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给金融科技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进入2018年以来,这种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给金融业所带来的变革正日趋深入。
这就像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爱钱进CEO杨帆不久前在接受《中国日报亚洲版》采访时所说的:“金融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了门槛。它协助推进了金融包容性概念。”
(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爱钱进CEO杨帆)
金融科技究竟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哪些改变?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技术与金融已经成为互动最为频繁、结合最为紧密的一对。那么,金融科技所带来的金融包容性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杨帆认为,这种包容性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1、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的界限,让金融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流转;2、互联网金融降低传统金融的门槛,切实推动了普惠金融的落地;3、互联网金融提升了传统金融的服务效率,让用户可以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信息服务;4、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在风控创新、运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让传统金融更具活力。
比如,以普惠金融为例,过去,很多金融服务只有高净值人群才能享受到。而大多数人普通人由于资产状况差、信用体系缺失,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中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缺少了扩大再生产的动力。
正如不久前凡普金科联合新华社《金融世界》、中国经济信息社北京经济研究中心对外发布的《金融科技服务中小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已经拥有近7000万家小微企业,其中有超过70%的借款用户都是希望扩大经营或者用于资金周转。要满足如此规模的普惠金融需求,就必须要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切实落地数字普惠金融。
事实上,自凡普金科成立以来,就一直秉承“让每个人都享有简单、公平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使命。因此,凡普金科切实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创新,力求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立足融合创新 凡普金科展现金融科技力量
如今,不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的金融科技企业,都在加速新技术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创新。比如,农业银行展现了“刷脸取款”的ATM机,而工商银行则展示了如何用人脸识别自助设备办理银行卡等。
杨帆也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推进金融科技持续进化,并覆盖金融科技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的全生命周期,使得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更加紧密,成为金融业的大势所趋。”
而作为金融科技企业的代表,凡普金科近年来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也走在了前列。其中,凡普金科的智能大数据动态风控系统FinUp云图和自动建模机器人Robot Modeler水滴都是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创新。
其中,FinUp云图通过将图谱知识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可以实时同步处理用户信息,并从中发现隐藏在复杂关系中的风险点,找出潜在的欺诈风险。不仅如此,FinUp云图的计算方式与人脑类似,可以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独特的知识框架体系,对相同问题进行快速相应。
而水滴则基于凡普金科自主研发的算法,通过模仿人类建模分析师的思维,从取数生成指标建立模型到开发上线,实现端到端的全自动化建模,将原本需要一个建模团队1~2个月才能完成的建模工作量缩短到不到1天。
通过立足用户需求、积极推动技术应用开展金融信息服务创新,凡普金科旗下目前已有凡普信、钱站、任买、凡普快车、爱钱进、会牛等品牌,可以为用户提供借款信息咨询、消费分期、汽车融资租赁、理财、智能量化投资等多元化服务。未来,凡普金科也将继续为用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各种生活场景的金融信息服务。
严格把控风险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金融科技发展
纵观全球,中国企业在金融科技领域处于领导者地位,特别是在移动支付、P2P等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中国企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帆表示,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得益于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中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监管的宽松,尽管近年来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相比较欧美等成熟的金融市场来讲,中国市场的宽容度更大,这使得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有着更大的空间;
其次,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更加积极,众多企业不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如何与传统金融相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活力;
第三,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庞大的中国市场密不可分。众所周知,中国已经在全球GDP总量中排名第二,如此大的一个市场所蕴含的金融信息服务需求也非常巨大,这也给互联网金融企业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不过杨帆同时也强调,经过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也在不断积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金融科技若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大对风险的管控。
因此,在我们享受金融科技所带来的高效便捷的金融信息服务时,必须严格把控蕴藏在其中的金融风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金融科技对金融包容性的推动作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