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曾有这样一句名言——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纵观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历史,无数实例都证明了交通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出行方式影响着城市的形态,而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反过来又会影响出行。但当下日益拥堵的交通无法匹配快速发展的城市,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在AI大背景下的研究下已有所突破。所幸的是,城市很可能也将在技术进步下取得新生。
高德近日宣布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 未来交通实验室),并宣布了十百千计划——实验室坚持十年投入、与百所高校合作,培养千名面向未来交通出行的专家级人才。这一计划也被外界称为,高德成立了一个交通领域的“达摩院”。
先看下该实验室的情况:首批入驻团队是来自国内交通出行、人工智能方面的顶尖专家团队:清华大学李萌教授团队、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团队、中山大学余志教授团队、浙江大学王殿海教授及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云鹏教授及团队。阵容可谓是庞大且专业,未来还要连续十年与百所高校/科研院所持续合作。
高德凭什么能打破产学研“孤岛”
交通和城市的变革本质上触及公众利益,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这次高德成立的未来交通与城市实验室的目的,就是要对数据时代的智能驾驶调度、城市“CT”、智慧公交、城市交通大脑、交通需求管理等前沿课题展开联合攻关。
用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的话来说,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路权争夺等大城市病,依旧是资源争夺,信息孤岛的老问题所致。而高德希望通过数据插座、产业推动、计算赋能三大投入,帮助推动交通出行领域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发现未来交通产业的新变量。
高德地图凭什么要攒这个局,发起这个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的实验室呢? 其核心原因还是在于,高德希望来打破产学研孤岛,推动通过智慧交通改变未来城市交通现状。而高德做这件事情的主要优势归纳起来有四点。
1、智慧交通领域,高德地图已成为用户、应用、汽车、交警的标配;
高德地图总共拥有超过7亿用户,在神州、滴滴等出行应用领域,高德地图的覆盖率达85%以上,还在积极促进与交管部门的大数据共享和融合,已经与超过140多家地方交通管理部门达成了业务合作。用户、应用、汽车、交警这四个维度的使用基础使得高德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数据体系。
2、高德在地图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已经有庞大的数据基础,是“活地图”;
庞大的用户体系使得高德同样具备了庞大的用户基础。高德不再像过去单独依赖专业采集生产地图数据,以发现道路变化为例。用户、车辆走过的地方,都会形成位置轨迹点,这些轨迹点形成了路线。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很快发现哪里新开通了道路,哪里的道路过期了,甚至是哪个路口的交通规则发生了变化。这让高德手中的地图数据可以随时保持最新,这种庞大、及时的数据更新对科研而言,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3、高德的依靠庞大数据形成了“交通大脑”,在城市协同中已经初试牛刀;
另一个维度来看,高德的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中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过去几年,高德与交管局提供的实时交通大数据结果进行融合,实现对用户出行路线的动态引导,帮助用户随时随地绕行,躲避拥堵,实时告诉用户现象和实时给用户解决方案。这种变化得益于高德地图、用户和交管机构的数据协同。而且在一些体育赛事场馆的交通疏通之中有过有效尝试。做未来交通实验室可以不断开放自身的数据,让专家、学者借助高德的数据在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之中建言献策。
4、阿里的智慧城市建设会是高德地图未来交通实验室的重要支撑;
今年11月阿里云ET城市大脑入选国家AI开放创新平台,包括阿里云在内的阿里的智慧城市建设也会对高德未来交通实验室起到支撑作用。完整的用户体系、庞大的交通数据、初具成效的落地实践以及背靠阿里城市改造的野心,高德做未来交通实验室这件事情顺理成章。
交通大数据正在改变路面交通
未来交通将是何种模样?未来的城市将是呈现何种发展趋势。我们目前虽然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高德联合各地政府推动的城市交通项目可以让我们看出一丝端倪。
高德地图已经在京设置多个智能交通诱导屏,交通流量数据两分钟更新一次。在路段发生异常拥堵事件后,可实时报告,并实现交通分流。智慧诱导屏不仅显示拥堵状态,还通过复杂的数据计算,提示预计拥堵时长以及最优通行方案。(传统只能覆盖设有检测器的路段)。具体应用上,以北京交警在高德地图上透出京承高速进京方向的一个事件为例,在发生事故后,高德地图引导后方用户分流,在出口1位置分流10%的用户,在出口2处分流45%的用户(如图示),通过对高德地图分流的出口1和出口2的两部分用户出行用时跟事故发生路线进行对比:从出口1分流绕行的用户平均用时32分钟,节省68%的出行时间;从出口2分流绕行的用户平均用时30分钟,节省54%的出行时间。
高德可以借助高德、交警微波数据和视频数据去感知交通事件,包括拥堵、违停、事故等,并触发机制进行智能处理。目前,高德联合各地政府推动的城市交通大脑以及智慧诱导、智慧公交等首批未来交通科研成果已经在北京、杭州、成都、宣城等城市落地。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和素材也是未来实验室研究的基础。而首批入驻的五个团队,在各地也有实际项目落地。
