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AI产品都烂大街了,人工智能真的能让内容产业迎来第二春吗?

摘要:文/易北辰近两年人工智能概念火爆异常,资本纷纷涌入,巨头和创业公司快速布局。在消费端,似乎只有与人工智能沾边才算先进。泡沫化发展带来更多人力和资本的投入,但值得警惕的是,真伪人工智能充斥,让买单的消费

文/易北辰

近两年人工智能概念火爆异常,资本纷纷涌入,巨头和创业公司快速布局。在消费端,似乎只有与人工智能沾边才算先进。泡沫化发展带来更多人力和资本的投入,但值得警惕的是,真伪人工智能充斥,让买单的消费者成为最终受害者。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曾表示,目前市面上高达90%的智能音箱、机器人等,都算不上人工智能。如国内一些聊天机器人项目,国外的会议秘书,先后被曝以人力辅助或替代软件,欺骗公众和投资人。前阿里巴巴B2B业务CEO 卫哲更是发文论断: 就是今天的人工智能项目当中,存在大量的“伪人工智能”。伪人工智能比例可能高达 90%,或者 99%!

不仅如此,《人民日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经天下》栏目,都曾隔空喊话,批判人工智能的伪创新,提出不要像“炒作明星”一样炒作人工智能“创新”。

当前热门的内容产业面临着相同的情况。从腾讯等几大核心媒体推出的写作机器人,到360旗下快视频推出的智能探索引擎,以及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在内容领域All in人工智能,真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驱动商业发展,吸引更多企业投入精力在人工智能,但同时能力夸大、概念炒作等泡沫化问题也存在。

写作机器人:被概念夸大的技术创新

在内容生存与抓取环节,已经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介入,如腾讯新闻的“梦幻写手”、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小明”、南方都市报“小南”等,几秒钟就可以生成一片结构严谨、数据详实的资讯稿件,让很多新闻从业者震惊与汗颜。于是从2015年以来,“记者消亡论”一次又一次被提出和炒作。

其实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写作机器人进入到美国新闻界,以快速的大数据信息搜寻和处理技术而知名,但60多年来,并没有让美国新闻记者的职业消失。

需要承认的是,写作机器人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目前来看,可以成为记者的优质助手。实际上,写作机器人背后人工智能技术含量是相对较低的,它能够做到的是利用大数据抽取冰冷的数字和内容,形成结构化的新闻报道,在撰写深度追踪报道、人物事迹等需要强烈感情色彩的新闻或通讯中展现出明显的弱势,这是记者的强项所在,也是人工智能技术需要继续发力的地方。

内容分发的困境:如何读懂用户情绪,打破“信息茧房”桎梏?

资讯和视频的指数级增长,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更容易获得喜爱或者需要的内容,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对的内容与对的人连接的难度。

面对海量内容,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实现了人找信息,但是效率越来越低;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兴趣推荐实现了信息找人,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行业和用户的认可,但“信息茧房”困境始终存在并不断加剧。

所谓“信息茧房”,是人们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困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不愿接受异质化信息和观点的现象。简单基于读者兴趣的推荐引擎正在加剧这一趋势,这也是今日头条等信息流资讯被诟病之处。

打破“信息茧房”,需要从不同维度分析用户的行为与兴趣偏好,引导用户探索其他领域的内容,这是人工智能要做的事情,百度、阿里、360、今日头条、快手等巨头或创业公司都在探索,日前360旗下快视频推出的“智能探索引擎”是有代表性解决方案。

360集团助理总裁谢军样以橡皮筋的例子阐释了“探索引擎”的工作机制,“用户一点点用力拉长橡皮筋,表明兴趣不断深入。当用户稍微一松手,在快视频表现就是对某种内容表示一点疲倦,此时,如同皮筋松手一样,迅速回到原位,转而探索用户的兴趣广度。通过这种方法,快视频突破单纯兴趣推荐带来的牢笼,给用户提供更新奇和惊喜的内容。”

智能探索引擎相比搜索引擎、推荐引擎是更高阶的形态,关键在于兴趣推荐的同时,强化了情绪感知和自由探索,这是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核心位置,也是门槛所在。

实际上,在快视频平台当中,人工智能已经融入到超短视频生产与发布的全过程:通过智能发现、智能评估、智能去重等技术,快视频能够筛选出1-3分钟左右、浓缩精华的高品质超短视频,过滤掉低质和注水内容。同时还能智能生成优质封面,最大程度的提升用户体验。

所有这些背后,是由360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后盾。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基于深度学习计算平台和云计服务台,专注图像、大数据、语音和语音等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短视频智能是其中重要领域之一。

然而短视频领域的快手,很容易被误解成有类似的解决方案。在人工智能热起来后,快手在不同场合强调自己本质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但其营销概念的味道显得更浓一些,其实背后更多是基于类似今日头条的兴趣推荐。

人工智能赋能,已经成为内容产业必然选择

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世界,如何让优质内容与所需之人高效连接,一直是平台所要思考的问题。常见的策略有三种:

第一,发现并补贴能够产生优质内容的作者或者优质内容,吸引读者。百度、腾讯、阿里、360、今日头条等都有相应的补贴计划推出。

第二,以舆情监督、编辑工具改进等技术手段,为创作者提供服务,更容易产生好的内容,百度、阿里和今日头条的舆情实验室等正在发挥这样的作用。

第三,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让优质内容和所需之人更容易产生连接。相对于前两者来说,这将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在资讯内容方面,今日头条帮助作者通过优化标题、封面等方式让内容更受关注,有人工智能应用走偏的趋势;百度则试图通过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结合提升分发效果。在短视频和超短视频领域,360旗下快视频探索引擎已经走出坚实一步,未来“探索引擎”也将引导优质内容的创作,使快视频拥有更为完善的内容生态;快手也正在通过人工智能改变推荐引擎机制,不过技术积累相对不足,有待继续观察。

无论是BAT、360等巨头还是今日头条、快手等创业公司,都在强调AI赋能,可以预判,2018年将是人工智能与内容深度结合的一年。不可避免的是,有些企业是真技术在应用,有些企业是炒概念在跟随。既要懂内容又要懂人,形成更有效的连接,听起来很容易,实践起来却很困难,人工智能还需要继续沉淀和成长。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2-08
伪AI产品都烂大街了,人工智能真的能让内容产业迎来第二春吗?
摘要:文 易北辰近两年人工智能概念火爆异常,资本纷纷涌入,巨头和创业公司快速布局。在消费端,似乎只有与人工智能沾边才算先进。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