌增加,服务的市场体量也就更大,优质服务商也会愿意主动加入;而服务商足够丰富,汽车品牌通过系统得到的附加值也就越高,用户体验也越好,也更容易吸引其他品牌加入。而两边网络的持续螺旋式上升也会共同推动消费者的渗透,扩大生态实力。无疑,斑马网络也能将先发优势,转化为更强的网络效应壁垒,让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
同时,基于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大,斑马网络能还能持续沉淀高价值的大数据,进一步优化汽车智能OS,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为车企、服务提供商、消费者三端带来价值增量,进一步夯实壁垒。
四、结语
白马成熟稳健、步步为营,黑马异军突起、一鸣惊人,二者结合诞生的“斑马”将为互联网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惊喜?是否能在不久之后,头上长角、背上飞翅,变身为一只独角兽,值得我们期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