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享打车的缔造者之一,作为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一度站在中国新商业聚光灯下,人气爆棚。
但是,随着快的和滴滴的合并,在离开快的之后,陈伟星沉默了很多。原因是,他开始思考更多底层角度的问题:关于经济、关于技术、关于人类社会。
小小的缺憾是,他在朋友圈发布的思考动态,常被企业家好友们吐槽说“不讲人话”。
在最近的两个月内,锌财经创始人潘越飞在陈伟星家中,断断续续与其深聊了三个通宵,期间有不少一手的观点和洞察,印象最深刻的是:“10年内经济可能会崩盘,布局区块链就是解药。”
是耸人听闻,还是神预测?
锌财经对其内容做了完整梳理,内容超长,但很独特,分享给大家:
陈伟星,泛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快的打车”创始人,“保险师”董事长,曾获2015年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目前,下属泛城资本管理资本专注于独角兽企业投资,已投资51信用卡、新潮传媒、车和家、氪空间、保险师、量子链、币安等优秀的创业公司。
我是个乐观主义者,相信技术的力量,会帮助人类逐步的往更多福利、更多保障的方向发展。佛说慈悲之心,慈心即让人得福之心,悲心即让人免祸之心,是同一个道理。
因而,一个社会如何能发扬慈悲之心,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激励。我认为商品的服务实际上都是由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设计制度去激励老百姓劳动和创造,以获得更多、更丰富、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第二,保障。有些人不会创造,有些人没有能力创造,有些人老了,还有些人会被骗被抢。所以我们要保障人们的生老病死,和被抢劫、被欺骗。
然而,即使我们的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我们的分配制度始终不能有效的做到这两点,社会的贫富问题有增不减,人类一直逃离不开贫富悬殊的周期魔咒。
可以说,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人类的问题已经不是生产力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有效可靠的生产关系问题。区块链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是用来提高生产力,而是用来改变生产关系的数字技术。
这是我思考问题的原点。
我认为经济的最小单位是交易,所以经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早原始人进行的是物物交换,人的每一次交换就是一次交易。后来有了货币,你生产的东西换成了货币,你再拿着货币去换东西,这使得物物交换变得更有效率,但是最小的单元依然是交易,不论是物品换货币,还是货币换物品。
经济学中有个萨伊法则,核心点可以概括为三条原则:
第一,供应创造需求。
我有供应,你的供应才能跟我的供应换,我什么都没有,你就没法跟我换。所以我的供应创造你的需求,这是符合人性的。比如我生产可乐,你生产葡萄。如果我不生产可乐,你可能宁愿倒掉也不会给我葡萄。
第二,供应和需求是相等的。
还是可乐葡萄的例子。只有我有了可乐,你的葡萄才换得出去,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大家基本上都互相换一遍,所以总供应、总需求是相等的。
第三,没有非自愿性失业。
实际上,老百姓的劳动力也是一种供应,所以严格来说是不存在非自愿型失业的,无非工作有好坏,你愿不愿意干。
所以,假设货币不受控制的情况下,经济实质上就是各种供应的相互交换。
如果没有人干预,整个人类经济社会,大家各种供应一定是刚好互相换一遍,这个是经济能自然实现的平衡状态,经济学家称之为市场出清。
但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中间会有很多周期和起伏,会给人造成痛苦。我总结了一下,自然市场会面临三个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供应误判导致的就业迁移。
还是生产可乐。你今年生产1000瓶,刚好换完。明年你多生产2000瓶,有几个人看你赚了钱也去生产可乐,你们一共生产10000瓶,卖得还行。后年更多人进来,所有人加大生产,结果都卖不出去。这导致的结果是这个行业会萧条一下,大家都很痛苦,造成大量的人员失业。
第二个风险是技术进步导致的就业迁移。
比如我们三个人都生产可乐。突然我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你们就都不用干了,你们需要去重新找工作,创造新的供应去跟别人换。
第三个风险是货币控制。
