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本质上是反人性的,基本上没有人喜欢看广告,看电视的时候你要看的是节目,看手机时你要看的是内容,广告对人们来说是一种打断与干扰。而分众传媒的诞生让广告回到了消费者每天必经的电梯场景中,人们只有在坐电梯等电梯的时候才会主动去看广告,因为这个时候广告不是一种打扰,反而成了帮你打发无聊的方式。
近日,占据电梯媒体市场90%市场份额的分众传媒发布了2018年Q1财报。受益于良好的财报表现和30亿元的股份回购,分众盘中最高涨幅逾9%。出色业绩背后,究竟折射出行业龙头怎样的竞争优势?电梯媒体产业又经历怎样的演变?且看下文分解。
一、财报数据分析
1、营收增长明显,净利润大幅提升。
总营收:2018Q1为29.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2亿元增长22.28%;
净利润:12.1 亿元,同比增长9.1%;扣非净利润为10.7 亿元,同比增长39.5%;预计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32.2-34.2亿元,同比增长27%-35%,按此测算2018Q2净利润同比增长达41%-60%;
2、拟回购30亿元股票,彰显管理层信心。
管理层计划以集中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3元每股;
公司管理层认为目前股价不能正确反映公司价值,不能合理体现实际经营情况,此次回购凸显其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竞争力的绝对自信;
3、框架业务下沉速度显著提升,为后续增长提供动力。
电梯电视:自营电梯电视31.1万块,较FY17末新增1.1万块;加盟电梯电视1.1万台,与FY17情况持平。
电梯框架:自营框架平面媒体约128.6万块,较FY17末增加7.5万块,覆盖全国117个城市,较FY17末新增67个城市,下沉效应明显;外购合作框架平面媒体约22.4万块,与FY17末持平。
出色成绩单的背后,是电梯媒体的行业广阔空间和分众自身坚实壁垒的有力体现。
二、立足渠道优势,分众的城池固若金汤
作为广告投放的重要渠道,电梯媒体具备更长的生命周期和持续性价值。
比如,年前直播平台纷纷下注知识竞答,行业一片看好。但政策一声令下,这款爆红产品便瞬间陨落。快手、抖音火速崛起,新产品不断替代。相较而言,分众电梯媒体场景优势稳固,属于上下班必经之路,每天广告触达2亿都市主流人群的能力持续稳定存在(这相当于一个收视率20%的节目),且并不会受到类似线上爆款产品快速更迭的影响。
同时,每年不断涌现的创业项目,为电梯媒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品牌客源。企业想在激烈竞争下站稳脚跟,无疑需要媒介传播来抢占消费者心智。而这些新项目,大部分都是围绕这2亿新中产生活服务展开,与电梯媒体受众高度重合。比如,无论是美团和滴滴开打,或是二手车电商间的竞争,电梯媒体都是核心曝光渠道之一。所以投资界有个常识:要知道谁是独角兽就去看分众,要知道谁会成为独角兽,也去看分众。
除了受益于行业的天然优势,分众传媒自身也拥有坚实的壁垒,主要有三点:
其一,覆盖150个城市,拥有极高的市占率,具有极强的规模优势,终端覆盖超过160万。
其二,作为电梯媒体中的绝对领导者,分众拥有90%的核心楼宇,拥有2亿主流人群影响力和引爆能力。
这部分受众主要为26-45岁的中产人群,具备购买力和家庭“经济话语权”。换句话说,他们是消费主力和口碑高势能人群,具有极强的品牌扩散和渗透能力,能快速引爆品牌,用户价值极高。
其三,作为绝对领导品牌,分众成熟高端的广告产品形象,以及涵盖阿里、腾讯、滴滴、美团、宝洁、蒙牛、农夫山泉等品牌的顶级客户资源,已将自身打造成具备强公信力的媒体传播渠道。中国TOP100的品牌83个选择分众,良好的平台形象则有助于广告主塑造品牌信任感,进一步增强平台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
三、海阔凭鱼跃,分众龙头地位将助其内生性增长
凭借整体向上的行业态势和自身强有力的护城河,分众也正加足马力驶向500万终端下一个里程碑。
新进入者即使以烧钱巨额亏损抢市占率,也完全无法阻止分众的高歌猛进。
核心楼盘已被分众充分占据,新进入者楼宇资源大多位于偏远郊区,难以触达核心商圈的高势能人群。并且,其采用12个15秒广告轮播的模式,但实际上消费者在电梯内真正有效的观看时间不超过15秒,由于内容过度分散,受众对单个品牌很难记忆。
由于传播效率低下,新进入者的广告投放成本更高。目前其每支轮播广告每周售价20元,但只有十二分之一的收视概率,实际每支广告收视成本为240元一周,此价格比华语传媒、城市传媒等公司的平面海报实际售价贵许多。
头部企业具备技术前瞻性和强执行力,新进入者很难弯道超车。去年分众已在一线城市换完具有Wi-Fi、ibeacon、人脸识别和ApplePay功能的电梯电视大屏。且将在今年推出实时收视率系统和跨屏组合的量化分析系统等,通过深耕技术,让广告投放更精准,效果更佳。
可见,由于新进入者在价格、传播力、效率等多个维度处于弱势,这场补贴战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个营收数亿的公司要碰瓷一个营收160亿以上的公司,没有技术和模式的创新颠覆,纯靠烧钱讲故事博眼球之后结果只会落得资金链断裂的命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