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给小孩上课,游戏化学习模式,贝尔科教的人工智能原住民培养计划有多大胜算?
人工智能东风正劲,各个行业争相布局。作为创意教育领域的前排企业,贝尔科教正在将儿童创新科学教育与人工智能紧密联结,试图开拓出一条与传统青少年教育思路迥异的智能之路。
应试之外,素质教育的新可能
以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见长,贝尔科技甫一出世便瞄准应试教育以外,年龄在3—13周岁之间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市场。创始人王作冰称自己是应试教育的反对者,他认为“应试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非教育本身所需,目前的教育体系是200多年前确立的学科制,主要培养工业时代劳动力。”贝尔科教便是他渴望用来改变现有教育模式的重器。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大赛,通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贝尔试图探索目前教育模式之外的可能性。
除了花重金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路径,王作冰也带着团队在全国马不停蹄地开拓新校区,并着力招募认同并适合这种新式教育理念的工作团队。经过7年多的发展,目前,贝尔集团已拥有直营贝尔机器人儿童学院50余家、玛酷加盟学院120余家;除此之外,其位于深圳的研发中心坐拥50余位来自中科院、大疆和腾讯的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为其前台教育服务疆域的开拓提供动力。另外,在贝尔科教任职的教师不仅需取得师范院校专业的毕业证,还需通过创造力培训、机器人技术指导等相关资质的考核才可上岗。当线下铺开和人才培养的速度快于或与机构发展速度相当时,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才能充分显露出来。
政策加持和人口红利下的广阔空间
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被国家提升至战略层面,在政策利好下加紧投入布局的相关行业企业将大有收获。贝尔科教近年来也联合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斥巨资启动儿童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积极为未来增长铺路。
此外,已经实行两年多的二孩政策也将使教育领域的行业需求不断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的研究,我国0-6岁的人口将从2016年的9900万上升到2021年的1.2亿。在可预见的未来,教育行业相关机构缺口将继续扩大,这也为稳步发展的贝尔科教提供了广阔空间。
教学效果与远期成果仍尚不可知
目前,贝尔科教致力于将科技产品开发成系列课程,以游戏为教学模式,以科技、编程等目前学校教育中较为薄弱的内容为教学科目,着力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在教学环节引入贝尔机器人,自主研发独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每节课分别由15分钟的背景知识讲解、50分钟的模型搭建、25分钟的亲子互动组成,希望能借此提升儿童获取知识的效率和趣味性。
与K12教育相比,贝尔科教更注重儿童远期发展成果和素质培养,因此对于家长而言,理念的转变也是一大难题。然而目前,低龄儿童家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转移为80后乃至85后,作为与中国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速度快,在培育下一代的支出方面也拥有天然的付费习惯,对于孩子的期待也并不是简单地“学校成绩代表一切”,加之父母乘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成长,他们拥有更宽广的眼界和更长远的考虑,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看重也成为其为课外教育付费的重要驱动力。
但在口碑效应至关重要的教育领域,贝尔科教目前的产出尚不明显。其虽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高端化和科技化的包装,然而其是否能真正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自我驱动能力,教学过程是否引人入胜,教学效果几何,仍然未在网络讨论中见丝毫热度,也尚不可知其实质上对儿童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改造力度究竟有多大。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除了学生学习成本的降低,还有大环境下对于学生素质要求的提升。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资本开始涌动,观念正在更迭,贝尔科教的机器人教学生意是否能在日后开启新的教学时代,还需拭目以待。
诚招实习记者3名,要求对新零售、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有兴趣。
办公地点不限。
简历至投递邮箱:techlogic@126.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