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照这个小本本,是你身在异国他乡,如何证明“我就是我”的唯一凭证,而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实现出国的第一步。
可是,早期办理签证的过程却让人头疼不已。
旅行社、淘宝、DIY,要么花钱买方便,要么耗时间图便宜,但其实最后的步骤都是寄到签证中心,盖个章。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7年全年旅游市场及综合贡献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地位。
但奇怪的是,在微信和支付宝,几乎无所不在渗入人们现代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护照和签证的办理,却传统的像上个世纪的挂历,保守、陈旧。
尽管如此,办签证一键搞定的智能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01
一哄而上,然后日渐式微
“以前日子好的时候,一个欧美团的签证费都够买个包了。”老王之前是光大旅行社的计调,她说的包至少是LV这个级别的名牌。
据了解,办理签证曾经是旅行社的利润来源之一。
早几年,在自由行刚火的时候,做一本欧美签证的利润最高有800块,相比之下,日韩和东南亚却逊色不少,日韩在50-200,东南亚则更低。
在中国,一旦有个赚钱的生意,就会一下子涌入大批层次不齐的玩家,接着市场就变成了价格战。
如今,在淘宝上办理签证的网店随处可见,办两本签证,还赠送15天的旅行wifi流量。
“没有网店办签证的时候,旅游真的很赚钱。”老王苦笑,现在人傻钱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市场逐渐变冷,他也就离开了这个行业。
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有人看见生意,有人看见未来。
签宝的创始人毛海滨说,“签宝4年前成立的时候,是用来服务公司内部的客户的,比如移民、出国读书等。”签宝虽然正式上线时间不长,但做签证业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毛海滨回忆,最早签宝也尝试过线下的实体业务,但最后发现利润不足以支撑门店的运营,所以,又被自己一一砍掉,“没有办法,因为不赚钱”。
老王也表示,旅行签证实际上都是体力活,审核、校对资料,不犯常识性错误就好。“中国人是最强的购买力,我们出国是去给人家送钱的,所以不会特意来卡你的签证。”他的印象中,自己经手的出境东南亚的客户,从没有被拒签的。
出境旅游近年来异常火爆,但旅行社的日子却是越来越难过。这也就不奇怪,为何单纯的签证门店仅仅昙花一现,加盟、挂靠、承包形式是旅游社的常态。甚至有不少机构游走在政策法规边缘,从事着旅行社相关的业务。所以,每一个能够获取利润的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
按照老王的说法,“全国旅行社业务机构的数量超过30-40万家,这还只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而让这样的旅行社真的养一个十几人的签证团队,还是非常吃力的。
“旅行社的业务有起伏波动,多的时候,团队负荷不了,少的时候,签证部又有大量闲置劳动力,不盈利就要靠别的业务部门补贴。”毛海滨分析,而且这些都是可以被取代的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
从2014年11月开始,美国正式对中国公民颁布了有效期长达十年的多次入境签证,而开通这类期限的国家还包括,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等。
门槛越来越低,期限越来越长,人力被智能取代在所难免。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公报,截至2015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27621家。数量最多的江苏为2160家,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334030人。
但是,为什么直到今年,这个行业才逐渐有点动静?
02
趋势不可逆,大战正在升级
本周二,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以下简称“网证”)首次亮相“国民APP”支付宝, 在手机支付成功取代钱包后,电子身份证从概念走向落地。
大众的消费习惯,被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巨头不断推向前,微信、支付宝一来通过技术跑马圈地,抢占用户,争夺市场,二来和政府合作,助力改革和提升。
既然电子身份证即将落地,那么相信电子签证也就不远了。
毛海滨说,“小程序上线后的反馈超乎我们的预期。”上线前他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大多数中国人可能还是愿意相信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但事实上,曾经上过一档1元服务费申根国的活动,上线2小时下单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
旅行社或者签证中心的附近,通常都有照片影印店,光大旅行社门口也不例外。
店老板告诉锌财经潘越飞,加拿大移民签证50mm x 70mm,日本签证45mm x 45mm,而美国和印度则是51mm x 51mm,有的要蓝底,有的要白底。“20块打印5张2寸照片,这个生意是很稳的,而且没人会来砍价。”说到这里,老板随手把裁剩下的相片纸塞回了密封袋。
店老板说,因为照片签证不过的人,每天都有,“比如有的戴了眼镜,有的颜色不对,有的尺寸不对等等。”
当然,看起来除了影印店的老板,好像整个行业的钱都不好赚。
似乎属于旅游火爆期的三十年过去了。虽然旅行集团的营收已突破百亿,但是从总体来看,这个行业依然“弱、小、散、差”。
以签证为例,其利润已经透明到没有任何想象空间,一本日韩签证,如今的价格在300元上下,除去人力成本和送签费用,赚不到50块钱。
所以,旅行社和淘宝店相应越来越懒,给个填写模版和清单,剩下的用户自己照着写,然后把材料快递到旅行社或者淘宝店,最后旅行社或淘宝店再送去签证中心。
