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境第一到线上Costco,网易考拉正成为中国电商第三极

摘要:在几天前的美好生活联盟发布会上,网易考拉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成为依靠互联网平台成长起来的Costco,并将其形容为“考拉模式”。从时间上来看,网易考拉并非是第一家对标Costco的电商平台,去年直言效

在几天前的美好生活联盟发布会上,网易考拉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成为依靠互联网平台成长起来的Costco,并将其形容为“考拉模式”。

从时间上来看,网易考拉并非是第一家对标Costco的电商平台,去年直言效仿Costco的电商平台就有Jet.com、崔永元的食品公司、雷军眼中的“小米商城”……到了今年又新增了每日优鲜、环球捕手等垂直电商平台,甚至于在两个月前的时候,Costco官方公布了在上海开设首家超市的计划,试图以搅局者的身份进入中国零售市场。

不过,网易考拉并没有将自身限定为线上的Costco,而是结合Costco的思路,完成对国内中产阶级的占领。

Costco在中国被复制的那些“弯路”

大多数国内消费者对Costco并不熟悉,但这并不妨碍Costco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零售巨头,多次入选《财富》杂志全球最受赞赏50家全明星公司名单,拥有巴菲特、雷军、查理·芒格、布拉德·皮特、傅盛等诸多粉丝。

而Costco引得中国电商从业者借鉴或模仿的原因则在于,一家仅有不到4000SKU的零售企业,在利润率低于14%的情况下,竟然在销售额上可以比肩沃尔玛之类的“庞然大物”。换到中国的互联网语境里,阿里和京东何尝不是电商领域的“沃尔玛”和“家乐福”,在电商红利期已过,甚至连人口红利都不复存在的时候,Costco模式自然成了后来者跻身电商“第三极”的神奇抓手。

在网易考拉之前,国内不缺少Costco模式的研究者,也不乏一整套的理论和法则,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往往出现了一些“误区”。

在小米风头正盛的2016年,雷军在年会上摆正了一个事实,即“小米模仿的不是苹果,而是Costco。”抛却雷军个人对Costco的好恶,小米在模式上确实深得Costco的低价精髓,凭借极具杀伤力的性价比模式,小米手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杀进市场前五,小米网也如愿跻身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

所不同的是,几乎所有延续性价比风格的电商平台,都在讲一个类似的故事,利用互联网来去除中间环节,减少了分销商的利润,价格自然就降了下来。但Costco做法却是尽可能的帮顾客“省钱”,如果一家供应商在其他地方的定价比Costco还低,那么它的商品将永远不会出现在Costco的货架上。此外Costco的货架上也不乏一些“奢侈品”,诸如GUCCI、 COACH,只是在外观包装上要显得更廉价一些。

一个是聚焦在价格的性价比,一个是专注于品质的质价比,结果自然要有所不同。在国内的一些电商平台疯狂追逐性价比的时候,其实已经与Costco渐行渐远,要知道纯粹的廉价吸引来的大多是“羊毛党”,想要抓住中产阶级,还需要基于品质保障的廉价。

此外,会员制是Costco与沃尔玛最大的差别,后者一直在延续“生鲜赚人气,日用赚业绩,家电赚利润”的理论,但Costco的低价策略决定了在商品利润上的局限性,会员费又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在Costco发布的2016年财报中,净销售额为1261.7亿美元,同比增长8.7%;会员费收入28.5亿美元,同比增长7.5%;净收入为2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会员费对Costco营收的影响不言而喻。

只是在国内电商平台效仿的会员制中,远没有达到Costco的高度。

一方面,按照零售业法则,只有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消费者才基本具备会员制消费的能力。这个法则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解释为Costco模式未能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但Jet.com在会员付费上线三个月后便取消的尝试,却道出了会员模式的诱因:消费者从Jet买东西的动机就是省钱,取消会员费制度而继续相对便宜的定价策略,无疑更有利于用户数量的增长,何必自我设限呢?

另一方面,在一切都在寻求“快”的时代,留给电商平台的机会并不多,照搬Costco模式便意味着:将仓储物流做到极致、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将产品定价做到极致,同时还要花上足够的时间在国内培养用户习惯、积累品牌美誉度、影响顾客的价值观……恐怕没有任何一家电商平台愿意为此殊死一搏,只是妥协的代价也非常直白。

当消费升级成为主旋律,“考拉模式”或许找对了方向

如果是在五年前的话,没有人想要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催生出类似Costco的公司,那时候流行的是“免费模式”和“屌丝经济”,依赖低价来统治市场,趁机挤垮当前的市场,并以此占领用户心智。

互联网风口的变换显然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两年前“横空出世”的消费升级成为新阶段的主旋律。遗憾的是,在“免费模式”和性价比的加持下,中国市场未能出现第二个小米,导致很多人在努力试探中产阶级崛起的新机会,而Costco也就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除了不计其数的创业者,丁磊无疑是走在最前面的互联网大佬。早在网易考拉上线之初,丁磊就对外喊出了“在电商领域再造一个网易”的口号,且在电商业务的整体布局上也是和Costco最接近的。不同的是,网易并没有照搬Costco的运营模式,而是在其基础上孕育出了“考拉模式”。

网易考拉的精选策略对应了Costco的精选模式,平台上每一个商品都是经过严格的标准挑选出来的,不以SKU的数量取胜;用品质来对标Costco的性价比,采用更重的自营模式来保证正品和品质,规避了低质低价的错误;甚至在Costco的会员模式上,网易考拉也推出了会员模块,只是并非盈利的目的,而是以用户忠诚度的目标,帮助用户和平台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

此外,Costco恐怕不只商超那么简单,许多分店还设置轮胎维修服务、药局、眼科诊所、照片冲洗服务、加油站、烘焙屋等,甚至还有自有品牌Kirkland和自建的养鸡场……丁磊也在经营自家的“养猪事业”,无论是网易严选还是考拉的工厂店,都有着朝自有品牌或帮助工厂建立自有品牌发展的痕迹,这恐怕很难用偶然或巧合来解释了。

诚然,“考拉模式”寄托了网易成为中国电商第三极的希望,而其中的一个利好因素便是中产阶级的崛起。

《经济学人》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达到2.25亿,马云估计这个数量是3亿人,国内的一些咨询机构甚至给出了更为大胆的预测:到了2020年,中国中产阶级将达到7亿人。单从数量上来看,相比于美国5000万的中产阶级,中国的这片土壤上足以诞生四五个Costco,网易考拉们冲击电商第三阵营的目标也无可厚非。

当然,鼓吹数量上的优势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中国的中产阶级大多存在着这样的处境:每个月要从工资里扣除掉车贷、房贷等固定支出,为孩子的教育预存一大笔费用,还要留出一部分钱来赡养老人……与其从中产阶级的规模引入,倒不如像网易考拉那样从“中产阶级”的消费心理入手,“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或许更符合现在人的消费观,而非押注于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和类似美国的消费习惯。

结语

Costco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为国内的电商平台带来了新思维,专注于用户体验和商品本身,结合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形成适合国内市场的商业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市场第一、国内综合电商品牌前七的网易考拉,在“考拉模式”出现的同时,也在加速冲刺中国电商的第三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1-28
从跨境第一到线上Costco,网易考拉正成为中国电商第三极
摘要:在几天前的美好生活联盟发布会上,网易考拉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成为依靠互联网平台成长起来的Costco,并将其形容为“考拉模式”。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