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永远分不清女友到底是素颜还是美妆一样,惯于把一切参数化的理工直男,可能理解不了OPPO手机的持续热销—————2017年,在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双双下滑的逆境中,OPPO依然获得了12%的增长,其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中国第二。
那些当初“斜视”OPPO的友商们,也开始用行动向OPPO致敬————OPPO开启了自拍美颜时代,如今,自拍和美颜功能已经成为了中国智能手机的首要标配;习惯用“参数”和“跑分”来秀“肌肉”的友商,也开始邀请明星代言了;而一贯被定义为“互联网手机”标签的手机品牌,正在铺设线下门店。
然而就当友商们开始学习OPPO时,OPPO却已起航渐变:以设计感、自由体验为标签的OPPO超级旗舰店落户上海;继续拓展海外市场,日本已成为下一站;不止于16745项这样的专利数字,更发声将以“研究”与“开发”并举完成用户体验与未来科技的一体两面。
为何以理工男思维立身的友商们难以忽略OPPO的存在?
从“直男”到“暖男”:少秀参数,多些体贴
喜欢秀参数、炫跑分的友商,坚持的是“老子天下第一”的直男思维。但除了行业人士,以及少数发烧友、理工宅男之外,有多少用户真正理解那些拗口的参数名词呢?当产品负责人在台上热泪盈眶、发烧友在台下欢呼喝彩的时候,人在场外的普通用户,多半是一脸懵逼的。
与友商不同,OPPO更喜欢去探索用户的普适需求,其产品理念是“你要什么,我给什么”的暖男思维,更出发于“深”需求和“重”体验。
从2011年上线首款智能手机以来,OPPO的定位就一直很清晰,锁定年轻用户,以“至美”为属性,基于用户核心需求进行深度开发。因此,OPPO从来不拼直男最看重的标配,其旗舰机型一直极为侧重“至美”的拍照、自拍、美颜等功能,六七年间不断强化、升级这一定位,几乎贯穿了整个智能手机时代。
从“这一刻更清晰”再到如今的“这一刻,更轻松”,OPPO基于一个需求做到了极致体贴。这样的思维,也主导了OPPO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体系————先在终端摸清用户心智,然后基于终端需求,逆向深入供应链上游进行软、硬共进的创新与定制。
OPPO的研发体系一直有的放矢,与需求定位密切配合。R9的“像素重构”,是实现暗光条件下自拍清晰好看;R11,逆光拍照、自拍更清晰。而最新的R15,无论是296个面部特征点,还是人种识别技术,以及800万种美颜方案、同屏多人美颜等差异化功能,还是继续强化其美颜、自拍、拍照的优势。
即将上线的R15,广告词是“AI智能拍照,让美更自然”,都是为了强化“OPPO=拍照”的产品定位。如今,美颜、自拍等,已经成为了中国智能手机的首要卖点。
“至美”还在体验在产品颜值上。那些技术至上“技术流厂商”,可能不会理解,OPPO为何要煞费苦心,邀请国际“色彩大师”Karim参与R15的渐变设计,他过去曾操刀过奥迪、Prada的品牌设计方案。
也许法国哲学家让·波德里的一句话却能揭示OPPO渐变设计的背后考量,“人们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品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
实际上,OPPO的用户中18~23 岁的年轻用户占比大概八成, 24~30 岁的用户占比大概两成,在年轻用户眼中,OPPO已经成为圈层认同的时尚标记。
OPPO的走红,意味着手机消费进化到了第三个阶段———手机成为了叠加时尚和审美属性的消费品,用户基于自我表达、个人兴趣、身份定位买单,标配的功能成了退而其次的考量参数;技术趋于成熟,创新空间不大,品牌技术实力相差无几,比拼用户洞察的品牌定位,成为核心竞争力;用户消费能力提升,愿意为审美、时尚等溢价买等。
因此,虽然OPPO的逆袭通常被认为是营销的胜利,但本质上其实是用户心智洞察的胜利。如今,连技术出身的华为,都在反思“唯技术路线”的弊端。去年10月的内部邮件中,任正非说,“国外美女的考评、任职资格管理师以技术能力为导向的,没有商业成功的技术导向有什么用?!”
