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一项技术发生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于其能否给外部行业带来积极促进作用,能否与外部行业产生深度融合。互联网如此,即将到来的新技术时代同样如此。回归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从萌发、生长到成熟,互联网技术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
随后,互联网便开始了与外部行业融合的一路狂奔,出行、外卖、金融等诸多领域开始了与互联网技术的拥抱与恋爱。在这诸多领域当中,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颇受关注。传统神秘、封闭的金融体系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变得开放、鲜艳起来。用户在参与金融活动过程当中的自由度也开始灵活起来,互联网的刀开始打开了一个金融行业全新的发展路径。
通过将金融行业的相关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打开了金融行业效率提升的天窗,借助互联网的手段,人们不再前往银行柜台,只需要轻点手指便可以完成金融相关业务的办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成熟,未来人们在处理金融业务上的效率还将会有进一步增长与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金融行业的运行和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乱象同样让它遭遇到了诸多非议。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遭受到了市场以及政策层面的双重监管,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开始遭遇困境。互联网金融开始金融到蛰伏期,通过新的手段和模式来继续推动和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我更新,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行业发展的重点。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似乎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未来互联网金融到底向何处去的范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科技的加入来重新建构传统金融体系骨架,让金融行业不再仅仅只是一种渠道和途径的转变,成为金融科技时代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那么,以新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时代与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金融科技在于重塑,互联网金融在于转移。转移的意思是将一个事物从某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个事物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重塑的意思是将一个事物进行重新建构与造作,让这个事物变成一个不同的形态,这个事物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用转移来形容互联网金融,用重塑来形容金融科技似乎有些道理。
众所周知,金融科技是以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的内部融合开启的,通过新技术的力量,我们能够对金融行业的流程和环节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从而让传统金融行业的原有运行逻辑进行改造,金融行业的固有体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互联网金融则主要在于传统金融业务与金融行业用户从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对于金融行业的原有体系并没有产生根本影响。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满足海量流量迁移所产生的巨大需求的时候,互联网金融行业便会出现诸多问题。
金融科技在于内生,互联网金融在于外化。回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以P2P、网络信贷、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基本上都会基于互联网的去中间化的逻辑建立起来的。从本质上来看,这些新的金融产品形态主要是传统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的手段进行的外化而已,金融本身并未发生根本转变。
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则产生了以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智能金融为代表的全新的金融概念,这些概念主要是金融行业通过与科技产生深度融合之后,内生产生的一些概念。这些内生的金融概念又能够在自我体系之下产生更多的金融产品形态和运行逻辑,从而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金融科技的内生性与互联网金融的外化性之间根本的区别在于谁能够给金融行业带来本质性的变化,谁能够更加深度地改造金融行业。随着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全新时代的来临,金融行业的发展将会步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所带给我们的将会是金融行业的激荡的大变革。
金融科技在于满足供给,互联网金融在于满足需求。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带来的流量红利所产生的海量需求。无论是P2P、网络信贷、网络保险,抑或是众筹、移动支付,这些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形态基本上是都是基于用户需求为导向所产生的。一句话,互联网金融的萌发与发展主要是由于用户需求的不断出现所导致的,正是由于海量用户需求的出现,互联网金融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如此飞速的发展。
金融科技时代来临的大背景在于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以及供需两端的结构性变化。首先看用户消费升级,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长期压抑的用户投资需求亟待需要释放,因此,用户并不会关注金融产品的风控、资产质量等相关方面的因素,只要能够周期短、高收益,基本上用户都会趋之若鹜。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用户开始关注项目风控、资产是否优良能相关的硬性指标。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提供金融产品,盲目扩大金融产品的数量,而忽略金融产品的质量将会引发诸多问题,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后半段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金融乱象的原因所在。
其次看金融供需两端的结构性变化。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行业供需两端的结构是金融产品供给小于用户需求的,这也是为什么以京东众筹、聚米众筹、苏宁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之所以一出现就会被人关注,被人哄抢的原因所在。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出现,金融产品的供给开始大于用户需求,用户面对如此体量巨大的金融产品开始面临选择难题,而金融产品则面临着无人问津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的优化来提升金融产品资源对接的效率,成为金融科技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金融科技在于借助新技术的手段来满足供给端的需求,通过资源的整合与梳理来找到金融行业发展的全新路径和方法。无论是大数据技术、智能科技、AI为代表的新技术,还是S2b模式,这些都是在通过梳理和完善供给端的逻辑来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和归宿。它同样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开启未来金融行业发展的大门。当用户在互联网金融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的时候,金融科技则为我们送来了一股清泉,随着清泉的注入,金融行业的生态将会发生改变,当生态体系渐成气候,金融科技的春风将会吹皱一江春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