假设黄金是唯一的货币,黄金总体上是紧缩的(商品供应增加,相对黄金的价格变低)。因为紧缩,老百姓就会不断加大储蓄,通货紧缩也会更厉害。而有些人会占据更多的黄金,他们找机会不断提高利息。所以,在只有一种货币的情况下,风险会很高,因为本身这个货币会被控制。
这三个风险都会形成一些自然的经济周期,但它们三个也可能会叠加在一起,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
经济危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
但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大规模突然失业的情况下,会求助于暴力、政治、法律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机会,当经济危机发生了以后,更多的人不是去学习去调整,而是去闹事,闹事就会让周期延长。闹事的人多了,还会产生“51%攻击”。
什么是“51%攻击”?人类社会存在bug,只要51%达成了一致,那么黑的也是白的,恶的也是善的。51%能干掉49%,即使是一些恶性的制度,只要51%通过,它就是合法的。
很多优秀的经济学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主要形成了三个派系:
第一,马克思的计划经济。
他说应该用计划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被证明是失败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失败的,大家已经放弃了。
第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他主张用投资来增加总需求、调控市场。比如你生产的可乐太多,卖不出去了,国家就投资,把你的可乐都买了,经济周期就不会出现,大家都很开心,所以每个人都接受。同时国家又通过产业政策去刺激创新,让新的供应能产生,让整个经济结构回归到供应互换,市场出清的状态。
但这有问题。人是有贪念的,生产得再多也有国家买单,就不用再调整。但投资的钱来自发债、税收,都是有成本的。产业政策也不能很好地刺激创新,所以凯恩斯体系会导致我们的结构越来越失调、越来越过剩,并留下不可换回的一堆债务。
第三,哈耶克流派的自由市场。
他们主张保护大家选择的自由,只要我们能保护大家选择的自由,市场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可以去调节问题。然而自然的调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和痛苦的过程,人们缺乏耐力和信心接受这个过程。因而凯恩斯反驳说,长期而言,我们都死了,他认为人应该专注于解决眼前的问题。
后来米尔顿提出货币主义,就是用中心化来控制货币,以解决货币导致的通货紧缩问题,配合自由市场的自然调节,这就是很多人说的新自由主义。
这是三个流派,最后马克思的计划经济被证明是失败的,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市场没有流行起来,现在全世界用的都是凯恩斯体系,所以全世界都在进行投资,全世界都在举债,全世界都在印钱。我们的结构也只是靠投资维持着,根本没有解决周期问题,只是把它掩盖了。如果出现导火索事件,就会发生大规模结构调整。
我们还有另一个周期:金融的周期。
不光是国家在投资,老百姓也在投资。我们一直被鼓励着要欠债去消费,所有人都养成了不储蓄的习惯,所以债务越来越多。像美国有40%的人口没储蓄的,都借钱进行消费。
但我借了钱,我的支出会变多,别人的收入也会变多。别人收入变多,他本身也可能借钱,他再支出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收入更多。所以债务就会形成一个大周期,到后来有一天我要还钱了,大家也都要还钱了,谁都还不起,泡沫就会破。
而央行调控的周期,会导致信用周期的形成。信用周期和经济周期可能会叠加在一起,问题就更大。政府要维持泡沫就要发债、调控、监管,导致的结果是问题越来越大。
背后其实有两点:
第一,货币传导机制。
金融周期运转的最初原点是央行开始印钱。我们的钱是被央行控制的,央行给大银行,银行拆借给各种小银行,再到大企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最户才是个人。货币就是这么一层层地传导下来的。
整个过程中,国开行跟央行借钱,1%的利息就够了。企业跟银行借钱,要6-7%,民企就要10%了,中小企业就更高了,至于老百姓借,没有20%谁借你?从上往下,利息越来越高。当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都处于负债经营的时候,整个社会都成了金融业的奴隶。
第二,金融工程,比如房市、股市、债市。
钱印的越多,PE越高,泡沫越大,震荡幅度也越高。而老百姓被推着必须要去买房、买债、买股。凡是老百姓买房,他的实际财务都会变少,因为房价涨就是有更多的钱被印出来。老百姓买股票肯定也是输钱的,大妈都是接盘侠。
你还会发现一个问题:离中心越近的人赚越多的钱,越边缘赚的钱越少。所以我们的整个货币传导机制,金融工程,以及我们的整个监管产业政策,都是少部分人赚钱,大部分人不赚钱,本质就是个剥削的体系。
