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原本清晰的边界正在坍塌————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第二天,一份由金融科技企业凡普金科发布的《金融科技服务中小实体经济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再次论证了这一观点:中国九成以上中小微企业嗷嗷待哺的融资饥渴,有望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得到缓解和改善。
累计7000 万家的中小微企业,是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0%以上,提供超过 80%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以上,提供 50%以上的税收,企业技术创新的 75%。
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凡普金科等企业,就像“互联网之光”,通过填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黑洞,赋能实体经济,反过来,这些企业通过赋能实体经济,成为了金融科技行业的最大受益者。比如,在德勤揭晓的 2016 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 50 强榜单中,凡普金科成为入榜企业中业绩三年累计增速超过 10000%的 3 家公司之一。
第一,解决信息不对称。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从微观来说,中小微企业内部的财会制度缺失,从外部来说,中国并未建立起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内外两大因素,导致传统银行获取中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高企,而且,中小微企业多数也缺乏足够的可供抵押资产,而中小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贷款额度不高,此消彼长,其信息调查、审核成本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传统金融机构排斥中小微企业的原因。
金融科技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饥渴。
比如,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微贷,能给超过10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就是因为这些接受贷款的企业都是阿里电商生态里的中小卖家、供应商、运营商等等,蚂蚁金服能够获得他们翔实的企业经营数据。
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是金融科技赋能中小微企业的第一条路径,而每一次金融服务的完成,就是数据和信息变为“信用资产”的过程,也是帮助中小企微企业建立信用体系的开始。
第二,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除了信息不透明,履约成本高是银行把中小微企业拒之门外的第二大原因,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金融科技技术的引入,正在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人工重复性劳动进行替代,降低了人力成本,给金融产品、服务渠道、服务方式、风险管理、授信融资、投资决策等带来新一轮的变革,如前端的智能投顾,个人定制,中端的金融授信、反欺诈,后端的智能客服等。
以凡普金科为例,其借贷信息服务的在线业务,均依赖于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动态风控系统——FINUP 云图。
“FINUP 云图”系统,有效链接内外多元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形成一个用于风控的完整知识体系。“FINUP 云图”将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相结合,自动发现隐藏在复杂关系里的风险点,挖掘潜在欺诈行为,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是一个完整的“智能”动态风控生态系统,可以构建出安全、高效的运作模式。
“大多互联网金融公司把钱花在营销上、品牌上,而我们认为金融核心能力是在于风控,技术是金融科技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CEO董祺称。
与传统金融相比,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风控系统,优势明显。
首先,传统金融的数据是静态的,是基于历史状况,而金融科技的数据是动态的、实时的。
其次,传统金融机构只有几十个数据标签。过去围绕大型企业融资,金融机构认可的风控手段主要是土地、房产、厂房以及担保等,而金融科技会利用几千上万个特征,并且随着业务的进展,机器可以自我进化。
再次,融资成本低,效率高。
董祺曾经做过对比,“我们在风控上会有比较多地用到AI,我们以前风控建模只用人工,需要六七周的时间,今年年初,我们在内部开发了一个水滴智能建模机器人,人工要几周的工作,机器人可以只需要24小时。
第三,突破时空限制,拓展服务渠道。
《报告》认为,“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构建虚拟化的平台中介整合渠道与资源,可以低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更是转型发展的新方向”,依附实体经济产业链并跟随产业链的蔓延不断向外扩展,并以平台的高度黏性培养客户群体,批量开发平台客户,扩展销售渠道。
传统金融的服务是本地化的————四大行,中、农、工、建均有上万家线下营业网点,依靠人力提供服务,而金融科技企业,则通过线上提供服务,再辅以智能风控系统,能够超越物理时空的限制,为全国性客户,提供24小时的自助服务。
最近两年,全球大型银行都在缩减网点。比如,工行已经连续四年,减少线下网点数量。今年春天,花旗银行宣布在韩国关闭80%银行网点。而根据美国咨询公司opimas发布的报告,到2025年,全球银行业将会大量裁撤物理网点,23万银行员工将会失业。
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凡普金科等都在提供平台化的全国性服务。凡普金科成立四年,已经为超过3000万客户提供服务。
四,改善服务体验。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只是工具,目的还是为了改善用户的服务体系。
过去,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凭借品牌效应、牌照垄断等优势,只服务大中型客户就能实现业绩增长,完全忽视了中小微企业的客户体验。而天然具有普惠性质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没有资金和品牌优势,其竞争力就是针对数量庞大、需求旺盛、特点鲜明的中小微用户,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先进技术,实现产品服务之间的无缝对接,提供更好的服务,来获取增量市场空间。
首先,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
中国金融服务的供需不平衡问题相当突出。偏向大中企业,忽视中小微企业;城乡金融资源二元化,广大农村地区各种经济体一直是金融支持的弱势群体;金融区域配置不平衡问题分明显,西部地区金融短缺更为突出。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三农经济的资金缺口差不多有3万亿,而1到10月,P2P网贷行业的三农交易总量是300亿出头,仅占1.31%。
而就在此前不久,凡普金科与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示范区陕西省杨凌区签订战略协议,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三农经济。
其次,解决的是从有到好、从快到慢的问题。
传统金融的信贷审批,动辄需要两周甚至一个月,中小微企业往往等不起、耗不起,而金融科技企业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比如蚂蚁微贷,以及一些大平台的 P2P 及个人的微贷,借贷成交速度甚至以分钟或秒计,极大地提高了中小微经济体获得金融支持的效率。
为实体经济赋能,是金融科技的社会价值,也是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而在中国这个中小微企业融资短板极度短缺的全球最大市场,也催生了蓬勃发展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
在全球 27 家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中,美国企业 14 家,中国 企业8 家;从融资数量看,2017 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科技融资案例中,中国的金融科技投融资共有 84 笔,占全球 52.5%;再从融资金融看,中国融资额度高达 232.2 亿元,远超美国的 73.2 亿元。成立仅仅四年的凡普科技,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目前,凡普金科业务覆盖借款咨询、消费金融、理财社交、投资等,可以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信息服务。
稻盛和夫曾说,自利则生,利他则久。痛点越多,机会越多,因此,金融科技行业,可谓:大风起,云飞扬。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