破解红利真空:行业“向下”,OPPO“向上”
OV、华为、小米等,均是智能手机红利的收割者,但接下来的日子,会愈发艰难。
2017年,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双双下滑,在突破性的5G手机时代到来之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红利真空时代:一、几大强势品牌的市场集中度提高,T型格局已定。二、技术创新趋缓,消费者换机动力不足。三,市场进入了零和博弈阶段,结构化增长代替了绝对增长。
在这种增长模式下,迫使各厂商到处寻医问药,而一直逆势增长的OPPO模式,反而开始成为学习对象。
比如,互联网手机起家的小米,已经打算在线下开设1000家门店,“小米的商业模式不应该是电商,而是新零售”。
无论是马云还是雷军都醒悟过来了,大头还在线下,传统零售和传统渠道依然占据80% 的市场。深耕线下市场,也是OPPO过去崛起的秘密,三分天空,七分陆地。
OPPO过去靠这一招成功,不无道理。统计显示,在手机购买中,七成手机用户的购买选择并不明确,而剩下的三成的潜在购买者,在终端、导购的劝说下,改变主意的又有六七成,如此测算,几乎八成以上的手机购买决策会受到终端影响。
更为重要的则是,在功能机向智能机转移的过程中,普通用户的学习成本不低,而OPPO遍布各地的门店,承担了消费者教育的角色,OPPO成了他们触摸移动时代的第一款智能手机,从无到有占领了用户。不同于发烧友习惯在网上比对参数选机,多数普通用户更关注销售渠道的正规性,更愿意现场开机验明真伪;在意手机的外形质感,通过现场触摸比较筛选;愿意向销售人员询问,了解产品的各种功能。此外,手机使用万一出现问题时,换货、退货也因为熟识的销售和导购、固定的门店,而变得更为可靠,放心。
OPPO门店还提供看起来并不高大上,但是基层用户依赖度极高的增值服务,比如手机贴膜,手机加油站,固件升级,剪卡、云备份等等。那些跨过互联网时代、直接跃进到智能手机时代的部分小白用户,还要求助于第三方服务商,付费下软件下歌曲,这一切在OPPO门店都可免费获取。
因此,深入到毛细血管之中,不止是销量的考量,而是OPPO基于消费者消费习惯上的多维考量,包括服务与体验的更好达成——毕竟良好的服务与体验,是一个品牌走得长远的口碑基础。
如今,在完成基层布局之后,OPPO已经开始在金字塔顶端进行布局,其位于上海的全球首家超级旗舰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OPPO副总裁吴强对于超级旗舰店的定位是,不以销售为目的,而是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自由、亲切、有趣”的体验空间。
这是OPPO的“供应侧改革”和“消费升级”,把重心聚焦于品牌升维而非销量上,开始了下一站布局。
3月19日,OPPO副总裁吴声明确对外发声,“我们既要将品牌做大,又要将品牌做小。为什么?因为品牌是有形的,它的视觉元素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希望把它做大,让全球的年轻人都能够关注OPPO,让他们都能够了解OPPO,并且最终获得全球年轻人的喜爱。品牌又是无形的,我们又希望把它做小,让它存在每一个消费者的认知当中,让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够和OPPO之间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非常值得关注,一个是“全球”,一个是“共鸣”。
一个拉响了OPPO加快海外拓展的号角。
在国内智能手机进入红利真空器后,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了中国手机品牌的新战场,OPPO登顶全球第四,依靠的就是遍布31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销售网络。最初,小米、OV、华为走的是降维手机的路子,先进入了比中国落后的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市场。但现在,中国玩家们开始全面发力了,比如OPPO陆续布局日本、俄罗斯市场。
一个则在品牌玩法上再敲重点——要做深入消费者内心的品牌。
以此为起点,OPPO也将完成自上而下、由点及面的零售终端升级和品牌升级,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获得更多年轻人的认可和喜爱。
在友商们陆续用行动向OPPO“致敬”后,你还以为OPPO仅靠营销制胜吗?———那不仅仅误会了OPPO,也是低估了用户。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