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反应,然后遗忘”,这是锌财经之前关于“某三原色事件”的开篇词。那么,时隔一个月,这句台词是否被应验了呢?答案,自在心间。
彼时,各家媒体竞相报道,各流义愤填膺,质问、声讨铺天盖地。而此时此刻,这些声音是否还在,抑或早已去追逐下一个“热点”。
幼儿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热点、一个话题、一个炒作。
锌财经在上篇文章中承诺会带来更实锤的报道,耗时一个月,锌财经派出了“实干派”进行实地暗访。
前几日,朋友圈被“18岁”刷屏,看到了一千种花样年华。但殊不知,18岁的笑靥早已在8岁的天真和无知中埋下种子。
台湾已故作家林奕含在其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有过露骨的、甚至是不堪的描述。幼年被侵害、患上抑郁、几度辍学,书中女主房思琪的经历宛如作者本人的翻版。
林在她的婚礼致辞中这样说:对生命已经失去了乐趣。而停笔仅仅两个月后,便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26岁芬芳而美丽的年华。
“低龄阶段,对人一生影响最大的阶段。”在教育行业深耕30年的杭州树兰学校北校区小学部校长张学刚告诉锌财经创始人潘越飞。
但这似乎又陷入一个死胡同:道理大家都懂,但又无奈败给现实。而现实就是,工作太忙,只能把孩子交给托班交给学校。
有需求,就有市场——亘古不变的商业法则,各类针对幼儿低龄儿童的商业机构教辅遍地开花。华盖之下,难分虚实,成了家长们的软肋。
1 实地暗访抡实锤
“找不到工作就去当老师。”说过这句话的正是锌财经记者的闺蜜。
而在记者身边,也有太多这样的人把“当老师”当做工作的“备胎之选”。
铁饭碗、假期长、外快多...似乎是关于“老师”能联想到的诸多关键词,也是许多人踏入教师这一行的理由。“理念问题、敬业问题,是目前新晋教师队伍的最大问题。”张学刚校长说。
但看似是一份香饽饽的行业,目前正呈现出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
“缺老师吗?”
“缺!”
这样的回答来自于好几所学校,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还有各家辅导机构。
到底有多缺,锌财经记者也进行了真实的暗访。持有浙大学历的锌财经暗访记者伪造了一份金华某职业学院毕业的专科学历简历,简历上只有简单信息和教育背景,没有一份作假信息经得起一个电话询问。
暗访记者伪造的简历
暗访记者选了浙江12家规模相对较大的幼儿园或者机构进行投递。一个星期内收到了四家单位的面试邀约,但四家机构均未对暗访记者的简历提出过任何质疑。
“没想到做祖国花朵的守护者会如此的简单。”暗访记者在事后半开玩笑的说。
暗访记者收到入职邀请
只有一家私立幼儿园明确要求需要由幼教资格证,其余三家虽然询问,但均默认无证依然可以上岗。
去面试的三家机构都表示需要保持一颗爱孩子的心,但在接下来的沟通当中都把重心转移到了销售指标上。
“除了教育工作,还需要配合学校宣传,学生签约人数和留存率都是你的绩效工资,能够接受吗?”其中位于杭州下沙的CYBB早教机构表示,每个月都需要硬性的完成相应的销售指标。
锌财经暗访记者在明确拒绝后,该家机构也拒绝一个“不愿承担销售指标教师”的入职申请。
“这家机构要招的人更像是一个会上课的销售,而不是一个专业的老师。”进行暗访的锌财经记者事后反思。至于其它两家机构,虽然没有硬性的销售指标,但工资均与销售业绩挂钩。
90年参加工作的张学刚校长与锌财经分享了他在从业之初的经历:那时候走进教师这一行的人,很多都是民办的、代课的,学历只有高中甚至初中。但绝大部分的老师仍然怀着“敬畏感”在从事这份职业。
对幼儿教育或者低龄儿童的教育来说,教师的知识储备从来不是大问题。真正欠缺的,是对教师这个特殊行业的态度问题。
2 违背商业规律的过度商业化现象
锌财经记者短短一个星期内暗访的数家机构均表示十分缺人。
开在杭州城西银泰附近的QKJ教育机构相关人员在面试时告诉记者,该机构某系列课程配置了3名教师,称这已是非常充足的教育资源,行业内大部分班级基本上只能配置两个老师。
可见,整个行业的人才缺口有多大。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6年,幼儿园专职人员的数量从114万上升到了223万,几乎实现了翻倍式的增长。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在这223万人当中,只有44万人持有本科学历,比例不到20%。
在剩下的人当中,又有71万名保育员、21万代课和兼职教师以及51万名“相关工作人员”,而这140余万人的学历素质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行业从事人员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显示,在园人数由2010年的2976.67万人增长到4413.86万人,增长了1400多万。
“其实这些在办的机构没几个是完全合规的。”来自行业内的张尧(化名,下同)透露给锌财经,“去年整个杭州由教育局颁发持有运营牌照的全托班机构只有四家。”
很难想象,遍地开花的各类辅导和托班居然只有区区四家是挂着教育局颁发的牌照在经营的。“这些类幼儿园的机构基本上都是公司性质的,都是通过工商局注册的,教育局根本管不上。其实政府也知道幼教是个特殊的行业,但需求实在太大,完全靠普惠幼儿园根本满足不了的,只能通过市场。”张尧说。
从直观的数据来看,专业人才的短缺和市场需求的急剧上升,势必会拉高行业的工资水平,但真实的情况呈现出了需求与工资水平倒挂的现象。
在锌财经暗访记者收到邀约的4家机构中,其中一家隶属某乳饮品集团下的完全无销售指标的机构试用期月薪为3500元,转正后也不到5000元。
至于剩下的两家,其中QKJ机构的试用期底薪为2500元,转正后为3500元,其它部分工资和课时与销售业绩挂钩。
