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区块链的鼓吹者,还是知识付费的开拓者,其实都是抓住了焦虑时代的商机。“我需要你给我套路,让我优秀,让我融入一些圈层。”这是90后们普遍存在的焦虑,或者是这群被十万+文章代表了的90后所焦虑的。
有人在偶像练习生pick爱豆,希望follow他们的偶像,有人花钱买课,希望能在短时间内速成某一项技能。有人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是血淋淋地与现实对抗,而是丧丧地向世界撒娇。不过,这描述的还只是局部,我的朋友周子默总结的“课治、钱治和他治”似乎更加精准到位。
我最近复盘了一下自己和周边朋友毕业以后的轨迹发现,大抵每个人的行为逻辑就是在无数个当下找到最优解,只不过很多问题,我们总会明知故犯。还有一些事情,过了几年再回首看,发现当时的所谓理性其实傻得一塌糊涂。
我们需要走得这么快吗?当我们实现买草莓自由的时候,却又很怀念大学时代在自习室看闲书,和朋友谈文学的感觉。石黑一雄说,虽然我也可以走得很快,但是我更喜欢慢走,我认为,应该懂得走路本身的快乐。木心那句也很经典,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们喜欢木心和石黑一雄笔下的世界,可是,人人面临捷径诱惑的时代,还适合谈论文学吗?
01
最近思考阅读的意义,是我开始在网易蜗牛读书看金庸全集,刚好3月份的时候子默又邀请我去杭州蜗牛读书一周年的庆生派对。
以前我也断断续续看过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但总归没有系统性看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作品是一个世界观,难得的是它居然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70后是看着金庸小说度过青春期的,80后、90后是看着金庸影视作品长大的,他们可能都有过把金庸小说压在课本下面偷偷看的经历。数字阅读时代,金庸全集仍然霸占着蜗牛读书畅读榜前列。
独立书评人,同时也是大学中文系老师水墨依然,在派对现场提到了冯友兰对于读书层次的理解: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水墨依然说,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文章可以说是翻阅,泛读一些书籍是拓展、了解和愉悦,而在经典书目上面,可以精读。
金庸全集就是可以精读的那一类,在金庸所建构的世界基础上所衍生出的解读都有好几个派系。比如,海归新垣平就煞有介事将金庸小说当做正史来分析,有点“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意味。叶克飞则是从政治学要素出发,解构人生沉浮和帮派兴衰。马伯庸脑洞大开,把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换成了西方奇幻故事。六神磊磊呢,总是用金庸小说视角,表达出对于当下热点的态度。
所以,对于当下90后来说,我们更可能看到一本书的延伸,由一本书无限延伸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目。这就是水墨依然提到的“1+N”模式。比如她推荐赵一凡的《西方文论讲稿》和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因为这些书是一个典籍。
又比如我们因为喜欢马伯庸或者六神磊磊,而去读了金庸小说,因为金庸小说而对明清历史感兴趣,去读了历史书本。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蜗牛读书的领读人板块很有意思,它接地气,但又通向诗和远方。
有一期《圆桌派》讲到眼花缭乱知识控。窦文涛、史航和蒋方舟互相说自己没有看过的书,窦文涛说他看过两遍《金瓶梅》,但是没看过托尔斯泰,原本可能十年都不会碰。不过他听史航讲过托尔斯泰之后,这个事情就进了他的脑子。马伯庸一旁补充说,会发芽。
这其实说明,我们终究是需要一个动力去看书或者听书的。以前动力可能来自于应试教育以及各种技能测试,现在更多来源于是谁分享给你一本书,甚至陪你一起读书。
02
蜗牛读书文化沙龙广州场上,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说,文学不似专业上的硬知识,可以现学现用,但它却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一个民族的生活观念、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在谢有顺教授看来,读文学还能使人明史,和历史上的人物对话。当下的世界是一个精神供给也非常丰富的世界,只是内容太多以至于让人难以取舍。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穿越回历史的时代,置身于同一历史现场,领略历史名人的智慧和风采。
马赛克书店创始人郑奋以小时候读《水浒传》为例,他说,在内容匮乏的上世纪90年代,一部《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的形象在不经意间塑造了他现在的价值观念。
据蜗牛读书产品孵化人李宝泉介绍,网易蜗牛读书平台上所有书籍的在读率高达97.5%,其中文学、历史以及经管类书籍是最受蜗牛读者欢迎的书籍类别。这样看来,文学似乎并没有褪色。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年轻人是不是真的不爱读书?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这大抵是一个常态。还有一个原因是,纸质书真的很难跟上90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了。即便我们声称自己仍然爱着书香气。
那么,有没有合适的产品创新来激励当下年轻人培育阅读兴趣和习惯呢?图书电商大佬在争夺价格,BAT在争夺IP,付费系产品在争夺KOL,蜗牛读书则找了国民时间这个维度。蜗牛读书的时间设置机制,其实就很像游戏的感觉。
子默说,游戏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时间练习技能,积累道具等等。蜗牛读书的维度在于读者和时间的争夺,谁获得更多的时间积累谁就更有吸引力和获得眼球,每天免费一小时以及图书精品化则是触及年轻人读书也可以有“游戏buff”的乐趣感。
李宝泉介绍说,网易蜗牛读书的600万用户中,19岁到25岁的用户占比达到60.5%,这或多或少破除了“年轻人不爱读书”的言论。当天我在杭州场派对,接触到的大多是在校大学生,蜗牛读书对他们来说,很像是私人图书馆一样的存在。
03
罗曼罗兰说,阅读不是为了雄辩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这和蜗牛读书所提出的新读书观“得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有异曲同工之妙。子默的体会是,读书不等于吃药,别指望说明书上的疗效。消费不等于拥有,买而不读,你拥有的只是书的尸体。博览不等于收获,小孩子比多少,成年人悦自己。
不管怎么说,一个人看什么书,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其人格。这也就是为什么,蜗牛读书“时间出新知”在读书日前夕的测试刷屏了朋友圈。测测你的身体里住着哪位作家,这是一个“营销套路”,但很多人得出狄更斯、毛姆等结果的时候,仍然愿意分享出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文学情怀。
中国人看什么书,基本也就反映了当下社会面貌。比如说,机场书店里摆满了成功学,这也是社会现象封面,而且封面过一段时间换一些人物。
但这也非全部。今年世界读书日,网易蜗牛读书在韩寒电影《后会无期》的东极岛打造了一座“精神的壳”海岛书屋。他们在书屋里设置了“正无穷•公益阅读”“面朝大海•不插电弹唱”和“到灯塔去•告解人生”三个区域,各自是一方小天地,又共同组成了这个书屋。
再大的陆地都是一座岛,再小的岛屿都可以是一片陆地,在岛上在用书建立的精神的壳里,不会因为世界庞大而自觉微小,做一个面朝大海的读书人。
十万+的公号文章里,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已经秃顶了,已经财务自由了,那些都是幸存者偏差或者不幸者放大。另外一群不想被代表的90后,他们还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