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无人货架公司果小美迎来了一场风波:先是有媒体爆料了一份以果小美口吻声明的“重要通知”,称其公司将解散。果小美旋即发布声明,称 “重要通知”非官方所为,严重扭曲事实。强调公司业务目前发展一切正常,正进行战略转型,将向云端电商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关于无人货架市场“凉了”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但纵观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项目的发展规律,允许试错、快速且持续的迭代是共同点。尤其是涉及新兴模式时,发展规律均是早期快速扩张培育市场,待市场渐成规模后再深耕细作。无人货架这一行业也一样,调整未必是坏事,其实只是变得更理性、更有序了。
无人货架真的凉了吗?动荡中稳健发展的玩家更显珍贵
在无人化和新零售大潮中,混搭着两个元素的无人货架风生水起,在2017年快速成为风口。
速途研究院发布的《速途研究院:2017年无人货架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无人货架市场规模迅速爆发,30多家品牌前呼后拥挤入市场,累积融资金额近30亿元人民币,比较知名的除了创业玩家有小e微店、果小美、猩便利、零食e家等;各路巨头也已入局,阿里与美的联合推出“小卖柜”,京东到家无人智能柜升级;此外,每日优鲜分拆便利购独立运营,后者获得腾讯领投A轮、光大控股领投B轮,A+B两轮共计2亿美元融资……
无人货架风头正劲,然而作为一个全新探索,无人货架有着明显的“扩张特征”,一个是获取点位如何平衡质与量。竞争白热化部分玩家不计成本获取点位,导致点位的运营成本节节攀升;第二个是无人售货的模式更考验用户素质,再加上生鲜保质期短这样的客观条件,存在一定的货损率,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陷入烧钱。
正是因为此,目前无人货架市场兴起一年不到就已出现倒闭玩家,如GOGO小超,裁员、收缩、转型这样的新闻也时有发生。
不过,因为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就判断一个市场凉了也不符合逻辑,毕竟也有业务稳健增长的玩家。每日优鲜旗下的便利购日前公布了最新数据,其日均订单量已突破30万,较去年12月增长了4倍多;员工数量超过2500名,这一数字较今年1月增长了2.5倍;目前覆盖了25个城市,其中北京6月底有望实现盈利。每个产业不同阶段都会有企业会被淘汰,无人货架市场相对而言,对运营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很早就迎来了淘汰赛阶段。
无人货架上演淘汰赛 每日优鲜便利购像极当年的“美团”
跟团购、直播等纯互联网业务不同,无人货架需要大量的线下投入,因此没有出现“千团大战”这样的盛况,只有30来个玩家,不过结局却是类似的,最终只会剩下少数实力派玩家,目前市场所处阶段,就是淘汰赛,有实力的玩家只会越来越少。
参考团购、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笑到最后的企业只有两种,一种是粗放式发展的公司,通过烧钱跑马圈地,如滴滴、ofo、摩拜单车,不难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巨头撑腰;另一种是精细化运营的公司,在别人烧钱时省钱,储备弹药最后收割市场,如千团大战期间的美团,当对手都在到处投昂贵的户外广告、不断给商户补贴,玩儿了命地烧钱时,王兴却在存粮过冬、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当绝大多数玩家都出局时,美团爬起来,打扫和收割市场。
不难发现,不论哪种公司,最终都走到了精细化运营的路上——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王兴给粗放式发展的共享单车市场划上了句号,而滴滴也早已不再是一个烧钱的公司。按照“谁更擅长精细化运营,谁就能笑到最后”的逻辑来看,无人货架市场未来的赢家同样是擅长精细化运营的团队,目前已有一些公司意识到了精细化运营在无人货架市场的重要性。
今年1月,便利购透露其已进入30个城市,如今覆盖城市25个,可以看到其不再大规模进行城市扩张,基于试点策略裁撤掉末位城市点位,便利购最新公布的数据强调订单数、盈利预期,而不是点位数量,体现出其更加重视点位质量和正向现金流,不再蒙眼狂奔抢市场,一位接近便利购的内部人士向“罗超频道”透露,便利购也曾试点覆盖30-50人的点位,发现效果不好后依旧坚持拓展50人以上的优质点位,在点位数量外同时抓点位质量,最终体现在订单量和货损率考核上,精细化运营成了团队的一条军规。
在复盘美团在千团大战的成功时,王兴的总结是:
“除了运气之外,美团能存活下来主要还是因为能够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在目标明确之后做正确的事情、抵御诱惑、克服困难、制造条件。”
今天无人货架市场的玩家,也只有将客户体验放在第一位,精细化运营,才有机会笑到最后。
无人货架或现1+n的行业终局未来在哪里?
在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睡眠仓、mini KTV、共享纸巾机、共享马扎、共享健身仓、共享宝马诸多“共享”经济如雨后春笋出现时,我就提出过一个观点:所谓共享经济,本质是无人租赁,比共享经济更值得关注的是无人经济。
“无人”这个概念却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友宝自动售货机、再到自动果汁机,都是无人值守的商业模式,都是在卖货,只不过SKU比无人超市少一些。大学宿舍楼下的投币洗衣机是无人租赁。地铁的无人证件照机器,是无人拍照服务。遍布商场的夹娃娃机,不过是将原来街头用圈圈套公仔的游戏搬到了机器。
人类一直在通过各种技术,让机器取代人,无人机器的始祖可以追溯到50年前就出现的ATM机——从那以后,人们终于可以7*24的从银行取得现金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AI技术的成熟,正在加速无人经济发展,零售、服务、交通诸多行业都在上演无人化。我当时结论是:
“与其去跟风做所谓共享经济项目,不如去思考眼下的技术还可在哪些领域做到无人化,尤其是无人租赁和无人零售领域。是否共享并不重要,不少本质上是共享经济的项目今天已无人问津,不是共享经济的项目却渐成规模,需求比模式重要多了。”
无人货架就是无人经济的一个典型应用,它将货物直接送到需要的消费者面前,尽可能降低购买门槛,并通过在建筑物内进行布局,覆盖人流的同时省去了大量的物业和人员成本,最终体现在价格竞争力上。其制胜关键是找到最精准的场景进行点位布局,同时找到供应链优势进行品类布局。
便利购瞄准办公室场景在许多人看来没有什么独特性,但不要忘了便利购与每日优鲜的协同关系,后者让前者拥有生鲜品类差异性,同时,每日优鲜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和前置仓模式可以实现高效灵活的配补货及品类调整,提高销量、减低货损,实现精细化运营。
对于无人货架玩家来说,只要真正意义上霸占了优质点位,就有大量的想象空间,比如可以探索供应更多品类或是深入开发流量价值。霸占意味着不是简单地进入,而是成为用户刚需,通过智能技术的多重应用,产品品类的不断调整,客户体验的持续提升,就会成为一种消费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零售形态——今天遍布大街的便利店,二十年前一个都没有。现在的无人货架,则是基于建筑物级别最后100米的连接。
因此我认为无人货架本身不是一个伪命题,关键要看怎么做,谁来做。一方面,它是当前零售升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也是AI技术的落地,有零售的本质,有AI的属性,不论是对智能技术、对市场拓展、对供应链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门槛非常高,能进来玩儿的不少,活下去的会很少,最终市场可能只会剩下一个寡头和少数几个玩家。目前来看,每日优鲜便利购赢面很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