令人诧异的是,位于下沙的CYBB试用期和转正的底薪均只有2200元。“我的底薪也是2200元,其余都要靠你的业绩。”该机构园长在面试时告诉暗访记者。而这所谓的“业绩”,就是销售指标。
过度商业化的气息笼罩着整个幼教行业。
某幼教机构的高大上背后,是过低的教师底薪
这样的现象是否是个例?肯定不是,太多人知道这类机构教辅的套路,但锌财经不禁想问:如此低的底薪,是要配套多高的销售业绩才能拿到“一份令人满意的薪酬”。
一位持有资格证书刚进编制的杭州某公立幼儿园任教的王老师告诉锌财经:“花了两年时间才考进编制,其实前后干的活都一样。之前的年薪只有5万左右,进了编制大概也只有7、8万,在杭州也只能刚刚够用。”
幼教行业的供求关系似乎违反了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而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畸形的供求关系
张学刚校长说,自己还算称得上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30年来也经历了行业的变化。在政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教育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也无可厚非,但现在的情况是在“教育”和“商业”之间失去了平衡,这点是最令人痛心的。
“学有所成”中“成”的解释也似乎只有“成绩”一个意思,也是诸多家长追求的唯一目标。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学校的唯一筹码还是分数。
张学刚校长表示:“在以分数为主要标的的模式下,大家的目标就会很明确,就会有很强的功利性。”
对家长来说,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分数和技能,他们也不惜花重金在早教阶段去“培养”孩子的“天赋”;对各类机构来说,他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一切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
对教育行业来讲,如此形成的供求关系是畸形的、不健康的。
“机构还是愿意给高学历有证书的老师多发点钱的,但这样的人是在太少。”张尧也显得有些无奈。
较低的准入门槛和需求爆发的双向引导下,各类机构也只能向社会招纳相关工作人员。“学历不高,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对这类人,机构一般都不太愿意开出高的工资,并且现在开办幼儿园的土地成本过高,机构也吃不消给员工开高工资。”张尧说。
“跟我搭过班的代课老师其实不少,有的干了半个学期就走了,都说受不了,心累。每天对着20几个小孩,管他们的吃喝拉撒睡,碰到哭闹的还不能打不能骂,有时候真的要崩溃。最关键的是工资还特别低。”王老师说出了行业内的真相。
需求量大——专业人才短缺——低进入门槛——非专业人员涌入——低报酬——高流动率,这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恶性循环。
“教育是百年大计也是国之根本,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应该有瑕疵的行业。但事实确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现状。”树兰学校小学部校长张学刚说。
在2017年12月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也已经有代表提出要关注学前教育行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给钱也许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绝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政府作为教育行业顶层设计者的角色,在设计存在问题的情况下,用给钱来解决问题只不过是饮鸩止渴。
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诸如三原色时间爆发时的惊涛骇浪之后,又迅速归于平静。“奥数、书法、架子鼓,语文、数学、物化生。”又成了家长见面时的话题。
如古语云,七岁孩童或许并不能看懂社会,但社会却一定会反过来“教育”他们:社会既然选择了快速遗忘,以后的他们若遇到类似的事,也必定比现在遗忘的更快。
QA
杭二中树兰学校北校区小学部校长 | 张学刚
Q:您如何看待现在各类早教机构的扩张?
A:单从扩张的数字其实很难讲它是好是坏,关键是它的发展的模式,它的发展模式其中就有是加盟,这就像一个孩子生长一样,人的生长是自身细胞的裂变,然后促使生长。如果生长是来自于激素,来自于穿增高鞋垫,来自于穿衣服,那么这个生长绝对是有问题的。
Q:深耕教育行业30年,您觉得这几十年下来,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什么变化吗?
A:那个时候,我印象中有,可能有体罚的,打打屁股,可能严重点打打耳光,但初衷绝对是“爱之深,责之切”。是现在的老师,尤其特别年轻人,踏入工作岗位之后,这个教育良知没有得到培养和增长,这个不少学校的管理,这方面淡化了。
议
1.任何商业是无情的吗?不是的。在教育行业,绝对不能用钱去衡量一切标准,它要遵从良心。
2.教育行业的乱象不仅局限于幼教,政府作为上层设计者必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补贴一定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文∣陆吾 何弈
编辑∣强强
摄影∣黄硕
手绘∣陵鱼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