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未来科幻火了,导演和作家们都想剧透你三十年之后的人生
最近有一款互动电影式的主机游戏正在悄悄走红,相信不少玩家一定能脱口而出它的名字——《底特律:变人》。
《底特律:变人》讲述的故事是在2038年,仿生人为人类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此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仿生人们开始被送上战场。这时个别仿生人开始意识觉醒,发现人类无尽的贪婪才是战争的始作俑者。于是一场关于反抗与阴谋的抉择开始徐徐展开。
《底特律:变人》的情节没能脱离开机器人觉醒的俗套,但这款游戏的时代背景和细节还原都做的很新颖。相比很多科幻游戏把故事背景设置在几千年后人与外星人共存的外太空,《底特律:变人》展示出的世界就在20年后,游戏中随处可见对当今生活细节的还原:桌上零落的账单、人手一个的全面屏平板、公园中的卖唱歌手等等。
这样的背景设置,会让玩家更有代入感,也就对仿生人觉醒这一主题的触动更深。而这样把背景放到距离当今较近的年代,描写较为“写实”的科幻故事,属于近两年间非常流行的“近未来”科幻题材。
近未来科幻:三十年之后你生活的模样
什么是“近未来”科幻题材?
严格来说近未来(Near Future)是和远未来(Far Future)题材相对而言的,如果说远未来科幻题材中的技术想象可以天马行空,那么近未来科幻题材中的技术想象大多要基于当今人们已经熟悉的技术原理。远未来讲述的一切都与我们无关,而近未来讲述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几十年后的我们会面对的生活。
举例来讲,充满了飞天摩托、头部保存的《飞出个未来》就是远未来题材,不仅仅是因为《飞出个未来》的故事背景在3000年,而是因为直到今天我们都没能研发出飞天摩托和头部保存的原理。
而美剧《疑犯追踪》就是近未来题材,因为里面提到的用机器预测犯罪倾向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很可能在近年来实现。
这几年以来,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近未来科幻作品。比如已经讨论了很多次的《黑镜》,里面展示出的AR隐形眼镜、小型无人机杀人、意识读取、社交网络数据复制人格等等技术,在现实中都有据可依。
还有前一阵大热的《头号玩家》,也是把今天已经成型的VR、体感技术进一步延伸,讲述了未来人类与虚拟世界的关系。
总的来看,最近几年都没能出现什么知名的远未来科幻IP。依然在依靠星际、星战几款老IP和《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等太空题材支撑。反而是出现了不少《底特律:变人》这样的近未来口碑佳作。
近未来题材为什么火了?
在这里其实可以延伸出很多问题,为什么近未来题材会越来越火?近未来题材的的火热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科技的想象力已经接近了上限?
其实近未来题材的火热可以被总结为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来自于当今科技发展正在趋向于软件创新,也就激发了人们对科技内核的想象。
今天我们身边常见的科技产品,从电视机到手机再到VR,几乎都是上个世纪的发明产物。要说这些技术出现在科幻作品里的时间,很多都要比我们的应用更早。近年来对我们生活影响更深远的语音交互、社交媒体等等,大多是以软件的形式呈现。换句话说,我们发现即使家中没有出现奇形怪状的机器人,天空中也没有出现飞车,但生活的形态仍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在文艺作品里,创作也开始尝试避开硬件、外观上的想象力炫技,开始关注技术与人生活方式的关系。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现在正处于科技暗面的焦虑期,人们开始感受到未来的不确定性。
不论是《黑镜》还是《头号玩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科技的负面影响:人们不再拥有隐私,大科技企业的技术垄断造成了极大的贫富差距,贫苦的人们只能在极低的生活质量中沉迷高科技娱乐装置。其实这些作品中的情节,和今天我们争论的人工智能抢走人们工作、算法该不该有价值观,其实表达了相似的精神内核。
第三个原因,则是目前我们正处于科技水平暴涨,可科技的社会化效应还未到来的阶段,所以科幻作品里面很难再见到太多新颖的硬科幻想象。
《星际迷航》里的发报器促进了手机的发明,小说《雪崩》里第一次提到了“虚拟实境”。此前我们的科技发明一直在追逐艺术想象,但不得不说,这些追逐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目前我们对于科幻的想象,要么已经能在理论上实现,只是等待技术细节的成熟和商品化,例如人体冷冻、星际旅行。要么就是彻底脱离物理规律,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例如人体缩小、超时空传送等待。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科幻作者的想象能力的确已经开始落后于科研学者逐渐商业化、系统化和产业化的科技生产能力了,并且这些能力在科技巨头的主导下开始广为人知。相反,科技发达后的社会化效应还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
从想象到现实:那些赛博朋克告诉我们的事
其实从以上的发展背景来看,近未来科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 的赛博朋克。冷战末期科技水平暴涨,可世界格局动荡,人们对于科技之于未来生活的作用却并不乐观,同时科技的高度发达也开始让当时的人们产生了很多困惑。
《银翼杀手》就是一部典型的赛博朋克作品,其中展示的高科技水平下的低生活质量,以及对于仿生人是否为“人”、人与机械之间区别的界限的思考,都是这一流派风格的典型体现。和今天的近未来科幻,多少有些相似之处。
不过在从赛博朋克到近未来科幻的三十余年间,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倒是也教会了我们很多经验。
比如说,很多技术的发展速度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快。像是《银翼杀手》和《底特律:变人》中都提到了仿生人觉醒,实际上几十年过去了,机器人仍然没能作为一种日常服务设施进入大众的生活,我们也仍然弄不明白什么是意识,更别提机器人觉醒了。
又比如说,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垄断进而造成巨大的贫富差异,相反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除了巨头优势,可没有任何文艺作品预测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会对整个世界带来全新的机遇,从而培养出新贵去与巨头垄断抗衡。
最后我们只能感叹,人类的想象力终究是有限的。不管我们将想象力寄托于千年之后还是咫尺之前,不管是对于科学技术的想象还是社会发展形态的想象。即使是近未来科幻,那些有模有样的想象无非也是人们对当下自我的表达罢了。
我们塑造近未来,不是在向世界“剧透”,而是高声呼喊出我们想要和不想要的未来,让未来更值得期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