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成本问题一直是国家热议话题,近日,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指数将发布,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融资问题将进行更加数据化、科学化的时代,解决社会融资的一系列问题。
社会融资成本指数出台
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指数是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财经头条和企商在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发起,并由中国著名经济学者高连奎担任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是学术支持单位,将会围绕指数和中国社会融资问题进行相关学术研究,推出相关研究报告。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指数将定期发布中国社会融资平均成本数据以及这一数据的同比与环比数据,同时发布银行贷款、票据、融资性信托、企业公开发债、融资租赁、保理、互联网金融、小贷公司、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九个分项数据,目前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指数相关数据还是以企业融资成本数据为主,毕竟企业还是社会融资的主体,后期数据还会不断完善。未来还会陆续推出政府融资成本指数、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指数、个人消费贷款融资成本指数等分项指数。
据相关报道,社会融资成本指数筹备已经近一年的时间了,研究人员为了达到研究数据的准确性,期间多次优化数据模型,最先用的是选取样本单位,由样本单位报送数据,项目团队为此开发了数据报送系统,由于操作比较困难,难度系数较高,最后改成由专家报送行业平均数据。对于涉及指数建立的研究人员,项目团队成立了过百人的庞大专家团队,对于行业专家的要求,项目团队要求必须是金融机构拥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而且必须是所在企业副总以上级别人员,大企业可以放宽到部门副总以上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规定保证人员的权威性和指数建立的科学性。这是中国首份社会融资成本数据,如果数据推出,中国企业融资成本进行数据的量化,对于解决中国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了更多的科学支持。
中国社会融资机制的变迁
在不同的经济时代下,社会融资的机制也不同,新中国成立以外,中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融资机制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与财政主导型的融资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一直是计划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按照计划,宏观上国民经济按照计划进行调控,微观企业和居民统一计划并受制于计划之中,财政在经济体制中占领统治地位,财政部门基本上集中了极大部门的国民收入,资本的积累由财政部门完成,在当时特定的这个历史环境下,财政部负责统收统支的融资方式适应了当下的发展需要,将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发展到应该用的地方,可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不利于整个经济的活力。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与国有银行主导的融资发展阶段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财政在社会资金融通中的作用逐渐下降,居民的储蓄份额增加非常快,1978年的10.5%、1985年的39.5%到1995年居民储蓄占接近50%,充分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主导型融资机制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国有专业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开始运行,国有银行存贷款实现了快速的增长,银行贷款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筹资方式。
第三阶段、市场化融资机制发展阶段
国有银行主导的融资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难看出这种方式缺乏市场的参与,融资很难形成高效的体制,1995年,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颁布并且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在法律上明确商业银行的借贷自主权,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实现政企分离,这种发展机制一直到现在,金融体系市场化机制确立,融资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
中国社会融资现状
在做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指数的过程中,专家对于最近几年中国各行各业的融资情况做出了系统的统计,这几年小贷公司、保理、互联网金融、民营股份制银行等这些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或融资机构出现了全面萎缩,服务于央企和上市公司的融资业务则出现了大幅增长。
现状一、中小企业融资全面萎缩。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全面萎缩,小贷公司数量和贷款规模持续下降,2014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791家,贷款余额9420亿元,到了2015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10家,贷款余额9412亿元,2016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73家,贷款余额9273亿元,贷款余额一直是下降的,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10家,贷款余额9704亿元。虽然有所增长,但这种增长大部分是由面向消费的互联网小贷公司创造的,如果只考虑企业放贷的话,2017年也是减少的,连年减少的小贷公司融资反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除此之外,中国银行保理业务规模缩小近半,即便是网贷平台风生水起之时,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末,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仅余1539家,占到历史累计上线平台的27.9%,不足三分之一,较2016年年底减少24.3%。股份制银行存款出现负增长,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平均存款增速年化比率仅为2%,远低于2016年末7.8%的全年平均增速。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小企业的融资是全面萎缩的。
现状二、政府、央企、上市公司融资剧增
虽然,中国总体的社会融资规模并没有增加,中小企业还出现了减少的状态,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央企等融资规模上升,中国近三年每年接近三万元的政府赤字绝大部分是由政府平台公司创造的,2015年中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就突破两万亿,达到2.36万亿,2016年达到了2.81万亿,2015年央企发债余额就已经超过4万亿,总融资余额至少几十万亿。2017年IPO发行数量同比大幅增加,2017年,IPO发行企业共有420家,发行数量超过2010年347家的历史最高值,这不难看出,现在中国资金的流向主要是政府、央企和上市公司,融资数量逐年增加。
现状三、大规模转型,职能转变
融资环境的变化,再加上需求的变化,众多金融服务公司开始转型,保理公司将业务转向大企业核心的“反向保理”。目前我国超过81%的商业保理公司采用了这种“反保理”模式,成为银行业保理的主要产品构成。传统的小贷公司开始主打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小贷,2017年中国小贷行业的增长,主要靠网络小贷,P2P网贷转变为小额的现金贷,民营的股份银行开始转变为影子银行提供的配资业务。
国外的社会融资发展状况
国外的企业进行融资时,所动用的留存收益等自有资产的比重占全部融资额的50%,在理论方面,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融资优序理论,企业进行融资需要从融资成本的角度考虑,成本的高低决定融资的顺序。在经济方面,西方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早,金融市场体系和制度相对健全。在政策方面,国外对于企业有较多的贷款援助和补贴,有些还会有减税等政策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融资。
美国融资体系的现状
