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格上财富:透视2018投资机会 论道中国投资机遇与量化投资之道
2007年,一轮大牛市催生第一波公募精英“奔私潮”,引发公众对私募行业的关注。如今,距上次浪潮已经过去十年,2017年私募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正式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幅达40%。这十年里,资本市场历经几轮牛熊,私募基金也由灰色地带向阳光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逐步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1月21日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举办的“领先当下·洞见未来”第二届中国证券私募年度论坛暨金樟奖颁奖盛典,毫无意外地吸引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此次活动由知名财富管理机构格上财富主办,800位私募行业精英、机构投资者、高端个人投资者及银行、保险、资管等其他相关金融行业机构代表与会。
大会现场,格上财富CEO杜杰发表致辞,展望2018私募行业三大新趋势;景林资产合伙人兼总经理高云程、贝莱德中国区CIO陆文杰等多位私募行业大咖一一发表主题演讲,透视2018投资机会;两场圆桌论坛中,12位行业精英共话中国投资机遇与量化投资之道;此外,现场还揭晓了“第二届中国证券私募金樟奖”评选结果,34家表现优异的私募基金公司以及18位基金经理现场获奖。
格上财富CEO 杜杰致辞
格上财富CEO杜杰先生谈到,2017年,伴随着监管机构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地实施,保障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的四梁八柱已经逐渐形成,行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格上财富研究发现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正在呈现出三个新的趋势变化:第一、行业的活跃度在持续提升;第二、私募证券基金正在加剧分化;第三、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正在回归本源。格上财富作为一家研究驱动的财富管理机构,致力于通过金樟奖的评选,通过深度的调研分析,对各类基金公司进行全面、客观、专业的评价,精选优秀的机构和基金经理,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格上也希望能够为行业的净化、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私募大咖主题演讲,透视2018投资机会
本届论坛主题立足全球视野,招商证券首席大类资产投资策略师陈文招,中国最大私募基金景林资产合伙人兼总经理高云程,全球规模最大资产管理集团贝莱德(BlackRock)中国区CIO陆文杰等私募行业大佬一一发表主题演讲,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进行剖析展望。
陈文招对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大类资产投资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六大预测。预测一、对于宏观经济,陈总认为,海外经济大概率强复苏,我国经济增速也有望超市场预期;预测二、对于债券市场,债券投资机会仍需等待;预测三、股票市场将维持慢牛、市场风格暂时难以改变;预测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率震荡上行;预测五、美元走强不易,关注欧元、资源国家货币升值可能;预测六、房地产方面,房价总体上很可能保持稳定。
高云程认为当前中国是世界投资领域最有机会的地方,上一轮浪潮是全球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在该浪潮中中国诞生了两家世界级的公司——阿里和腾讯,而下一轮浪潮高总认为是人工智能,且在应用层面有可能超过美国。除了智能制造,在行业层面,高总认为医疗和教育行业同样具有很多投资潜力和机会。在个股层面,高总主要聚焦于两个主题,一是产品力非常强的公司,比如茅台;二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龙头企业。
对于2018年的宏观环境,陆文杰先生认为全球经济在同步扩张,整体风险不大,主要的风险在于地缘政治局势。对于股市,陆总认为从美国和全球市场的盈利复苏情况来看,股市还没有过热迹象,并没有明显泡沫。对全球各类资产配置,在经济持续扩张环境下,陆总看好股票市场投资,比如日本、新兴市场和欧洲股票,对美股持中性态度;固定收益方面,对欧洲和美国政府债持中性态度,新兴市场的债券值得关注;大宗商品方面,供需再平衡对油价有一定支撑。
两场圆桌论坛,论道中国投资机遇与量化投资之道
两场圆桌互动环节,12位股票、债券、量化、宏观对冲领域的投资精英围绕“全球视角下的中国投资机遇”及“量化投资如何破茧成蝶”两大主题展开讨论,通过多元思维与观点的碰撞,洞察私募基金全球投资机会。
第一场圆桌论坛由格上财富股东兼格上香港负责人王华麟担任主持,世诚投资董事总经理陈家琳、瑞银资产管理总经理陈章龙、泊通投资总经理卢洋、石锋资产合伙人兼总经理崔红建、千合资本投资经理崔同魁等5位嘉宾围绕“全球视角下的中国投资机遇”侃侃而谈。
世诚投资陈家琳认为当前A股市场进入了新时代。一方面中国蒸蒸日上的国力、经济的增长为国内投资提供了较好的支撑,同时微观层面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企业,此外目前A股市场的基础建设、投资结构也在不断完善,最终推动整个股市进入新时代。回顾过去十年,陈总认为,上市公司群体的深度和广度在过去发生了非常积极的变化,同时投资者结构中机构投资人的主体也在不断壮大,而机构投资者的持续进入会对市场生态系统带来积极的变化。展望未来,世诚投资会将自己的相对优势在合适的窗口发挥到极致,为投资人带来长期可持续的附加值。
