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许久的出行市场,最近颇为热闹。几家公司纷纷开启了与与“打车”相关的业务,问题是,难道出行的壁垒真的比较弱么?
外部战火喧嚣,反观滴滴似乎节奏依旧。4月24日,“洪流汇聚——共享智能出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北汽董事长徐和谊、一汽董事长徐留平、车和家创始人李想等“几代”汽车人同聚一堂, 由滴滴出行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的“洪流联盟”正式亮相。
滴滴董事长、CEO程维在演讲中提到,“水利万物而不争,开放的背后其实是专注,只有专注才能看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也才能有真正的开放。”
程维的话辩证有趣,带着几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色彩。不管是开放赋能的“洪流联盟”,还是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而非此前一直在强调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都是滴滴布局已久的战略展现, 而对出行产业的纵向深挖,本身就是大出行领域“核心壁垒”的构建。
一、何为洪流战略?
滴滴创始人程维曾谈及,过去一百年高速发展但全球格局相对稳定的汽车和交通业,将迎来历史性变革,共享出行和汽车产业边界将相互融合。
基于此,滴滴三年前便在内部提出以“开放”和“赋能”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洪流战略,其除了将流量、大数据、产品运营能力和渠道网络等资源向联盟伙伴开放合作外,也提出汽车租赁与运营、分时租赁、汽车售后市场等多种合作解决方案,成功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和围绕车主的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从而成为承接汽车运营商服务的商业化场景基础。
经过三年的布局和深耕,其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目前已经覆盖200多个城市、5000多家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年化GMV超过370亿元。预计今年年底,汽车服务平台的年化GMV将达到900亿元,增长迅猛。滴滴藏的颇深,洪流战略一朝浮出水面,确是令人刮目相看。
4月24日,在洪流联盟发布会上,滴滴进一步宣布了汽车服务平台下将通过三个开放平台——网约车租赁和运营的开放平台、分时租赁开放平台和汽车售后市场开放平台,滴滴会和汽车产业链进行联合,整体降低“供给侧”的成本。
另外,其实滴滴并不是要简单的整合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框定彼此合作范围,而是希望和汽车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展开更多合作,比如汽车厂除了在设计和制造汽车这个领域能够贡献价值以外,也可以参与到更加广泛的价值创造的环节,比如网约车车队的运营、分时租赁的共创产品和共同设计产品的领域,双方会采用重弹性、轻边界这样一个合作模式。
具体来说:
1、网约车租赁与运营:开放接入并整合优质车源及多元金融产品,提供汽车租售一体化产品方案。
滴滴将通过整合车源及金融资源,为车主提供汽车租售一体化服务。同时,基于平台的规模优势,其同租赁公司、汽车厂商等广泛合作,通过链接车源、金融产品帮助车主降低车辆使用成本。
2、分时租赁业务,瞄准千亿美金市场。
据罗兰贝格报告显示,汽车分时租赁市场正高速增长,2025年将有600万辆分时租赁汽车,每辆车每天3-4单,日订单量约2000万单,客单价在40元,届时其无疑会是一个千亿美金市场。
3、加油业务:连接庞大的加油刚需群体与加油站服务平台,双向赋能。
一方面,基于油站场景,滴滴的小桔加油为车主提供优质且高效的加油服务,节省滴滴司机加油开支;另一方面,其亦为加油站提供海量精准引流,若以滴滴2100万车主、每天2%有一次加油需求计算,其单日就能撬动加油需求超40万次。
而早在去年12月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程维就曾透露滴滴将投入10亿元做分时租赁。通过对用户出行大数据做智能分析,滴滴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用车习惯和客群属性,从而制定更适配的车辆投放和网络规划,精准匹配分时租赁共享用车的服务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借助其在大出行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滴滴围绕车主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深度绑定并优化供给端。而此次洪流战略的阶段性落地,也体现了滴滴基于对行业深刻理解,不断优化供给,强化产业纵深的决心。
二、滴滴洪流联盟背后,剑指大出行核心壁垒
共享经济的双边市场,核心在于对有效供给的深度绑定,只是“轻”模式连接,很难建立长期的护城河。
在共享经济中,模式最“重”的当属共享短租Airbnb,其围绕有效供给提供一系列深度服务。通过帮助房东完成装修、房源信息上线、物业管理、保洁等“零散”环节,不仅降低房东出租门槛,保证服务质量,还将房源的优质供给密度最大化,进一步加强供给端对平台的粘度,夯实平台竞争壁垒。
作为共享出行领域的战场“老兵”,滴滴也深谙大出行的壁垒在于培育高质量的有效供给,进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如果仅扮演 “连接者”角色,对供给的锁定必然不强,新进入者携资本进行补贴就能撬动供给,轻易实现弯道超车。而洪流战略的发布,标志着滴滴将更加致力于行业深耕,打造产业纵深服务,实现对优质供给的深度绑定,进一步加固壁垒。
与此同时,滴滴亦不是孤军奋战,越来越多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也在共享化趋势下愈发关注出行服务,并主动与行业龙头滴滴合作。发布会上,北汽、比亚迪、东风,四维图新等共31家来自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成为首批洪流联盟成员,力图共同打造行业生态链,让大出行变得愈加美好。
本质看,滴滴着眼于交通产业、能源产业的变革机会,实施共享汽车平台化的战略,背后除了希望优化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和效率,也是对自身做重运营,夯实行业壁垒的重要一步。
三、滴滴的星辰大海
从2015年滴滴布局洪流战略,可见其战略前瞻性及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不仅能加固竞争壁垒,同时还能深挖产业链的商业价值。
美团本以为自己打的是一场措手不及的“空袭”仗,不料滴滴却是泰然自若,这也源于其多年居安思危的意识。
在深耕出行领域多年的滴滴眼里,打车这个行业远没有美团想象的那么简单。已经走过价格战的滴滴深知,价格战并非市场常态,仅仅依靠烧钱、补贴司机这样的粗放战略,就能搅出一个“未来”的话,那岂不是要有千千万万个“滴滴”了?
补贴所刺激的可能是不属于有效客群的伪需求,这样的竞争本质是一种倒退,对于获取稳定市场份额的意义不大。
因此,终局还是要拼服务和纵深,对有效供给进行深度绑定。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平台的强粘性。稳扎稳打,精耕细作,将每一项关联业务都有序的进行落地实现,才是出行行业真正的壁垒。从其不断在“水下”打磨优化整个汽车产业链成本和效率的“洪流”战略,就可见滴滴对行业竞争本质的洞察。
同时,滴滴通过广泛地与汽车制造厂商、加油站、充电站等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后市场服务商等产业链上的伙伴展开全面合作,也将更深层次的挖掘产业链商业价值,实现利益最大化。
未来,在守住大出行入口基础上,滴滴在探索与产业链共建智能驾驶这一更大蛋糕时,清晰度将更高。
滴滴高估值的背后,不仅仅是共享出行第一巨头,还暗含资本对其获取智能驾驶产业大蛋糕的预期。
技术驱动下,无人驾驶势必成为未来出行的主流。届时,大量消费者或将不再购车,转为直接为出行服务付费。未来,以滴滴为代表的无人驾驶车队运营商,将变成汽车产业的最大买主,在产业内获得最大话语权,成为产业红利的受益者。
四、结语
程维在滴滴内部年会上讲到,去年其是“蹲下去”蓄势,后面则是要“跳起来”,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共享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和智慧交通建设的引领者。
而多年的“韬光养晦”,将是其顺应时代洪流,不断变革的根基。
未来,滴滴的星辰大海值得期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