有个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段子,很有意思。做好互联网产品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想象,你的用户,又穷,又懒,不仅脾气差,而且没有耐心,还很爱逼逼,就行了。”
言下之意是,其实互联网产品没那么好做。
不仅要速度快,最好还能解决所有签证办理时的问题,比如提供智能的翻译,照片的修改和调整,通过OCR的信息提取和自动填写。
基数大,黏性高,人力成本贵,价格逐渐透明,如上文所说,签证这个场景,非常适合也急需被互联网化。但一个APP和几页PPT就能发家致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而和传统高频刚需互联网产品不太相同的是,自助签证这类平台,面对的是一个刚需但没有那么高频的市场。毕竟一个人一年只有这么多时间,出国超过4趟的人(一个季度一次),要么是专业代购,要么是商务人士。
有意思的是,一旦这些人成为平台的用户,如果所有的签证都能做,那么他们也很难有离开的理由,简单的理解是,签证的复购率非常高。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4月初,携程会上线签证服务中心,这块蛋糕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大了。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2017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1.31亿次,比上一年增长7%。按照目前一本签证平均300元的价格算,这至少是百亿级市场。即便只有10%的市场份额,也符合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要求。
而境外消费的想象空间,则更加非常恐怖。
2017年,中国游客海外支出平均达到5,565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5,715美元,同比增长3%。
相信微信支付宝,都不会想错过这个市场,更别说还有途家、马蜂窝、Airbnb等出行领域的巨头。
03
联手银行和金融机构,未到巨头收割时
事实上,如前文所说,携程在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动作,作为最大的旅行OTA平台,携程早就垂涎已久,理论上说不可小觑。
“技术上的窗口期,我们之前跳过的坑,他们都还是要跳一遍。”对于携程的动作和将来可能面对的竞争,毛海滨似乎并不觉得意外。
据了解,携程旗下有上百个事业部,新部门能分到的经费和资源,并没有想象的多。
当然,这和合作方的选择以及模式的选择也有关系。
办签证,有一个永远绕不开的地方要去,那就是银行。当然如果你是钻石VIP这样的人物,将来也有可能不需要去,直接填个卡号,就能出签。
此前,锌财经在对互金公司的多篇报道里,都提到一个相同的观点,就是银行迫切希望能够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且,国家不希望银行最终只沦为一堆钱。
而不管是去东南亚岛国,还是欧美日这类发达国家,能出国旅行的自然都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按照银行的分类,这类客户至少能算优质客户。
“签宝已经为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出境签证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毛海滨解释,等未来各功能模块成熟后,签宝会按照平台化的思路来运营,规模化地赋能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的更多相关机构。
简单的来说,就是赋能。让银行的高净值人群,在银行的APP里就能办这样的业务。
快速覆盖用户,而当用户规模跨过盈亏平衡线之后,生意的压力会小很多,但具体需要达到多少数字,毛海滨并没有透露。
这样的合作,有很大想象空间,某投资经理分析,跨境旅游人群的精准定位,对银行来说是再理想不过的风控标签,基于这类人群的金融服务,比如信贷、货币兑换、旅游保险等增值服务,银行和投资机构都有非常的关注。
BAT公司在出行领域都有各自的布局,相信未来签证办理,这个入口场景,它们也一定不会错过。
“未来,旅行社的签证部和淘宝上办理签证的网店,可能都会消失。”毛海滨补充,但是一些为用户定制签证或者移民计划的特色门店有可能能够生存下来,当然,现在谈这些为时尚早,但是市场足够大。
目前中国仅有9%的公民持有护照,而这个数字,在未来的5年,将会翻上几倍。
问答
Q:电子化签证趋势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
A:近来签证市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签证门槛越来越低、签证期限越来越长、电子化签证越来越普遍。未来一定是7*24小时,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办理电子签证,这个也是我们签宝的初衷,让出国更简单。
Q:有哪些因素促进了最近智能签证市场的爆发?
A:随着出境旅游市场的大规模爆发,对比的是,与之密切关联的签证市场明显缓慢。但是,明显各大签证服务提供商已经开始意识到了签证电子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签证市场会有井喷式的爆发,很有可能就在2018年。
Q:市场未来的格局和走向?
A:签证是出境的第一关,如果我们做好智能签证,围绕签证的数据信息转化以及各项出境业务商业转化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签证业务及其信息数据的价值会成为“跨境应用连接器”,这种商业模式就非常性感了。
飞议
技术突破依然需要等待时机的到来,用户习惯、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缺一不可。
高频刚需的场景都被巨头占领,作用工具突破是个好的契机。
文章|启明
编辑∣精卫
摄影∣黄硕
手绘|精卫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