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机器人在哪里?

原标题:杂技机器人在哪里?

文|雷宇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2018的大年三十下午2:20,上演了一出别出心裁的春晚。不是春晚重播,是由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机器人春晚”,内容上和春晚差不多,无非是唱歌跳舞小品相声。但是,少了杂技。

杂技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战争,是我国最早独立成形的艺术形式,一直受人民欢迎,观赏性很强。这不由得使人发问,难道没有杂技机器人吗?

是的,现阶段还没有真正能称为“杂技机器人“的机器人。

一口不能吃成胖子,几个动作也不能构成杂技。

但昨天智能相对论(aixdlun)的分析雷宇看到了一则新闻,标题大概是说迪士尼研发出了杂技机器人,一言不合就会来个后空翻。

内容说近日迪士尼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Stickman杂技表演机器人。

Stickman(火柴人?)通过摆锤运动获得动力,脱离导线后在空中完成翻转,翻转动作包括一个后空翻,一个双后空翻。最后舒展身体以完成一个笨重的自由落体式的“软着陆”。

当然,事实证明不是一言不合就来个后空翻,是只会后空翻。

Stickman并不是第一款能够完成后空翻的机器人。赫赫有名的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去年在YouTube上发布了人形机器人Altas最新版本的一段视频,它不仅可以走“梅花桩”,还可以原地向后跳转、原地后空翻等动作,走位可以说是相当风骚,有点像忍者胜龟。

但是即使这样,丝毫还是跟杂技不搭边。如果仅仅是会后空翻就能成为杂技机器人,那么杂技的门槛也未免太低了。杂技演员的基本功,传统的说法是“腰、腿、跟头、顶(倒立)”,随着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人们对杂技的观赏性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舞蹈训练也被列入了杂技演员的基本功训练之中。一个杂技演员,具备这5个方面的基本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而显然,机器人后空翻只达到了传统说法中的“跟头“,而且还不能做到连续翻跟头。Stickman研究者也表明,它模仿人类杂技选手,只用了非常有限的一套感知和执行工具。他们还要继续在这只机器人身上做实验,看看它到底能完成多么复杂的动作。

杂技杂技,就是需要不断炫技

杂技是一项人可为,常人不可为的表演艺术。一般有五大技术种类,翻腾类、平衡类、软功类、高空类和抛接类,所有的杂技表演都是这五大元素的单个表现或灵活组合。现代杂技节目对创新型要求越来越高,融合的元素越多,越灵活,越能给人更以强烈的观感。

现阶段的机器人一个元素都做得不够好,不要说融合。湖南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赵双午老师曾说过杂技表演中有“三大关系”指人与自身、人与道具和人与他人之间的三种关系。这一理论用在杂技机器人的表演上也是成立的,即机器人与自身,机器人与道具,机器人与机器人三种关系。

机器人与自我的关系是指在不用道具且独身一人的情况下,与自身身体发生对抗的关系。这个就需要这个机器人真的“天赋异禀“,即一个人一台戏。

机器人与道具的关系是指表演中必须运用道具,靠自身对肢体、道具的把控所呈现出的关系,最基本的应该就是敲锣打鼓的那种重复动作的机器人,但是要是需要给人以美感,这种玩具级别的显然还不行。

机器人与机器人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人及两人以上的节目表演中,团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强调一种团队精神。现在用于舞台表演的机器人大都是一样的动作,以量取胜罢了。但是杂技机器人需要协调配合,比如你跳下来我会接你等等。。。

虽然机器人可以做一些人类独有的艺术、运动等活动,比如他们可以学画画学唱歌学写诗,或者学投篮学跨栏等,甚至它们可以通过技术迭代来达到相近的成就,但是想要成为杂技表演者还差远了。

那么,将来会出现杂技机器人吗?

会,或者说历史上就曾有。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一种娱乐型木偶机器人,它们不仅能唱歌跳舞奏乐还会耍杂技,与真人演员无异。类似于下图。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但这个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个大名鼎鼎的土耳其骗局。据说当时有一个外形像一个坐在大机箱前的土耳其魔法师,它能自动而快速地下象棋。在维也纳皇宫的首次表演中,它就迅速击败了对手Cobenzl伯爵,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它击败了一系列著名的挑战者,包括拿破仑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直到几年之后,这个骗局才被揭穿。原来机箱里藏了一名象棋大师,他用一个磁铁系统来跟踪对手的举动并移动自己的棋子。

由于技艺并没有流传下来,因此现在已经很难推测古人是按照哪种逻辑做出的木偶机器人。但是现在这里有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或许可以回答这一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最新研究研究成果表示,运用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方法能教生活在模拟器中的机器人模仿人类,并学会武打、跑酷、杂技等复杂技能。

那机器人究竟是如何学习新动作的呢?

简单来说是通过看动作片段来学习。研究者对动作捕捉的数据进行了改良,然后将这份整理好的学习资料展示给机器人学习,比如说下图右侧5个动作就是供机器人学习的示范样本, 最终使得机器人的动作像人一样流畅。

虽然这距离技术真正落地还有一定的时间,但离模型和真实世界的反馈交互也不远了。

结论

回到开头,说起春晚,2018年央视春晚也是人工智能聚集的一场晚会,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机器狗、意念控制灯等扎堆曝光,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但是在聚焦于人工智能的时候,也许将些许注意力放在人身上,科技会更有温度。不管是杂技甚至是皮影等传统艺术,它们在逐渐式微,但是它们曾给文化带来的璀璨,不应被科技的发展掩盖。

一个真正的杂技机器人,不是抢了杂技表演者的饭碗,也不是拉低了杂技表演的门槛,是将机器人与人结合,让杂技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28
杂技机器人在哪里?
原标题:杂技机器人在哪里? 文|雷宇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2018的大年三十下午2:20,上演了一出别出心裁的春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