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亏损?那已经是老黄历了

摘要:在一些行业会议上,必然有人提到京东,难免就会提到连年亏损。虽然这是对京东的肯定,但信息明显滞后了,亏损早就成了京东的老黄历。早在2016年,京东在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了全年盈利

在一些行业会议上,必然有人提到京东,难免就会提到连年亏损。虽然这是对京东的肯定,但信息明显滞后了,亏损早就成了京东的老黄历。早在2016年,京东在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了全年盈利,2017年则在Non-GAAP和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实现了双双盈利,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

根据刚发布的京东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全年净收入达到3623亿元人民币,Non-GAAP下净利润为50亿元人民币,GAAP也实现了1.17亿元人民币的盈利。过去有人质疑京东的盈利靠“做账”,现在双标准下都实现了盈利,应该是无可置疑了。这也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京东有着稳定的盈利能力。

盈利与否其实不应该是问题,也不应该是关注京东的焦点。以京东的交易规模要实现盈利很简单,稍微开源节流就可以实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放水养鱼”。京东的交易要照顾上游品牌商的利润,也就必然要牺牲自己的利润,这也是刘强东一贯坚持的原则,只有给上游品牌足够的利润空间,才能确保产业链的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涸泽而渔的方式固然能够快速盈利,但鱼塘里都没有鱼了,也就不可能长久下去。

这才是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鱼塘里的鱼多了、鱼大了,哪怕是微利也能聚少成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过去很多年京东一直亏损,这两年却持续的盈利,尽管利润还不算很高,但是池塘变得更加肥沃了,未来的收益必然会越来越大。这与单纯的平台不同,单纯的平台利润可以很高,但上游品牌可能就利润微薄,甚至是赚不到钱。从这一点来看,京东倒是与传统零售商相似,都是靠微利做大规模才获取利润。

刘强东曾经说过,零售的本质仍是成本、效率和体验。个人认为,最最核心的是效率和体验,效率的提升可以降低成本,服务的提升就是更好的体验。所以,京东会通过大数据和物流服务来为品牌商和消费者提供更高的附加值,也就是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体验。而不只是做一个交易平台,赚品牌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差价。也就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上午下单、下午送达”的自有物流服务,让商品的流通效率大大提升。

记得很多年前刘强东提出了针对消费品行业的“十节甘蔗”理论,即零售、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几年之后再来看,这是京东能够成功的理论支持。

他认为,“一节甘蔗的长短短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但长期来说是固定的。当进来的品牌过多时竞争变激烈、利润减少,那么这节甘蔗就变短了。这种情况下行业又要发生并购整合,例如整个电子商务行业之前有40多家(公司),现在剩下的只有10多家了。所以从长期来看,市场规律导致了行业和品牌的利润相对固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所以,京东的做法是“吃掉更多的甘蔗节数”,不只是做交易平台,还将业务延伸到了仓储、配送、售后、营销等环节。看似越做越重、投入越来越大,在短期盈利上也受到了影响,但到今天回过头再来看,京东在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价值、获得回报。一个很简单的例证就是自建物流,过去很不被看好,拖累了京东的财务,但自建物流对服务的保障,给京东塑造了良好的口碑,口碑效应又会带来新的交易,长期来看就是良性的价值循环。

毋庸置疑,盈利将是京东未来的常态化,而随着十节甘蔗的不断成熟,盈利能力也会不断的加强。在京东未来的财报上,恐怕再也看不到“亏损”两个字了。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3-05
京东亏损?那已经是老黄历了
摘要:在一些行业会议上,必然有人提到京东,难免就会提到连年亏损。虽然这是对京东的肯定,但信息明显滞后了,亏损早就成了京东的老黄历。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