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截至2017年末,中国有近6亿农村人口,18亿亩田地。

“耕”与“织”,家庭分散经营——“中国式”传统农耕文明至今已延续了几千年。

农村,这个“离互联网最远”,还没被大肆改造的蛮荒市场,在城镇发展遭遇天花板后,终于站上风口。

2014年,阿里巴巴推出“千村万县”战略规划,宣言将用3-5年,斥资100亿构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2016年,京东实现了首单农村无人机物流,随后又宣布将在四川建立150个无人机机场,助蜀特产“飞”出深山。

苏宁总裁张近东也曾放话,农村电商将是一个十万亿级规模的市场。

然而,“网货下乡、村货入城”差强人意的村淘,后来被调侃为“阿里的骗局”;“无人机天上飞,快递员骑摩托车后面追”成为无人机“最后一公里”终端配送的真实写照。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十万亿级规模”的农村市场,尚未破局,却频频传来“乌托邦、噱头、瞎折腾”等等质疑。

是噱头还是方向?在江苏无锡的新吴区,锌财经记者找到了国内第一家植保无人机民营企业——汉和航空,并在这里看到了农村市场新零售的雏形

对比城镇电商“物流即渠道”,汉和航空在农资领域摸索出另一条道路——设备即渠道。其模式在于,无人机(植保队)直接购买厂家大包装的农药,然后喷洒到农民农作物,从而干掉中间渠道商。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未来在农资领域,无人机将集成一切。”

其实,2014年以战略投资加入汉和航空的孙向东,此前一直在做的却是农药经销商,国内连锁店一度开到2800多家。采访现场,锌财经记者忍不住惊叹——孙向东要革的,是自己的命。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汉和航空 总经理 | 孙向东

农村市场新零售,从无人机开始

中国7%的耕地,消耗了世界40%的农药。

推算一笔账:中国单个省份的年农药消耗量一般都超过10万吨,中国30多个省份,农药总消耗量在300万吨以上,按14亿人口算,平摊到每人的量也就是4.3斤,这其中5%会带到食材。也就是说,中国每年人均农药摄入量达107.5克。

剩下的95%,一部分被作物秸秆汲取,秸秆最终又被加工成工业原料或饲料;另一部分的去向则是地下水、土壤和空气。农药过度使用,生态系统遭破坏,恶性循环之下,农业面临的污染远大于城市。

再上一个层面,是中国农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品质不行,价格和成本却很高。根据中国社科院农业部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中国农业劳动力价格构成是美国的28倍,玉米、大豆等生产成本是美国的3倍。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中国粮食没有地板,最低就是天花板。

此外,中国每年大概有7亿吨粮食生产,但进口的大豆就高达9000万吨。如果中国人饭碗里装的都是美国的粮食,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碎片化小农生态、传统农药粗放式喷洒方式相对应的,是规模化发展下,新科技、新设备及新生产方式的引进,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

我投资了汉和,并把自己投了进来。初了解时,我对这个行业涉及的产业链之多感到“恐惧”,可深入后又觉得很有意思。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历史浪潮中,电气、蒸汽机、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在农业领域或深或浅都得以应用,推动农业的进步。到了大数据和物联网时代,能够联网的农机则太多了。

但无人机是开始。无人机单日工作量达几百亩,相比播种机、收割机等功效更高,更重要的是,无人机是多学科综合类产品,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飞行区域、喷洒质量、农田状况等信息都可收集,可为后续农业深度服务打下基础。

因而,除了应用,植保无人机最值得想象的,是赋能与链接

举个例子,用三年时间,放出5万台无人机,每台无人机都是一个零售终端,5万台就构成一个超级渠道商。这5万台无人机拥有每年50-100亿元农药消耗能力,基本能够决定行业老大是谁,这就给农药企业带来变革,推动品牌化和渠道升级。

管理5万台设备远比管理5万人容易,不过表面的5万台设备,实际连接的是5万-10万的飞手。而这5万-10万人,大都是愿意留在农村的年轻人,是未来农村的稀缺性人才,将成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也就是说,无人机切入后,能够连接土地,连接农场,甚至连接几十万人的服务群体,形成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力量,同时这支力量可以共享,可以多用,从而形成农村市场新零售生态

但农村新零售的场景绝不仅仅是无人化和智能化,它将以数据为基础,通过供应链的整合,从而使上下游的对接更流畅,成本更低。

超越市场,又等待市场

中国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2010-2012年:概念阶段。设备还不成熟,操控比较困难,成本也很高,更多的是演示和教育市场,告诉大家未来的农药喷洒也可以用无人机,不过几乎没人相信。

2013-2014年:演示阶段。无人机能够正常飞行,可以小规模尝试和实验,用户和社会力量开始进来,同行也意识到市场的庞大和农药渠道变革的可能性。

2015-2017年:尝试应用阶段。机器迭代特别快,工作量从几百亩到几千亩,甚至上万亩,政府和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

2018-2020年:规模应用阶段。市场教育得差不多,配套应用出现,设备成熟度、可靠性、抗疲劳也都将趋好,开始批量生产,设备成本从大概10万降到1万左右。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2010年,汉和研制出国内第一架植保无人机,超越市场,又要反之教育市场,是一条艰深而孤独的路。