美国的经济体系与我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美国的企业中,中小型的企业占据了90%以上,是美国经济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美国的企业是按学术界的理论进行融资,首先是进行内部融资,然后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实际上,美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系,企业完全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外部融资,但是在美国企业很少使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其实是由于美国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形成了这样的模式,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一直存在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融资的成本问题就成为了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最先考虑的问题,按照优序理论和小成本的原则,企业首先选择的一定是内部融资。
在外部融资中,企业直接融资在美国的比重是非常高的,达到了80%以上,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所占有的比重非常大,美国企业的直接融资偏向于债券融资,实际上其股权融资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的风险投资体系相对成熟。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了融资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美国特有的天使资本和创业投资基金为企业所用,天使投资的投资人往往将资金投入到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追加或者是退出自己的资金。
日本融资体系的现状
日本的融资体系的建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环境极度恶化,为了改善这个融资环境,日本从不同方面进行改变。
目前,日本的融资框架主要是三个组织,商工组中央金库、中小企业金融金库和国民生活金融公库,在政府的带领下,日本的融资环境不断改善。日本建立起来了健全的法律环境,颁布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国民金融公库法》等法律,维护融资环境的安全;日本在建立法律体系的同时,还建立了信贷担保系统,贷款担保公司的资金由贷款保险公司给予支持,通过这些的保险公司的担保,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难度,促进融资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日本建立了政策性融资机构,日本政府设立了5个为国内企业直接发放低利率贷款并且由政府控制的融资机构,这些政策性融资机构主要是面对企业发放专项贷款,满足企业的要求;在日本,建立了很多的民间金融组织,并且开辟了很多直接融资的方式,比如说,批准企业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债券和股票,对于这些股票,国家不仅会直接认购一部分,还会为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设立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机构,并且完善了构建二板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平台。
降低融资成本的建议
2017年中央明确规定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那么我国社会融资成本高到底是为什么呢?融资的成本实际上是微观的事情,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货币的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基础货币量是基础,在经济运转中,出现乘数效应,这种放大就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和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看出来融资成本高的原因,根据我国的相关数据,2009年以来,基础货币并没有随着社会融资规模、GDP与货币供应量发展不匹配,存在着阶段性的基础货币供应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了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幅度下降,这是最基础的原因,当然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市场原因、政策原因等等,那么应该如何降低融资成本呢?
第一、 优化货币供应系统,重视基础货币效应
我国曾经出现过这种货币供应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根据这种历史经验,应该及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的体系,通过经济发展的现状,抓住基础货币的源头,建立合理匹配度,降低影子银行造成货币乘数过大的风险,避免由于货币供应不足,出现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出现坏账风险等等。
第二、增强法制化程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的调整贷款的流向结构,对于银行向小微型企业贷款的规模进行明确规定,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否则则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更加明确政府与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使得资金流向可以更多的向小微型企业流通,通过这种法制化的安排,投资风险系统的评估和资本管理与控制,维护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环境,降低融资的难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三、 建立信用管理机制,扩大金融服务
2017年我国信联的建立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国开始重视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信用的管理,通过这种信息化手段构建了高效的社会公民信用信息保障体系,发挥行政管理体系作用,提高信用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于融资成本来说,通过这种信用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成本输出。
第四、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高融资质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建立,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金融需求,在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中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占据着主导的地位,金融中介机构产品创新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根据国内外的银行发展历史经验,商业银行的投贷联动和“选择权贷款”深入创新化合作模式,有效的降低了企业前期的融资成本,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以提高融资的力量,降低融资的成本。
第五、 发挥市场融资功能,降低融资成本
资本市场是整个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健全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利于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企业提供融资方式,有利于企业融资的可得性更高,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高整体融资的效率。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的转板机制,将主板市场、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有效的转换,完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链接和过度,充分提升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科技推进资本市场发行制度的改革与优化。
第六、 防范社会融资风险,建立安全体系
提高社会融资的效率,降低融资风险,调整不同行业的杠杆水平,减少过剩行业的融资共计与风险,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是降低杠杆和融资风险的关键,增强对于新型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社会融资成本指数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数据化的指标,对于企业也好,金融机构也好都是重要的参照指标,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国社会融资走向了数据化发展的新阶段。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