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新在哪儿?每日优鲜为何要用密度理论推进“货找人”

摘要:今年以来,传统电商和零售模式在加速进化,新零售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令整个行业趋之若鹜。而在这一轮新零售业态的进化过程中,生鲜电商这一细分市场异军突起,不仅获得互联网巨头的加持,更是跑出了以每日优

今年以来,传统电商和零售模式在加速进化,新零售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令整个行业趋之若鹜。而在这一轮新零售业态的进化过程中,生鲜电商这一细分市场异军突起,不仅获得互联网巨头的加持,更是跑出了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新独角兽企业。

Analysys易观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13.9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1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49.60亿,同比增长58.6%,2019年有望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显而易见的是,生鲜电商的增长速度已经两倍于电商大势,其市场红利正在凸显。

“人、货、场”是零售行业中永恒的概念,新零售就是要实现人、货、场的重构。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打造了盒马鲜生这一新零售样板,它既是线下超市、生鲜市场,同时支持通过APP线上订货,由门店进行配送。在盒马的设想中,未来线上订单将是线下的10倍,占比达到90%。

无独有偶,2014年底成立的每日优鲜,在今年的发展速度更是高歌猛进。8月下旬,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宣布,在一线城市实现了整体盈利,8月营收高达2.8亿元,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宣布盈利的生鲜电商平台。早在今年3月,每日优鲜就已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其C轮系列融资总额超过了3.3亿美元。

率先实现盈利 每日优鲜做对了什么

相较于阿里鼎力扶持的“亲儿子”盒马鲜生、以及不断投资的易果生鲜,每日优鲜是难得的依靠自身绝对实力突围生鲜电商的创业公司。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生鲜电商数以千计的入局者中,有90%都是亏损,大约只有1%实现了盈利,每日优鲜最早做到了。每日优鲜究竟做对了什么?

业内的共识是,生鲜市场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用户根基,但过去电商之所倚难以攻克,成本居高不下、配套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是最主要的障碍。每日优鲜力求解决的,就是通过智慧化的运营模式、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成本、效率和物流的难题。

比如,每日优鲜首创“城市分选中心+前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建立城市分选中心,并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保证商品品质和2小时的交付速度。与此同时,最大化地以集约型运输代替单包裹运输,减少冷媒及包材的使用,在规模效应中分摊交付成本。

在行业苦苦探索解决生鲜电商固有难题的进程中,“前置仓模式”为大家打开了新思路。前置仓模式一方面缩短了产品配送的距离,保证配送的时效性及商品的新鲜品质;另一方面,最后一公里配送“去冷媒化”节省了冷链成本、包装成本。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前置仓模式提出的初期,每日优鲜屡屡遭受成本方面的质疑。一些人认为,这些前置仓的建设成本很高,且会随着布局数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此外前置仓由于面积受限,所能存放的SKU数量有限。但在笔者看来,这类质疑其实根本没有理解每日优鲜区别于其他生鲜电商的精髓,顾表面而不顾里子。

前置仓当然有成本,但这只是固定成本,最终是可以被规模所分摊的,甚至随着订单数的大幅增加会呈现几何级的下降。截至目前,每日优鲜打造了近1000个前置仓,它就像生鲜电商的基建,功在未来。在此基础上,才保证了每日优鲜2小时极速送达(会员1小时)的行业领先配送速度。

此外,每日优鲜走的是精选SKU战略,帮助用户减少不必要的选择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决策效率。相比从传统电商平移过来的海量SKU模式,每日优鲜的生鲜SKU只有1000个左右,但已经覆盖全品类。而另一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每日优鲜年对年营收增长近500%,MAU(月活跃用户)达到生鲜电商行业第一。看来用户最终会用脚选择投票,不是吗?

力推“货找人” 密度理论颠覆零售旧逻辑

每日优鲜创始人 徐正

每日优鲜通过打造“全品类精选+前置仓”的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生鲜电商高成本、高损耗的难题,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与盈利。目前,这些举措正得到业内同行们的借鉴和模仿,但在我看来,这些只是“术”的层面,其背后每日优鲜独特的商业思维才是助其破局,成为生鲜新零售旗手的真正“道法”。

徐正表示,未来的生鲜电商也许不再需要门店,最终都要以人为中心,去构建所有的要素。传统零售是从集市到超市到便利店,都是人要去某个地方买东西,本质是”人找货”。每日优鲜把冷库修到了用户家门口,用户在家购物—线上下单—30分钟送到,最终实现“货找人”的逻辑。也就是说,同样是做新零售,每日优鲜的“新”与盒马以门店为入口的思路完全迥异。

徐正有一个“密度理论”——生鲜新零售需要用密度理论建造壁垒,打造企业自己的护城河。只有拥有密度的企业,未来才有机会做出富有温度的产品。每日优鲜一路走来,其实也是在不断积累密度的过程,打造了包括供应链、物流、会员和数据这四个方面的密度优势。

比如在供应链环节,每日优先做到了更好的SKU密度,作用到更少的SKU上,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在采购方面能实现单品大量,集中采购;同时可以聚焦优质生产者,并进行重点培育;还有就是能通过自己专业的买手团队深入产地做优质商品直采。每日优鲜打造的是全品类精选,它是少有的卖猪肉卖得多的厂商,也是少有的在网上卖葱姜蒜的电商。传统电商,例如京东,它的用户每个订单是1到2个SKU,每日优鲜则是10个左右的SKU。

其次是物流密度,每日优鲜在15个城市中进行前置仓布局,90%的订单可以一小时内送达,大大提升了配送效率。每日优鲜前置仓是按两万人共享一个仓的密度进行配置的,比如北京2000多万人,目标是铺一千个前置仓,而未来也或将逐步推出30分钟送达。

在用户密度方面,每日优鲜的用户购买频次和复购率非常高,会员平均每年60-70次购买,每次购买10个左右SKU,一年人和商品链接600-700次,差不多是一般电商的三十倍。此外,每日优鲜有超过40%的新客户是通过会员推荐过来的,高密度的用户社交关系帮助其获得持续的传播和拉新。

最后是数据密度,数据被看作是当今时代支撑企业运营的灵魂,而在生鲜这种高频场景下,大数据才能实现真正的意义。每日优鲜早期在物流系统上有大数据应用,如今正在扩展至全链条,包括智能选品、智能定价、智能调度等,一直到分析每一个办公室的用户会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帮助每日优鲜实现更好的需求预测、供给安排。目前,平台上的损耗只有1%,预测的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提高数据密度,才能更好满足用户对于生鲜产品更新鲜、更低成本的需求。

写在最后

作为一家成立三年的年轻企业,每日优鲜走出了一条令人称道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它秉持了创业公司极强扩张能力,却不盲目托大,在规模化和盈利性上取得较好的平衡;另一方面,它对生鲜市场和新零售的洞察堪称老辣,不发展门店而选择“货找人” 的前置仓模式,让其与阿里京东们的竞争中独树一帜,成为媲美巨头的新零售旗手。新零售,新格局,生鲜电商这场年度大戏,已经要渐入佳境。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2-06
新零售新在哪儿?每日优鲜为何要用密度理论推进“货找人”
摘要:今年以来,传统电商和零售模式在加速进化,新零售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令整个行业趋之若鹜。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