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可能还要从2008年新版《邮政法》正式推出说起,黑了多年的快递终于有了合法身份。与此同时,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也正式上线。演员齐备,这场历时9年的大戏开唱。
2009-2010年 混沌未开
以2009年为基准,此时申通、顺丰、宅急送16岁,韵达10岁,圆通9岁,中通7岁,百世汇通6岁,都是未成年的状态。
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快递公司,在电商市场初期与加盟制双重背景下,基本上都完成了自己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虽然管理松散,但人心齐整,亟待大量货物涌入。顺丰则投资1亿元注册了顺丰航空,同年,第一架B757首航。
如今看来,这两年“双11”就是玩闹,2009年“双11”当天销售额5000万元,参加的商家27家,产生的快递件数更是无从谈起,2010年增至9.36亿元,参加的商家有771家,快件量1000万件。对当时吃不饱的通达系而言,“双11”只能算是一盘开胃小菜。
2011年 爆仓元年
52亿、2200户商家、2200余万件包裹。猝不及防包裹如山,除了顺丰,其他快递公司集体爆仓。
在有图有真相的年代,各种包裹山在网上流传,爆仓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快递企业懵了,阿里巴巴懵了,管理部门也懵了。
当时的快递企业多数还依旧处于草莽期,在这个年月,快递员手中的把枪好像除了顺丰和国际四大人手一把之外,其他几家还未普及。中转场还只是普通的皮带机,分拣全靠手工,一个熟练的分拣员需要能够记下成百上千的地址信息,随便走一个都有可能让整条流水线瘫痪。
由于预警和准备不足,大量快件被积压在各大公司的转运中心。面对着不断涌入的包裹,面对各种舆论的压力,以及政府的监管,快递企业第一次感受到压力——如何应对和化解短时间内暴增的快件。
同时,爆仓这个形象的词汇,也在这一年,深深地烙在了快递行业身上,直至今日,如影随形。
2012-2015年 菜鸟与飞翔
2011年的惨剧,让所有人记忆犹新。
这也注定了接下来的每一个“双11”,阿里、快递公司、监管部门必须有所行动。
到这就不得不提菜鸟网络了。
从2012年的“双11”开始,阿里开始启用物流预警雷达,派人驻点快递企业,当时阿里负责物流的好像还是王孝华,主要是物流宝为主。
2013年菜鸟创立,从初试牛刀,到指挥各家快递公司,挟数据以令“诸侯”,从数据端确保“双11”物流配送不出纰漏,这么多年下来,菜鸟的作用也日渐显现,这是后话。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快递公司而言,为了确保“双11”不出事,最直接的就是各种资源投放,常年关注这类新闻的会在“双11”前1个半月开始,看到以下不断重复的内容,直到今日好像也是这些:
扩场地:扩建、扩容、临时租赁等等;
增运能:千万辆级别以上的购入和储备;
招员工:快递员、操作工、客服、分拣员、驾驶员,包括大量临时工在内,成千上万;
添设备:升级信息系统、改造流水线、装配手持终端配等等;
年年岁岁,周而复始。
不过在其中,航空运力的投入成为“双11”期间为数不多让大家提得起兴趣的亮点。
在公开信息上,2013-2014这两年的“双11”有100多架飞机参与“双11”的物流配送当中,其中顺丰旗下的36架全货机每日可发运货量1800吨。散航腹仓带货“双11”期间预计每日最大可获取3850吨。
2015年,相关数据显示,“双11”期间,预计有120多架全货机投身“双11”,其中为顺丰服务的42架全货机每日可发运货量2000吨,散航腹仓带货“双11”期间预计每日最大可获取4500吨,差不多“双11”那几天天上的飞机十有八九都会承载着顺丰的快件。
航空领域的不光只有顺丰,在2015年“双11”前夕,圆通专门弄了一架“淘宝号”参与其中。
2016年 资本元年
2016年,最主要的几家快递企业纷纷启动上市,尽管顶着资本光环,但在“双11”备战方面和过去没有本质差异,随着各家公司启动上市进程,在资金方面更为充裕,血拼的弹药更加充足,这反而是一个双刃剑,中国快递业可能走向更加疯狂的“双11军备竞赛”。
按照当时媒体报道出来的数据显示(个人能力有限,查到的主要是人员的,直接COPY,就不做加工了,其他的数据如果大家有,欢迎补充):
圆通: 全网人员将达到50余万人,其中大量为临时、兼职人员。
申通: 除增加客服人员外,还新增云客户,将在校大学生的资源汇集起来,通过业务测评、风险评估等,将他们纳入到在线客服、电话客服等基础服务岗位。
韵达: “双11”业务量最高峰期间新增临时人员30000人左右,包含临时工,小时工等,从“双11”当天到11月21日期间,预计共增加临时人员110000人左右。
天天快递: 各集散分拨转运平台预计投入4400多名应急队伍,保障转运速度及时效;
菜鸟的统计,全快递行业将有268万人一线人员投入快递服务,较2015增长超过50%,干线车辆增长59%,航空运力增长40%左右;虽然这些年大家备战“双11”越来越有经验,也尽量发挥了协同作用和流量预警功能,但是基础模式并没有改变:堆资源。
不过,这年“双11”堆资源却堆出了个网红。
(去年双十一高铁运包裹,网友P图)
今年“双11”,除了原有的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外,顺丰还与合作中铁合作,用高铁进行快件运输,消息一经曝光,网友随即脑洞大开,顺丰在一脸懵逼的情况下成了微博热搜。
不过,仔细看了一下网上各种调侃快递坐高铁的图片,我却觉得细思恐极。顺丰放在座位上的每件包裹即便看似臃肿,但放置在座位、过道时,依旧留有余量,既保证了快件的安全,又不会损伤车箱内的设施,显然顺丰对快件的大小、重量等经过严格的测算,看惯了网上的各种暴力分拣,突然来这么一下还真有些不太适应。
2017年 一场快递秀
11月11日凌晨00:00,一位家住上海的徐女士,订了一张床垫。15分钟后,物流师傅上门安装。
与此同时,在南京,苏宁通过机器人“小biu”配送了一单青岛啤酒。从用户00:30下单,到“小biu”从小区内苏宁小店出发送货上门,整个过程仅用时3分。
说实话,不知道何年何月开始,“双11”期间的首单似乎成为了一种仪式,就跟“头柱香”一样。虽然背后不乏大数据的支持,但年年刷新我大脑的下线。
你要说申通、京东、菜鸟的智能仓储分检技术等等,至少是后台运作,好不好用自己知道,但从去年开始,各家快递公司都在开始涉及各种无人设备,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配送等等,啥吸引眼球做啥,但真正大规模使用的依旧是极少数。
似乎和“双11”的价格一样,物流配送也从以前实打实的埋头苦干,变成了一场秀。
------------------------------------------------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新闻、今日头条、搜狐科技、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家平台发布。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