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迎变局:网约车新一轮混战拉开序幕!

原标题:共享出行迎变局:网约车新一轮混战拉开序幕!

当下,共享经济如火如荼,共享出行成为一大趋势。而在最近,空姐乘客搭顺风车遇害事件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因此滴滴宣布顺风车平台业务全国停业整改一周。而空姐遇害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共享出行大势所趋,网约车成为竞争洼地。一直以来,网约车市场是滴滴一家独大,但有话语权的滴滴并没有好好推动网约车市场健康发展,反而令其停滞不前,行业乱象频出。但现在,更多互联网企业的加入,网约车市场的战争又重新燃起。

㊀ 一家独大酿悲剧

在打车软件领域,滴滴和快的一直因市场份额占比而打的不可开交。然而这对竞争对手最后以100%换股方式进行合并。而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后,滴滴又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经营业务,双方互持股份共同征战国内网约车出行服务市场。

伴随着这两次收购,近两年来网约车市场一直是滴滴一家独大。正因为如此,具有完全市场竞争话语权的滴滴,并没有好好维护网约车市场,酿成了诸多不好的乱象。

比如网约车平台明知司机车龄、驾龄、户口等信息不符合国家对网约车经营服务、经营管理的法规法律,但审核依然通过。除此之外,网约车平台缺乏对司机的服务培训,持驾照可直接上岗。滴滴起初为了打价格战烧了不少钱,如今一统江湖后,这抽成抽的也是有点猛,虽然乘客承担的打车费用提高了,但除去平台抽成,到车主手里也是没剩多少,再加上油耗和车损,一个月都不敢细算,不然发现自己辛苦一个月几乎什么钱都没赚,岂不是要哭。

再者,没有了竞争对手,滴滴也开始薅用户的羊毛了,用户体验越来越差。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市场里有两个巨头对峙,受益的会是消费者,而如果只有一个巨头垄断,那消费者就只能是待宰的羔羊。而最近家喻户晓的“空姐打网约车遇害”事件,更是将网约车的监管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笔者认为,网约车市场需要改变,无论是“整改”还是“自改”,都需要网约车企业、监管机构等多方努力。而更多竞争对手的入局,或许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㊁ 搅局者纷纷入场

尽管滴滴在网约车市场“横行”了2年,但从2018年开始,其一家独大的局面就遭到了挑战。看似大局已定的网约车领域,又将迎来一场无可避免的战争。其实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不少互联网企业频频涉足网约车领域,而搅局者纷纷的入场,矛头直指“滴滴”。

比如在2017年8月,首汽约车就开始在青岛、南京、佛山和北京等地进行出租车网约业务的试点工作,形成“网约车+出租车”相互补充的出行格局。而就前几天,首汽约车先后与e代驾、脉脉达成战略合作,补全自身的服务板块,滴滴再次面临了对手挑战。

2017年9月,出行领域的新晋“独角兽"企业摩拜单车也与首汽约车达成战略合作,新增网约车入口,用户通过《摩拜单车》APP即可呼叫首汽约车。据了解,在摩拜单车公司内部已成立出行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网约车业务。

2017年10月,嘀嗒拼车上线了出租车业务,并先后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和佛山开通服务。截至2018年1月,嘀嗒拼车完成品牌升级,成为出租车与顺风车服务兼具的移动出台,滴滴市场再次被瓜分。

2018年1月,作为网约车鼻祖的易到用车,在经历了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的危机之后也重回“赛道”,易到宣布未来将在各大业务城市接入出租车业务,以形成更多元的运力。

2018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正式进入共享单车领域,几乎同一时间,美团宣布正式在上海上线网约车。

高德也不甘寂寞,在成都、武汉等地上线高德顺风车,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招募车主;无独有偶,第二天,Hertz全球控股公司正式宣布其在亚洲地区的Hertz专车服务正式上线,也想在亚洲地区的网约车市场分一杯羹。

2018年5月7日,就连马云爸爸也重磅出手!共享汽车品牌“立刻出行”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君联资本、险峰长青、蓝驰创投等机构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018年5月11日,在今年年初完成A轮10亿元融资的曹操专车,正式进驻上海网约车市场,开始试运营;而就在这几天,COOL GO专车也透露将于8月15日在北京上线网约车业务,这不禁让我们感慨,今后的网约车用户将会有更多选择,而不仅仅只有滴滴一家。

笔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各个互联网大佬在网约车市场的布局外,其实还有企业在网约车市场开始涉足,并且获得了经营牌照。据不完全统计,近段时间,目前全国共有64个平台在各地获得了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其中,有好约车、强生出行、峡客行3个网约车平台刚刚获证。另外万顺叫车、、斑马快跑、呼我出行、神州专车、帮邦行、AA租车、飞嘀打车等获得了多个牌照。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网约车企业如此之多,看来混战不可避免。

笔者认为,众多竞争者入局网约车市场,这让沉寂一年多的网约车行业再起波澜。在上一轮网约车补贴大战中,滴滴成为了那场战争的胜利者,也是目前国内网约车行业的垄断者。眼下,在市场份额上已经是一骑绝尘的滴滴能否被对手撼动还并不好说,这次大战最终的胜利者究竟会花落谁家,还有待市场考验,但不可否认,网约车市场在混战之后会越来越健康。

㊂ 车企入局另有所图

“网约车”平台是典型的双边市场,驾驶员和乘客是明确的两方,并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换和交易。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其实很多企业更多的看重后市场布局。比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现在很多1-2线城市的出租车甚至私家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比例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不断壮大,许多网约车运营商都正在扩充其电动汽车服务队伍。

比如为了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移动出行服务,海马汽车、吉利汽车、大众汽车等传统车企外纷纷“联姻”网约车市场。大众集团与滴滴出行就组建合资公司;首汽约车与中国一汽达成战略合作;吉利汽车专属开辟曹操专车;海马汽车加入易鑫金融的共享车合作之中;贵州新特汽车与摩拜达成合作;而在海外市场,宝马、奔驰、通用、丰田、大众等汽车巨头也早已开始投资或布局网约车行业。

根据相关预测,中国的网约车数量将以平均每年增长19%的速度,至2022年底将形成2600万辆的规模。这一市场也无疑被车企所看重,那就是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看来车企入局网约车市场是另有图谋。但车企与网约车平台的合作,是为了在寻求更多客户资源,扩大未来新能源车市场销售数量,而网约车企业同样也扩大了自己的市场。而随着网约车服务变得日益流行,预示着汽车私有的观念被弱化。这一趋势迫使车企重新考虑商业模式。

笔者认为,虽然众多企业纷纷加入网约车行列,但不论如何,在未来的网约车市场上,为了让乘客得到实惠而高质量的出行体验,我们希望这种基于创新的市场竞争,越多越好。

【科技观潮】同步上线: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微信公众号、腾讯企鹅号、网易号、一点号、大鱼号、搜狐号、知乎、凤凰号、东方号、界面新闻、博客中国、品途商业评论、虎嗅、新浪看点,以及新浪微博等数十家自媒体平台,文章转载及商务合作,请加微信:nxping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17
共享出行迎变局:网约车新一轮混战拉开序幕!
原标题:共享出行迎变局:网约车新一轮混战拉开序幕!当下,共享经济如火如荼,共享出行成为一大趋势。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