没有同行者,没有人指路,参加农业大会,大家像看怪物一样,没人能看懂

我们最早做的是大旋翼无人机,其维修保养偏复杂,成本较高,一般用在高杆果树等特殊场景。考虑到市场普及度,我们今年推出了多旋翼产品“金星一号”。

“金星一号”的载重为10公斤,是跟大疆MG—1同级别的一款产品。一般无人机炸机后,大家就感觉是挺大事儿,但“金星一号”采用自解体结构,因此用户一点都不慌:

“哦,炸机了。螺旋桨坏了一个。”

他就拿个螺旋桨换上,100多块钱解决问题,现场10分钟就能飞,95%的炸机在田间地头都能修好。

炸机其实是无人机应用的一个痛点。一旦炸机,维修成本高达2000甚至3000元,而且炸机后,要么等专业售后上门维修,要么送到维护站,要么返厂,很少自己能修得了。也就是说,会错过最佳防虫时期,导致机会成本及产量损失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无人机市场目前推进较慢,普及度还不够。载重20公斤的目前都还没普及,去推广40公斤就更难。

太超前不行,我们还在等市场。

在设备后端,是自主化智能管理系统。一方面通过手机完成无人机操控,另一方面,通过无人机可以进行田块信息的采集,积累后台数据,同未来应用形成互动。

未来其实还可以通过小程序和小的软件集成,实现应用的便捷化。比如,在什么地方喷什么作物,什么生长周期防治什么病虫害,定高几米,航速多少等,都可以自动形成,傻瓜配药。

而除了全国布局的7S店之外,我们在每个7S店下设5-10个飞防大队。飞防大队并不以赚钱为主,而重在通过规模化作业,去沉淀数据,总结喷洒规范和方法,从而不断验证产品,实现改进迭代。

汽车界有一句话:销售完成并不是服务的终止,相反是对客户长期服务的开始。同样,未来的无人机厂商,也绝不会仅仅是设备提供商。

不仅是工具,更是一个时代

中国农药原药的市场规模在600亿左右,原药做成制剂,再配以无人机设备,喷洒市场和农药市场相加,市场规模超2000亿

而这个千亿级市场,去年才打开了一条缝,今年算是打开一扇窗,等门窗全都打开,还得两年。也就是说,真正的应用才刚刚开始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在反坡、丘陵、平地等场景,植保无人机目前都能解决,但果树等复杂场景还没有很好的应用方案出来。此外零散的土地喷洒,耗时、成本高、效率低,所以植保服务队一般倾向选择大片的订单。

另一方面,较之无人机技术超乎想象的发展,社会应用配套能力并没跟上。一是如何在作物不同生长周期,用最佳的喷洒方法,喷出最好的效果;二是如何用最少的农药获取最大效果。

无人机理论上可以减少20%-50%的农药使用量。因为螺旋桨产生的下压风,能使作物左右60°-70°摇摆,根部、中部都能受药,而风吹到地面还能弹回来,将叶片吹翻转,无人机喷洒的雾滴又很细,这样不仅受药均匀,吸收效果也很好。

农药减量,理论上可通过喷洒规范来解决,但具体喷洒规范、喷洒方法和农药制剂的研究配套,目前还存在问题。

再来看植保队这门生意。即使科技让传统农业变得性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来为农业服务,但这钱挣得并不容易:

❶ 对农业不了解,选择设备的使用成本就比较高,一旦炸机,就影响作业,赚不到钱;

❷ 市场早期,订单供应不足,忙三天,空三天,依旧赚不到钱;

❸ 缺乏挖掘本地市场的能力,听说新疆有订单,就开着车拉着飞机跑过去了,成本太高了。

那到底谁挣到钱了?应该是行业的配套商,如电池供应商、舵机供应商等。在跑马圈地的市场早期,真正做这个行业的人,确实挣得很少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所以任何人拒绝不了先进的生产力。人工药筒一天喷20亩,无人机一天能够喷300亩,劳动强度和中毒的可能性都降低,还提高了生产力,这是不可能拒绝的。

马车在发展顶峰的时候,汽车出来了,福特建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始进行分工。但由于之前的蒸汽汽车,不仅麻烦,速度也不快,老福特就说:“汽车嘛,这个东西终究是富人的玩具,它是不可能取代马车的。”

但现在,马已变成宠物,马车也已非工具。

工具迭代的终极,是生态迭代。未来植保无人机更值得想象的,是由其所连接起来的农村市场新生态。

飞议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❶ 中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深度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农资还是无人机厂商,如果不能平台化,都将举步维艰,越做越难。

❷ 植保无人机一旦全面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应用成本降低,飞防大队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而单靠卖飞机的飞机厂商迎来的,可能是冬天。

文章 |响婷 靖博

编辑 | 精卫

摄影 | 黄硕

手绘 | 精卫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08
被忽视的农产品市场,蕴藏着过亿人民币的价值
截至2017年末,中国有近6亿农村人口,18亿亩田地。农村,这个“离互联网最远”,还没被大肆改造的蛮荒市场,在城镇发展遭遇天花板后,终于站上风口。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