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大数据杀熟”很火,据说有人用滴滴打车,同样的路线,经常打车的价格比第一次打车的贵。
作为滴滴钻石会员、3778个滴币拥有者,我并没把它当回事,毕竟滴滴官方说了,每天的天气和路况都不同,价格波动个几块钱也很正常。
但最近这一个月让我明白,滴滴原来不光会大数据杀熟,还会“大数据杀人”。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过去1年多,我一直用滴滴从公司附近打车回家,全程26公里,车费一直在85元左右。
一个月前的3月6日,打车回家用了40分钟(19:30-20:10):
4月9日,同样从公司打车回家,用了55分钟(19:30-20:25):
你可能觉得,就算多开了15分钟,现在打车回家还是85元,也并没多收我钱啊。
但3月22日晚上7点半,我用美团打车从公司附近回家,26公里,用了40分钟,最后算下来却是78元。
通过对比,不难得出结论:同样的上车时间和行程,同样的优惠折扣,用滴滴比美团价格贵了7元,而时间多了整整15分钟。
而这几次行程,既不存在天气不好,道路拥堵等情况(美团打车那天也是正常天气和路况);
也不是个别滴滴司机绕路——因为1个月内4次打车回家,路线全是“W型”。
这充分说明,滴滴现在不光杀熟,还会大数据绕路、大数据涨价。
大数据绕路
明明40分钟可以到,却又给我多开了15分钟。虽然滴滴显示只比原来多跑了0.8公里,但0.8公里要开15分钟,欺负别人不懂数学?
用小学数学计算,26公里除以40分钟,平均0.65公里/分钟;多开了15分钟,实际上就是多绕了15×0.65=9.75公里。
大数据涨价
表面上滴滴和美团打价格战,天天在发优惠券,实际上“明降价、暗绕路”,通过绕路变相涨价。
滴滴的算盘是这样的:为了和美团抢生意,面子上不得不降价,但又不想白白损失掉利润,怎么办?那就浪费乘客的时间呗!
可想而知,滴滴靠着大数据,不知道已经浪费多少乘客的15分钟,来赚自己的7块钱!
假如1个月打10次车,每次绕15分钟,1个月是150分钟,1年是1800分钟,也就是30小时。
换句话说,用滴滴1年,相当于折寿1天。
有句名言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照这个说法,滴滴就是一家”大数据杀人“公司。
所以,目前这场打车大战的形势很清楚:不是美团掐死滴滴,就是滴滴掐死我们。
你想,现在滴滴都敢这么明目张胆,如果今天不把它掐死,明天它可以用100种方法坑你,而你只有无可奈何。
最后恳请大家团结起来
从今天开始卸载滴滴
也希望你把真相告诉更多人
因为今天你放过滴滴
明天滴滴绝不会放过你
珍爱生命,远离滴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