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旅游市场再掀热潮,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兴的旅游服务平台崛起,也让很多老景区“焕发新春”;游客也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将音乐、美食、文化等等兴趣融入到出行计划中。面对越来越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需求的消费者,旅游营销该如何打动TA们?
旅游行业持续高热,行业呈现细分化趋势但痛点仍存
据360推广近期发布的《360MASTER2017年度榜单-旅游行业洞察》显示,从1996到2016年,旅游人次和消费双双提高且增速逐年上涨。人均收入的提升,带动了整个旅游市场的回暖,旅游进入体验消费新阶段。
(图片截取自《360MASTER2017年度榜单-旅游行业洞察》)
随着境内外旅游目的地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各种面向游客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也进一步刺激了旅游行业的热度不断攀升。现如今出国游已经是家常便饭,每逢假日全球都做好了迎接中国游客的准备;出行可以“说走就走”,去玩什么可不能将就,景点早已满足不了游客的胃口,当地美食、极限体验、购物、民俗文化等等周边兴趣成为出行诉求,这同样也在促进旅游行业以游客兴趣为中心向细分领域发展。
(图片截取自《360MASTER2017年度榜单-旅游行业洞察》)
然而在旅游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进行“粗暴开发”和“照搬推广”的发展“后遗症”。首当其冲的就是旅游信息的不对称。因为发展速度太快,景区、OTA平台等中间层级较多,容易发生彼此间信息断档的问题。特别是游客在检索信息的过程中,各种渠道信息彼此覆盖,会出现很难找到有效信息的情况。
与此同时,旅游产品同质化也饱受诟病,部分景区甚至存在经营模式粗放、服务落后的情况。而对这些问题的担忧让游客对旅游信息的需求更为强烈,并促使了一批自带“买家证言”属性的旅游社区的火爆。日前360推广发布的《360MASTER2017年度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蚂蜂窝与携程、去哪儿、驴妈妈等知名OTA平台同时上榜“最受关注十大旅行服务平台”,也正是侧面印证了这一痛点。
旅游营销推陈出新,背靠大数据、深耕场景化
总结上述机遇与挑战,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制约旅游行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信息的传递,而这正是旅游营销需要解决的问题。旅游行业应该如何用营销打开局面,再创新高?
一、旅游营销要跨屏:PC搜攻略,移动下单忙
诚然,对于一家旅游类企业来说,掌握消费者对于旅游的真实需求,是保证企业能够长久生存的关键要素。一方面,对消费者行为的深入洞察与分析,对于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充分了解消费者对旅游的真实需求,无论对企业针对性开展服务工作,还是进行旅游的营销推广,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从《360MASTER2017年度榜单-旅游行业洞察》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相对于移动端与节假日高度重合的活跃度高峰,PC端的活跃时间明显前置。人们通常习惯于出行前使用PC搜攻略、查机酒,为出行决策做参考;在出行中使用手机查交通、搜周边,进行景区内的二次消费决策。这也给旅游营销提了个醒,PC和移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PC端注重线路信息、旅行攻略、机酒折扣等内容吸引兴趣;在移动端注重LBS周边推荐,用个性化推送赢得二次消费的机会。
(图片截取自《360MASTER2017年度榜单-旅游行业洞察》)
二、旅游营销要有范:你有代言人,我绑大IP
对于有明晰旅游规划的人群,我们可以采用使用场景覆盖的手段进行信息的触达,对于尚未决定出行计划,或是只是有单纯兴趣的受众,我们还需要其他手段去吸引他们的注意。这其中代言人或IP营销就是不错的办法。
以驴妈妈联手360推广打造的暑期出游营销方案为例,基于360针对出游人群“娱乐至上”标签的洞察,充分释放驴妈妈品牌代言人井柏然的明星热度,引爆粉丝人群对旅游的兴趣。助力驴妈妈旅游网的品牌关注度迅速提升,同时刺激驴妈妈暑期出游预订人数翻倍增长。
驴妈妈联手360推广打造暑期出游营销
此外OTA平台对于综艺的喜爱大家也是有目共睹,途牛投资《跑男》、驴妈妈投资《欢乐喜剧人》等等,依靠大流量的综艺节目提升品牌知名度,刺激潜在消费群体对自身品牌的关注,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综合来看,渠道和内容对营销来说都不可或缺,但关键还是要懂消费者,让营销真正基于深入的消费者洞察,基于对行业的准确判断,让营销真正做到“营之有效”。
我国旅游消费人次的上升,其中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越发便捷、消费者人均收入的提升等等这些因素。旅游类企业想要达到与消费者的高度融合,为提升自身业绩和服务提供帮助,就得充分了解旅游行业的转变和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在不同阶段的旅行需求。
我相信旅游行业一定可以突破现有痛点,再创新高,这其中一定少不了互联网大数据的功劳,也少不了与消费者形成高效互动的创意旅游营销的助力。随着旅游营销趋势的快速变革,数字营销的力量也变得越发重要,并成为旅游企业们转型的最佳助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