我们可以遇见的是,高德未来在城市规划、商业选址甚至是推动新出行技术普及一系列城市建设决策以及城市交通体系的规划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1、让城市规划变得更科学。交通本质上和城市规划是联系在一起的,高德未来交通实验室可以通过对城市内的交通拥堵、事故等一系列大数据,帮助城市管理者去思考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利弊因素,为此后的城市建设提供决策支撑,加速城市的治理和改进,减少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在城市建设中的干预。基于这些分析,也能更加精准地提出应对交通方案。
2、让商业选址更具参考。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城市内的商业选址。高德未来交通实验室未来甚至可以地图数据、用户画像、年龄结构、城市热点、居民兴趣点演化,人群密度情况甚至周边商业信息的分析,帮助企业推导出最适合自身选址的区域。对企业来说,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科学选址,也能够让自身的服务和城市、公众需求相配套,不至于浪费城市公共资源。
用董振宁的话来说,巨大的城市带来很多的“城市病”,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根本的原因是城市公共资源的供给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这种向往不断加的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我们希望是通过科技的这种方式,来进行解决城市化进程当中的科技推动。
“未来交通实验室”今后也将联合专家学者以及决策部门一同对城市治理进行智力支撑。
交通变革需要一个“未来交通实验室”
“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列斐伏尔曾经对城市和交通的关系展开过无数深刻研究。在这位诞生于1901年的哲学大师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写道,城市中没有空间性的交通,步行、骑马、骑自行车等等,已经完全消失了。二十世纪的铁路、汽车创造出新的全球范围内的空间。
英国伦敦城市化恰恰是在交通运输的变迁中逐渐发展的。中世纪的伦敦一直以水路运输为主,后来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陆路运输比重逐渐提升。18世纪初,伦敦陆路交通一直由出租马车、轿子、私人、马车和短途的公共四轮马车所主导。
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伦敦城市交通体系内部孕育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1834年,伦敦街头出现了蒸汽驱动的公共汽车,当这个笨重的怪物在英国城镇奔跑时,曾引起了很大的骚动——当时的蒸汽汽车速度低,还常常撞坏未经铺修的路面,引起各种事故。
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机动车法案》,这也就是后人嘲笑的《红旗法案》。后来汽车工业在美国迅速崛起,整整30年后的1895年,《红旗法案》才被废除。此后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迅速突破,大概在1880年至1890年,英国的城市化率第一个突破了50%,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器轰鸣,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是77.2%。
英国伦敦之所以会出现对未来交通方式的理解偏差,还是因为缺乏对未来的判断力。政策研究层面上对技术理解不足。结果各方在资源争夺之中,传统利益集团占据上风,导致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太慢。
如果说1860年代是内燃机汽车走上历史舞台的前夜,那么今天同样是智慧交通变革的前夜。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进步让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突飞猛进,但新技术的到来却缺乏配套的政策、法律、法规,政府和社会层面虽然已经看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前进,但或多或少依旧对新技术有所恐惧。
“红旗法案”的历史教训在今天事实上依旧存在。今年7月,印度交通部长尼丁·加德卡里日前明确表示,印度不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与其他国家出于道路安全的考虑不同,印度政府主要担心的是自动驾驶会增加失业率。
这种饮鸩止渴的鸵鸟思维显然和英国议会在1865年的做法如出一辙般愚蠢。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个“红旗法案”背后的决策者,正是缺乏一个“未来交通实验室”作为决策支撑。
写在最后:
甚至可以认为,任何新技术的落地,都需要一个“实验室”。这一年来我们看到了阿里的达摩院、腾讯的AI lab、百度的AI人工智能实验室。技术研究和产业落地两者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今天的高德作为行业领先者,居安思危,成立未来交通实验室,这是大公司对行业未来思考的方式,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体现。对高德来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正是在为自身构建更健康的商业环境。虽说前期付出了成本,但对于此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以及中国智慧交通体系的建立来说,是有好处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