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改革:独角兽和退市制度 能否如愿?

原标题:A股改革:独角兽和退市制度 能否如愿?

文/仙逸

2018年3月9日,沪深交易所根据证监会指导意见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交易所负责人指出:“交易所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相关制度,是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严格履行一线监管职责,切实承担了退市工作的主体责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A股的IPO改革以及退市制度,能否帮助A股夺取资本市场的定价权?

这值得探讨,因为A股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退市制度的问题。

  A股的IPO改革以及退市制度

退市制度并不新颖。

早在2011年,时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就曾披露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原则及框架,并增加了两个退市标准:一是在最近三年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三次的;二是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的,都将终止上市。

然而,时隔7年,创业板至今没有一个退市案例的出现。

制度出台之后,如何保证后续执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同独角兽企业上市,尽管富士康开了一个好头,收入为0,成立不超过三年,上市时间不超过36天,创造了A股最快的上市记录,然而富士康之后,下一个是谁?

尽管BATJ一批巨头纷纷表态,如果政策允许,将回归A股。

然而,他们回归A股之后能否延续此前的辉煌?

这是一个问题。

而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思考独角兽是如何离开的。

2000年4月13日,新浪作为VIE架构的一个吃螃蟹的公司赴美上市,随后,大量互联网企业步其后尘,纷纷选择赴美国上市,这让国外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充分享受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红利。

但是假设他们过去十年在A股上市,能否上演今天的辉煌?

GPLP君表示疑惑。

虽然退市制度在国内从没有被真正执行,然而在美国、香港的资本市场,却是执行相当严厉,比如,网易曾经被逼的差点退市,一批造假企业也曾被发现了就摘牌,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众所周知,2012年左右,美国还掀起了一波做空中概股的风潮,逼的大量涉嫌造假的中国企业纷纷现出了原行,甚至导致一段时间之内,美国的投资者对所有来自中国的企业都带着偏见进行交易,一些来自国内在美国上市企业纷纷被质疑造假,在做了无效的抵抗后,这些企业摘牌退市,前后6个月都不到。

这就是国外的资本市场,残酷而有效率,虽然做空者诸如浑水目的不纯,然而,要知道,这就是丛林法则,从来苍蝇不叮无缝蛋。

优胜劣汰,在这种环境里生存下来的企业,岂能更尊重规则?

然而,国内的股市是什么样的?只有惩罚,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退市,退市标准形同虚设,这直接导致倒壳、卖壳漫天飞舞,如果企业能躺着数钱,有谁还会考虑企业的发展?

关于造假,如果产业链都能够无所顾忌,万福生科、绿大地这种事情又何足挂齿?

2018年春节,獐子岛“扇贝事件”全国皆知的时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所有人一目了然。

尔康制药等一大批造假企业前赴后继。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市值太仁慈了。对企业家的负激励其实就是害了企业家。安逸就是企业最大的灾难,不是死在了炮灰当中,而是死在了轻易得来的财富当中。

巴菲特曾经因为中美能源的CEO卷入内幕交易而备受煎熬,这个CEO也以辞职告终。中国有多少上市的老板在研究员耳边悄悄说话:不要说出去呀!

这个市场,能不能培育出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假设BATJ回归后,是否会与制度融为一体?这是GPLP君所不敢想象。但是可以借鉴的是,创业板当初正好是鼓励创新,然而施行了这么多年,如此巨大的泡沫破灭,损害了多少财富。多少原本可以成为新的BATJ的企业家也一并消失了企业家精神?

作为独角兽的消费者,GPLP君无比认同A股的改革政策,期待独角兽的回归,期望能分享到他们成长的红利。但是,GPLP君也杞人忧天的担心,害怕这些优秀的企业会造成企业家精神的丧失,让他们锐意进取的精神被这个价值判断扭曲的市场给损害,从而倒在市值这个梦幻当中。

炒作可能输掉时间,企业家精神的丧失可能输掉一切。

  A股制度重塑

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的激励是骨肉相连,而市场激励与制度的建设是密不可分,但制度的建设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市场的改进必然伴随着痛苦。新股发了,自然新股的溢价就下来了。那些幻想着炒作的人,自然要打开自己的“督察”功能,在各类场所冷嘲热讽。建设的节奏也是会被放缓的。新股停发,会让优质公司的股价溢价消失,重新回到炒小炒新的历史老路上去。股市不是貔貅,不是只进不出的。而退市这种大道还没有落地!

优胜劣汰,没有淘汰,怎么能有胜者胜出?

制度建设,是富士康创造上市奇迹的唯一理由。或许可以说富士康是幸运儿,改革是众望所归。但是,既然撕开了一个口子,就会有下一个。富士康来了,那么,百度来不来?携程来不来?阿里来不来?其他的公司来不来?

如果大家都来了,我们能否保证有一个好的池塘让这些大鱼自由翱翔?

GPLP君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

曾经,资本市场大家都不那么熟悉的案例,中小企业集合债案例。

中小企业集合债是指几家小企业,联合起来到市场上去发债。可以理解为联合采购资金,是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一个融资手段。

听起来,非常不错,当然,这在2012年左右,也是一路绿灯,大行其道。

然而,后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一共有12起中小企业发生了违约事件。

但你能说这个创新不好么?云南省第一期的中小企业债中,有一家维和药业上了新三板,另外一家金诺化工已经在创业板上市,也算是熬出头了。可是云南天浩稀贵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却陷入违约风波。

如果仅仅鼓励而不约束,最终会变成助长恶人的土壤。前有集合债,后有E租宝。

2018年3月9日,也许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历史的日子。中国资本市场最被诟病的退市制度被正式提上议程,最终落地。

深交所就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上市公司存在下列重大违法情形应终止上市:首次上市或重组上市欺诈发行;年报虚假记载等及连续会计年度财务指标触及终止上市标准;5年内被证监会作出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经认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但愿这一次,不是口号。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3-12
A股改革:独角兽和退市制度 能否如愿?
原标题:A股改革:独角兽和退市制度 能否如愿?文 仙逸 2018年3月9日,沪深交易所根据证监会指导意见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