瑞银资产管理总经理陈章龙提到,瑞银资产管理在为国内投资人提供境外资产管理业务和为海外投资人做国内投资方面已经深耕多年,目前也已经拿到了国内私募管理人牌照。同时,目前包括瑞银在内的海外投资人都非常看好未来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会带来很多长期性的机会,包括人口结构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等带来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而未来中国也将会诞生一大批世界级的领先企业,这些企业成长为国际性巨头的过程对投资人来说也是极大的投资机会。
泊通投资卢洋认为,宏观对冲的优势在于,在看不准的市场投资机会面前,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宏观对冲的方式去去构建一个包含股票、商品、利率等大类资产的组合,在降低组合风险的同时赚取投资收益。展望2018年,卢总认为,汇率展示的是一个国家长期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目前中国在一个好的赛道上,故未来投资在中国是一个大思路。股票市场从2017年开始已经进入新思维更替旧思维的周期。而债市在2018年会进一步分化,基本面好的债券利率不仅不会上升,持有成本还会下降,基本面差的债券下跌的空间依然很大。此外,卢总对2018年的大宗商品市场并不乐观,但看好可转债和可交债的投资机会。
石锋资产崔红建认为,2017年龙头股的上涨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产业层面和二级市场的层面。产业方面主要是由于国内GDP的放缓后中小企业的退出和龙头崛起,以及企业成本上升后所带来的行业的淘汰与整合。对于后市,崔总认为,行业内部分化的趋势会持续上升,一方面目前GDP和各行业增速下降的趋势依然明显;另一方面,企业成本的上升也是未来5-10年的持续趋势。就交易层面而言,受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及IPO加速影响,未来龙头的估值会向进一步国际龙头靠拢,同时市场格局也会向美国和香港靠拢,小股票会存在一定机会,但不是全局性机会。
千合资本崔同魁认为2017年即使是龙头企业群体,其不同行业间涨幅也出现了分化。对于优质龙头股的上涨崔总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2017年涨幅较大的公司其行业景气度较好或者出现了反转,龙头公司盈利加快;二是龙头公司依靠品牌、渠道、成本或规模优势构建了一定的竞争壁垒--“护城河”,依靠竞争优势提高了长期估值;三是相对于低市值的小公司,过去一些龙头公司的估值处于折价水平,随着盈利加快和可持续性增强,市场对其估值有个明显修复。对于未来龙头股的涨势是否可以持续,崔总认为需要差别对待。对于目前景气度依然较高、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好公司,未来依然非常有投资价值;而对于部分预期特别高、估值存在一些泡沫化的公司,未来股价可能会随着盈利不达预期有下行风险。
第二场圆桌论坛主题为“量化投资如何破茧成蝶”,招商期货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李刚担任主持,嘉宾包括思勰投资合伙人吴家麒、杉树资本创始人兼投资总监刘世伟、平方和投资合伙人李奇蕊、思晔投资董事长张晔、泓信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尹克。
思勰投资吴家麒认为商品市场风格突变、整个商品市场波动率的下降和同质化策略的拥挤导致了17年大宗商品策略的困难。思勰通过做高频策略,做差异化策略找到不一样的盈利机会。能做出差异化的策略,更深层次看是和整个团队的投研能力和技术能力分不开的。未来量化机构会在业绩上有分化,好的团队和一般团队业绩的分化会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简单的策略越来越难以获得收益,有技术优势的团队则会胜出。
杉树资本刘世伟认为做量化投资也需要配置宏观和行业研究团队来辅助alpha的研究。传统的alpha研究主要是通过历史数据来挖掘投资规律,这种投资方式非常依赖于稳定的市场政策环境,但在中国市场上政策变得非常快,所以量化机构需要做一定的宏观和政策解读的研究,来保证所做的alpha研究的方向的正确。
平方和投资李奇蕊认为量化投资应该要强调新的alpha因子挖掘的重要性,弱化简单赌风格因子的策略,减少暴露市值因子,减少风格的切换对整个组合的影响。市场波动率降低,传统价量因子的收益就会衰减的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好的量化策略体系,而且要是全面有效的,价量、基本面的因子都要全面涵盖,并且要有能力开发挖掘新的因子,这样才能在各种极端的市场行情下使组合还能够获取比较稳定的收益。
思晔投资张晔先生对于量化投资来说,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非常有借鉴性,积累下的数据非常有价值。美国历史上,股票市场也曾经出现过一些资本乱象,市值因子也曾被认为是阿尔法因子。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无一例外的在某种程度上重复着国际市场曾经走过的一些路。借鉴更多成熟市场总结出的经验,对于我们在中国市场做好投资非常重要。量化机构在中国市场如果能够把海外成熟市场的信息充分的借鉴,并结合到中国市场特定规则的情况下,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就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泓信投资尹克认为,随着海外机构投资者更深入的介入中国市场,将加剧资金或策略之间的博弈,导致:一方面,一些简单的能够被风险模式解释的风格因子难以持续创造收益,如股市的小市值因子;另一方面,投资或因子风格也会出现融合,比如前些年是技术指标有效,现在基本面因子的有效性也在增强。所以量化投资人需要及时适应新的趋势,不断做智能化模型的迭代更新。对于2018年的量化投资,尹总并不悲观,其看好两类策略:一是以中证500为基准的指数增强策略;二是多策略、多元化配置的组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