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还是全球市场,OPPO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尽管在全球市场份额上仍然屈居于三星和苹果之后,但从发展增速和品牌溢价能力上来看,OPPO毫无疑问是更为稳定和成功的。
分析人士往往将OPPO的成功归功于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大手笔的营销投入,但就像阿里巴巴在商业上的成功掩盖了技术光芒,OPPO的营销策略在我看来导致了相似的品牌认知错觉。如果不是依托于优秀的产品,再出色的营销也于事无补,这是一个基本常识。而优秀的产品则是以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支撑的,在OPPO时尚的外衣之下究竟有多少技术底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由营销策略导致的品牌认知错觉
OPPO的营销策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明星代言和综艺冠名,这种策略很大程度上导致它的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停留在浅显的表层。事实上普通消费者的确更为在意直观的产品体验而非背后所应用的技术,让用户做出消费决策的永远是技术成果而非技术的实现过程。
就像OPPO会借综艺节目广告和明星代言人之口不厌其烦地宣传其产品“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卖点,但它不会也没有必要向公众阐述其独立自主研发的VOOC闪充技术实现原理,也不会告诉用户为了实现闪充体验OPPO在适配器中加入了一块MCU智能芯片,从而实现了开电压环和分段恒流技术。用户对此毫不关心,但这并不妨碍OPPO在闪充技术上拥有18项技术专利,并且获得瑞士IEC在内的多项权威认证。
再以OPPO手机的美颜性能为例,让用户为之买单的显而易见是其出色的美颜效果,OPPO只需要将美颜这一优势卖点传递给用户,而无需向用户过多解读背后应用的AI算法,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成绩。这种或许是刻意为之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让OPPO的营销变得十分精准,但同时也让公众轻易无法察觉OPPO的技术一面。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消费者所看到的很大程度上只是品牌想让其看到的。如果说公众视角下的OPPO是一个充满时尚潮流气质的美少女,那么OPPO难以为人所察觉的另一面可能是一个充满技术气质的理工男。由营销策略导致的品牌认知错觉,在我看来是对OPPO的最大误解。
OPPO时尚外衣下掩盖的技术底蕴
技术,是OPPO时尚外衣之下不为人知的一面,与企业高层的低调做派一样,这似乎是一种刻意而为的低调。唯有熟悉OPPO企业文化的人清楚,在OPPO内部有着极为浓厚的工程师文化,技术研发人员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OPPO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布局主要专利、研发中心和团队建设、技术创新三个方面。
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的前十位企业中,OPPO位列第八,是唯一一家纯手机终端厂商。截至目前,OPPO全球专利申请已超过20000件,在手机厂商中位居前列。这其中包括外观专利、拍照专利、闪充技术等,其中仅拍照相关专利就高达一千多项,同时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OPPO持续购买SEP通信基本专利,并与高通等就达成专利许可协议,为全球化布局扫清专利障碍。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之后,包括OPPO在内的手机厂商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全球化并非单纯的海外渠道拓展,而是研产销一体的全面全球化。许多人知道OPPO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研究机构,但不知道OPPO在日本东京、美国硅谷也成立了研究中心,与东莞总部共同研发前沿技术。OPPO在硅谷的研发团队目前正与国际知名人工智能专家李飞飞率领的Google斯坦福实验室深入合作。
在AI、AR、5G等多个前沿技术方面,OPPO的布局也可谓紧锣密鼓。如在AI领域,除了成立研发团队在全球建设研发中心之外,OPPO还与国内AI技术领头企业商汤科技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后者为其提供人脸识别、美颜算法等解决方案。在5G方面,OPPO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标准团队,与纽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展开了产学研形式的合作,在国际知名标准组织3GPP中,OPPO提交的文稿数量位居全球终端企业前列。在刚刚结束的OPPO春季新品沟通会上,OPPO再度牵手商汤科技,欲在AR领域打造开发者平台,他们将共同制定石硬件标准和API接口标准,并为开发者提供更适合中国市场和中国开发者应用习惯的软件SDK、开发者应用工具、模块,让开发者能够快捷高效的进行AR应用的开发,推动AR在手机终端的应用和普及。
认真观察就会发现,OPPO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一切布局都围绕其用户核心诉求来不断优化产品体验,而不是为了研发而研发。过去,OPPO更多地聚焦于对成熟应用的开发优化,而进入2018年之后,一些迹象显示OPPO的创新布局方向发生改变,开始向“研究”路线倾斜,为未来三五年甚至更长远的技术风向做布局。
在技术研发上OPPO或将迎来新阶段
即将发布的OPPO R15搭载了联发科首款AI芯片Helio P60,这意味着继苹果A11、麒麟970之后,OPPO也加入AI手机行列,这一举动反映出OPPO对AI技术的积极态度,包括将AI算法应用至美颜功能中,以及AI语音技术的应用,都释放出OPPO加码技术研发的信号。
OPPO R15具备的AI人像模式,意味着OPPO在AI技术的融合应用上有了新的突破。多达296个面部识别点可以更精确的识别五官特征,5个维度800万种美颜方案。智能场景识别也升级到2.0版本,增加至16种标签以及120种场景检测,让AI智能识别拍摄场景和物体,并智能匹配最佳的优化方案。应该说在对新技术的应用方面,OPPO的确走得较为大胆超前。在闪充技术方面上的领先优势,也让人们对OPPO引领下一代充电技术抱有期待,不过截止目前OPPO尚没有相关消息发布,用户期待的无线充电也没有被OPPO R15采用,或许仍在研发当中。
过去,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在营销和渠道建设上成功的OPPO。未来,人们可能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OPPO,一个技术气质越发浓厚的OPPO。OPPO没有变,只是在展示时尚外衣的同时把技术底蕴揭开给人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