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G包月套路深,不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真相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流量似乎早已成为人们每天不可避免讨论的话题。尽管5G的商用化步伐日渐来临,但在这个4G普及的时代,“流量贵”仍一直被大家所吐槽。为了吸引用户,近期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在使用者的一片质疑下,媒体对“不限流量套餐”的“陷阱”也几经报道,究竟何种原因让如此多人关注此事?
❶ 不限流量背后的真相
首先,不限流量背后是漫长的2G网速。虽然三大运营商的不限流量套餐都是区分了本地不限量、省内不限量和国内不限量,但各家在网速方面的限制又各有轻重。例如中国电信199不限量套餐,在超过40GB后上网速率将至3G速度,在超过100GB后,速率将至128Kb,这个速度基本上相当于2G速度。试想一下如今谁还能忍受2G网络?
所以提现大家,不要天真的认为,买了不限流量卡就能放肆用4G流量了。尤其是中国移动的不限量套餐陷阱更多,其限速阈值只有12G,很可能你一不小心多看了两部2K电影就回归到了2G时代。
再者,不限流量背后是拥堵的4G数据网络。三家运营商风风火火地推出不限流量套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极其危险的饮鸩止渴。要知道,三家运营商自己是不愿意推出不限流量套餐的,尤其是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老大,中国移动4G用户基数最大,套餐价格最贵,一旦跟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推出不限流量套餐,收入损失惨重。
更重要的是,以中国移动目前的网络支撑能力,尚不足以支撑5亿多4G用户开启不限流量。要知道,无线网络和有限网络的负载不同,大量的4G用户占用海量带宽,结果只会导致整个网络的拥堵和瘫痪。但面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来势汹汹的不限流量策略,为了保住老用户不流失,中国中国也不得不卷入这场不限流量的争夺战。
❷ 不限流量带来的问题
不限流量套餐带来诸多问题,比如基站能承载的带宽资源问题。由于基站能承载的带宽资源有限,一般从几十MB到几百MB不等,在一定区域内,能够支持正常上网的4G用户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不限流量套餐普及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长时间地进行大流量操作。
比如用4G流量在线看高清视频、持续下载,当成Wi-Fi热点供其他人或电脑来上网使用,会大大增加基站的带宽负荷。当累加起来超过了承受能力后,就会导致其他人上网受到影响,就好比一个4G基站资源被几十个人“霸占”,而其他几千、几万人都没法正常上网。
另一方面就是盈利能力的问题。三大运营商怕亏钱,尤其在当下利用4G流量已经可以完成语音、视频通话,这无疑触及到了三大运营商的最根本盈利,完全开放不限流量无异于自掘坟墓,用户完全可以在单单订购一份流量套餐的条件下完成日常的大部分社交活动,三大运营商不仅将彻底沦为管道提供商,盈利能力也将大幅降低。
❸ 不限流量将稍纵即逝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限流量是一种极大的释放,会大大刺激他们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数据消耗。在4G时代,网速的提升保证了4G数据快速消耗,但是,现有的网络承载能力有限,一旦面临大量的数据请求,有限的频谱资源被占用后,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服务,甚至连通话都无法正常进行,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运营商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着仍在快速增长的4G用户群,以及5G网络的即将到来,运营商若想在技术上实现不限流量的正常稳定使用,着实很困难。
笔者认为,尽管国内不限流量套餐正在持续升温,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限流量却正在退烧。事实说明,长期的不限流量策略最终会使任何一家运营商难以为继。而中国三家运营商绝不会自掘坟墓,目前推出不限流量套餐只不过是他们用于市场竞争、争夺和拉拢用户的手段,注定是短期有效,稍纵即逝。
所以,大家可以观察下三大运营商目前推出的不限量套餐,多数有效期只有一或两年。等套餐有效期结束后,你是否还能享受不限量就难说了,毕竟主动权又回到运营商那里,甚至届时已进入5G时代。
【科技观潮】同步上线: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微信公众号、腾讯企鹅号、网易号、一点号、大鱼号、搜狐号、知乎、凤凰号、东方号、界面新闻、博客中国、品途商业评论、虎嗅、新浪看点,以及新浪微博等数十家自媒体平台,文章转载及商务合作,请加微信:nxping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