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漂”在大城市的务工人员到村里赫赫有名的“干花大王”,再到“淘宝村网商”,过去二十余年间,张展不停地完成着身份的切换。而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出现和壮大,则让他看到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更多可能。

在张展的带动下,沭阳解桥村已有90%以上的家庭从事干花生产、销售或相关工作,干花网店数量更是达630多家。作为中国淘宝村的一个缩影,张展和他所代表的“新农民”们正在诠释着农村发展的中国模式。
1月16日,张展出现在阿里研究院和中国远见智库论谭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新经济智库大会现场。在这次大会上,“数字经济”成为讨论的热点。张展达成的“亩产1万美金”,正是利用互联网创造的数字经济奇迹。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说,这件事情给我们启发,农民不止可以种田,农民也可以通过种田来种更有附加价值的东西,提升单位亩产的收入,这是一个脱贫致富的路子,一个方向。 那个吃螃蟹的人 在常人眼里,小麦总是和食堂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而67岁的江苏沭阳解桥村农民张展偏偏要做那个打破常规的人——“把小麦搬到‘殿堂’”。 上世纪90年代,在外打工的张展偶然接触到干花产品,由于那时的干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且价格不菲,在对市场发展前景作出预判后,张展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干花制作公司。 在那之后,把小麦等农作物变为工艺品、装饰品的想法也逐渐萌生。小麦、谷子、高粱、玉米苞皮等原生态材料,给了张展很多灵感,经过脱皮、漂白、染色等组合加工程序后,一些不起眼的材料在他的手中也变成了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但与很多创业者一样,回乡初期,张展所遭遇的更多是不理解。“我收小麦,父老乡亲说我糟蹋粮食,我说搞艺术卖钱,他们说我是骗子。” 好在,良好的市场反馈让他松了口气,用张展的话说,是小麦给了他“天大的面子”。 互联网“试水” 张展的第一次身份转型颇有些冒险意味,但他没有就此停止对农产品价值的再度挖掘。正如张展在智库大会上所言,“小麦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在我这儿还有桃花的故事”。 与此前“单打独斗”的境遇相比,这一次,是互联网把机遇推到了张展和他的家人面前。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