而从数学上来看,整个社会实际财富基本上不怎么增长的话,你收入的增高,别人一定降低了。因为这就是个零和游戏,有钱人通过金融市场不断赚钱、洗钱、割韭菜,他们多赚一个亿,就有一大批没钱的人在陪葬。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是整个世界都正面临的矛盾。全世界泛滥的民粹主义,反全球化,无非是老百姓对于贫富差距的一种反应。美联储带领着全球央行,用各种控制手段维持着整个不合理的货币体系和金融泡沫,使得贫富悬殊变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可逆的问题。人类已经被现代金融的泡沫绑架,却不知道什么事件是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上碰到这种问题,只要到达“51%攻击”,就得靠着打仗解决。我没有做精确的测量,但我们可以预估下,由于贫富悬殊的不可逆发展,社会到达51%的愤怒人口应该就在不远的将来,也许是10年,也许是5年。特别是在一人一票的国家,对于51%攻击更加缺少防范能力。想想当年希特勒也是被老百姓选上去的。
幸好,由于全球的核能力和先进武器,战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难以爆发。而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第一次有了区块链这样专门用于改变人类分配关系的技术出现。
从根本上讲,区块链技术的初始原动力,实际上是人们对于贫富悬殊积累下来的愤怒之力。这也是为什么比特币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之后,在2009年初发布的原因。
在谈区块链之前,我们先来讲一下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记账的方式。打个比方,四个人搓麻将,每个人都记账,结束的时候每个人的账簿对一下,都是一样的才能放心。每个人记的帐可以看成是分公司账本。
另一种记账方式是,四个人搓麻将,另外拿一副牌,去掉大王小王,每个人发13张,A当作1块,老K当作10块,大家可以用牌的数据直接结算。这个就可以看作是区块链,比特币的底层逻辑。
只要记账记得好,牌也能当钱。比如说你喊了一个服务员在边上给我们泡茶,你给他一张A,他给你一碗茶喝,他肯定愿意,因为他知道A表示一块钱。
区块链就是一个分布式账本,而比特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大家达成共识的记账方式,无非这个数字叫比特币。
因而,货币实际上是一种记账方式,记录每一个人所行的善恶,来分配社会给人的福利保障与惩罚。只要大家达成稳健的共识,原本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变成了“钱”。
比特币的本质,就是一个新的记账方式,让全人类可以在美金之外,有另一种可被“技术信任”的记账货币。
而比特币被人信任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人们开始对美金产生来怀疑。人们的恶心总是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柱来给自己安全感,因而对于这种网状的、平等的共识,缺少了信任的勇气。事实上作为一种记账工具,只要信任的人群内部,可以实现价值的转移和清算,其就有了实实在在的记账的“价值”。
比特币的价格,大概会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IT极客和先行者的共识,将比特币推动到百亿美金市值;
第二阶段,是富人群体的避险工具,1%对冲就会将比特币推动到万亿美金市值;
第三阶段,是各类组织机构的储备工具,会将比特币推动到10万亿美金以上市值。这三个阶段,会伴随者大量区块链经济的产生,而区块链社群的指数级增强。
由于对于美金的不信任,推动了对于比特币的信任,所以本质上看,比特币就是整个现代金融系统的对冲避险工具。当然比特币并非没有风险,甚至必然要存在着风险,才能保证其有足够的竞争从而没法被控制。非常有趣的是,比特币的反对者、竞争者和封杀者,都是其必不可少的成就者。
因为“经过考验的信任更加坚实”。
如果看比特币,人们总是会反感其暴涨带来的少部分人的暴富。事实上,任何一个跨时代技术的产生,由于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价值,都会造成一小部分人的暴富,这属于人类进步的一种自然激励现象。
而区块链给人类带来的价值创造,可能是当前所有产业的价值创造之和。
举例一个数据,美国的利润总额中,超过65%是资本所得,而中国超过80%,而真正干实业的劳动者,只占了少部分的利润。而区块链时代,也许会有相反的数据比例。大概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区块链的多货币机制,会彻底消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不久前火热且被禁止的ICO,实际上是区块链体系下的多货币机制萌芽。而这种多货币机制,本质上是“不同社群共识”的代表,有些是“尺度共识”,大部分是“生产力共识”。每一次交易,回归模拟到物与物的交换,没有了通货就没有了基于通货的膨胀与紧缩。
