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殖民走向独立的勇气
新加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世纪,那时候新加坡开始有土著民居住,新加坡这个地方开始了历史故事,这个岛国也是历经沧桑的国家,先后受到英国和日本的统治,最终终于走上了自治的道路。
1819年,英国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最初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 1867年,新加坡升格为海峡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新加坡成为航行于欧亚之间船只的重要停泊港口,新加坡当地的橡胶种植业不断发展,成为了当时全球最重要的橡胶出口及加工基地,到19世纪末,新加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贸易增长了八倍。一站结束后,英国也在新加坡斥资五亿修建了一个海军基地,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称新加坡为“东方的直布罗陀”。可惜的是,这个海军基地并没有任何战舰。在英国统治下,总体来说,新加坡还算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个地理位置较好的岛国不仅仅被英国看中,还有一个当时的亚洲霸主——日本。
1941年12月,英国完全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直到日本出其不意地攻击新加坡。 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必须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走。1942年2月15日,英军总司令白思华宣布无条件投降,逾13万名英国、澳洲、印度等守军沦为阶下囚,这是英国军史最大浩劫,历史称为新加坡之战,日本在接管新加坡后改名为邵南岛。日本人在新加坡发布了大型屠杀,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于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两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日军还勒索南洋的华人,要他们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经历了3年的痛苦岁月,随着日本的投降,新加坡人们也得到了解放,他们的国民与我们一样,对于这段历史心怀悲痛,他们建立了新加坡和平纪念碑,悼念死于日本人屠刀之手的平民,让一代一代的新加坡人记住这段难忘的历史。
1945年9月,英军回到了新加坡,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再一次回到英国的管制,但是这次和上次有了很大的不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1957年3月,林有福率领的谈判代表团在伦敦谈判中对新加坡新宪法的主要条文达致协议,1959年新加坡进一步取得自治地位。同年5月举行第一次大选。人民行动党在51个立法议院议席中赢得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成为新加坡首任总理,新加坡终于走上了自治的道路。
1961年5月,马来亚首相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北婆罗洲合并成为马来西亚,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了赞成票。于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了马来西亚。这条合并之路走的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利,新马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存在冲突,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改宪法,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开启了新的发展道路。
这条建国道路走的很艰难,但是新加坡的经济即使在未建国之时,也有自己的发展道路,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从新加坡被英国开始纳入殖民地到新加坡1965年独立,在新加坡流通的货币都由殖民地政府管制,以不同形式与英镑挂钩,二战后,新加坡的经济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下,实现了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60年也就是李光耀出任新加坡自治联邦总理的第二年,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有2530美元,在1990年时就已经上升至16554美元,可见整个国家的中心放在了经济上。
从落后的殖民地到世界金融中心
新加坡国土面积仅仅是720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上海面积的十分之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成为了“花园城市”的世界金融中心。1973年,石油价格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翻至四倍,诱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给新加坡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由于人们预期新元在英镑区解体后会升值,大量资本流入银行体系,加大了通货膨胀,政府开始出台相关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1974年通货膨胀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新加坡却能规避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迅速重新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这与新加坡的金融监管机制是分不开的,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早开始实施综合金融监管的国家,早在1971年,新加坡就成立了金融监管局,对新加坡的金融行业进行监管,金融监管机制主要是负责对全国金融行业的不正当经营负责,当然,除了专门的监管机构,新加坡还存在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比如审慎的市场准入机制等等。自1981年开始,MAS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控制汇率波动,实现汇率的稳定。
从20世界8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本国资本投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中,鼓励本国的银行提供境外贷款,鼓励本国的证券商经营国际证券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新加坡国内经济的金融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化水平基本上并驾齐驱,1980年新加坡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已经非常接近了,1995年新加坡的金融资产已经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三倍,依靠着政府的支持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加坡成为了东盟的金融中心,最发达的国家。
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从交易制度和硬件设施入手,1自2000年开始逐步调整证券交易结算期限实现T+1的目标,债券市场的推进从新元国际化、开放外国机构在当地发行新元债券、做大本地债券发行规模和流动性入手。1999年5月,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声明,提出开放新加坡银行业,很多外资银行加入新加坡,MAS则采用兼并和集中的方式扩大本地银行的规模,在债券市场方面,新加坡呈现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态势,2001年到2007年间,债券发行增长了3倍,2008年,新加坡知名公司新元债券770.8亿元,非新元债券90.6亿元。新加坡保险业国际化水平很高,新加坡有100多项保险公司中61家直接授权保险公司,由于对外资保险公司完全开放,本地保险占比则相对较少,仅为20%。在保险机制方面,新加坡继承了英联邦的宽松监管机制,崇尚市场机制和行业自律,不设独立的监管机制,但是保险准入严格,在投资方面,新加坡的保险侧重于投资分散性监管。
新加坡金融改革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于制度方面的调整,一方面是金融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则是法律体系的建立。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新加坡以金融监管严格著称,严格的金融监管帮助新加坡免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加强了自己的金融监管,但是新加坡却选择了放松监管,新加坡当时认为全球金融业快速发展,过于严厉的监管会对于新加坡金融的发展不利,所以决定选择在审慎的基础上放松监管,通过风险监管体系最大限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新加坡金融监管体系采用多元化分业监管的模式,但是这往往会早场监管部分互相推,监管职能的交叉,责任不明不利于监管效率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改变监管体系,施行统一的监管模式,所以从1998年开始,新加坡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施行统一的方案,加强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权力,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新加坡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则是支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的充分准备。新加坡进一步完善了有利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加强了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交通和信息两个方面,不仅仅如此,新加坡加大了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MAS制定了一整套对策来状态金融人才队伍的培养,比如成立金融人才的培训网站,建立金融业的基金,开展有利的人力资源政策,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
新加坡对于金融市场的建立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为了促进金融市场的成长,新加坡政府通过税收和管理政策提供各种优惠,重点培育了亚洲美元市场和金融期货交易所,1968年,新加坡建立亚洲美元市场,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国有资产得到增值后利润的回报丰富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了新加坡人们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了企业的税率,为新加坡的发展创造了崭新的环境,形成了可持续的循环。
新加坡作为东盟区域金融中心,也是东盟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新加坡将危机转变为契机,成功实现了金融体制的改革,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再次来袭,新加坡再一次运用自己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采用有力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会紧张,恢复了社会的经济元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正是这样,让全世界将目光聚焦在这个小岛国,新加坡也是当之无愧的金融中心!
[1]曹婧,韩金凤,孙欣.新加坡金融监管经验及启示[J].金融纵横,2014(08):8-11.
[2]周玉强,汪川,武岩.国际金融危机后香港和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比较研究[J].
亚太经济,2013(02):98-103.
[3]汪康懋.新加坡的金融监管体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01):93-96.
[4]学者解读李显龙“旋风式访华”:中新关系回暖。
[5] 世界看中国|新加坡学者赞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