打个比方,酒店从业者持有的代表酒店服务生产力的token,可以随时换成代表打车服务生产力的token,计算机在兑换时,可能用到作为尺度共识的比特币来进行兑换清算。
在这个模型技术上,大概之前靠宏观经济学这种模糊科学吃饭的专家教授得被“就业迁移”了。当然这些人往往会成为变革的阻碍者,这就是人性思维的特征。
其次,区块链环境下,信用货币不再由银行印发,而是由创造者印发。
我们传统金融的信用回避,存在着严重的周期性问题。人们总是在好的时候借钱导致经济更好,在坏的时候还钱导致经济更差。银行也总是在经济好的时候放水,而在差的时候收回借款。这种信用的周期没有办法被央行有效的控制,也导致了货币总是借给了那些更有钱的人而不是更乐意创造的人。
在区块链的环境下,银行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保管钱),也失去了发放信用货币的能力。而创造者则可以一个假象和一群人的信任,来创造出新的token,代替了信用货币。并且这种信用货币不会引起连锁反应。
举个例子,有人说自己想建造一个宇宙飞船去火星,发行1000万个token,另外一群人相信他这个故事,用7000个比特币换取了其700万个token,交易所就出现了1:1000的交易价值,就相当于这个人创造了相当于10000个比特币的信用token。
第三,区块链估值体系会从传统的P/E,转变成L/V结构,从追求利润变成追求用户数。
传统的金融体系建立在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而事实上,我想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无法读懂现在的资产负债表,我们的资产端实际上被层层泡沫吹捧,负债端确是实实在在的数字。资产负债表这个古老的会计法则,是我们金融泡沫的故事脆弱的支撑。
而区块链环境下,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区块链金融”或者“代币金融”,将会是一个全新的结算机制。对应P/E,我们认为区块链金融更合适的应该是L/V。L是流动性的缩写,V是价值的缩写。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代币,其长期稳定的流动性与其总市值成正比,不同的代币在同样的变化环境下,其比值应是一个动态的常量。而当流动性变大时,因为其代币交换性能的提高,使得L/V变小,也就是说同样的流动性,V会变得更大。
这时我猜想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上,创造平台的人不需要追求理论,而是追求如何让用户变得更多,让更多的人使用这个代币,从而使得长期稳定的流动性增加,让自身持有的token升值。
在这个模型下,还有两个非常有趣的结论:
首先,全球的机会竞争转变为全球的机会合作。因为流动性合并会导致代币估值上升,所以同业者更乐于合并,而非机会垄断。
其次,生产资料会全面共享,利润回归到劳动者而非生产资料拥有者。
在这个模型下,科技界原本担心的,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企业垄断自动化生产资料,大规模失业的忧虑,将被完美的解决。因为代币的稳定性来自于分散,而消费某生产力的前提是持有有该生产力,也会导致代币分散,这使得代表生产力的代币,被自然激励成分散的结构。
区块链对于人类的改变,是前所未有的,比特币对于人们认知的冲击,也是史无前例的。任何时候,“红旗法案”是人害怕改变的自我保护欲,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变化是有利于自己的时候,人们改变的更快。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么有趣的螺旋式前进,因人性的平等,世界也会被人欲这种自然之力推动着往更为平等和富有的方向发展。
回想下人类上万年,从来没有成功阻止过技术的发展和传播,而只有因拒绝或者无缘技术导致落后的。比如非洲大陆和北美的印地安人,1万多年前由于没有发现马,也就没有发明马车,没有建设马路,从而导致了这些地方没有文化的沟通和技术的交流,整整落后了人类其他区域一万年。同样,比如清朝时,人们对于枪支和工业革命的拒绝,我们被落后挨打了100年。最终,人类的文明还是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帮助人们变得更为平等与富有。
对于我们的国家,我只讲一个建议:哪怕比特币只有1%的可能性会成功,哪怕区块链只有10%的可能性会改变我们的金融,我们都不该一刀切地拒绝,把这种可能的战略资源与人才拱手让与海外。
议
区块链是全球商业界都争论不休的话题。这次从经济学底层完成了一次剖析,是全新的解读模式,在热议之外缔造了不同的认知植入。
文∣诗琦
编辑∣强强
摄影∣黄硕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