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一场全场景消费盛宴的入场券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落地,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为零售商业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无论是所谓的新零售还是无界零售抑或是零售赋能,在一个个新概念的背后,是大佬们对零售商业势必将发生颠覆性变革的一致判断。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零售商业新形态不断涌现,既有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等被视为创新标杆的“餐饮+零售”融合业态,更有缤果盒子、猩便利、京东到家等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无人零售模式生根发芽。

某种程度上而言,无人货架实际上是无人零售业态中负责“末梢”需求的业态,也是对传统和无人商超在场景和对应的需求上最大的互补。

无界零售时代场景为先 催生无人货架等业态

无场景,不零售。对于零售商业的变革、线上线下的融合,一个关键的元素便是场景。零售永恒不变的是人、货、场三要素,但是在全场景消费的趋势下,人、货、场三者之间却被推向了从未有过的关系重构的路径上。

京东、阿里之所以要提出并践行无界零售、新零售,正是因为随着线上消费行为大数据的积淀加上移动支付、生物识别等技术和应用的成熟,为以融合线上线下资源,以新形态迎合消费升级提供了条件。而且, 通过打造无人零售等新形态,也将进一步打破线上线下藩篱,通过边界的消减,提升商业流通效率、全方位满足消费需求。

其中,场景是巨头们在概念背后争夺和觊觎的焦点。一方面,人货场中的“场”在无界零售的语境中已经不是传统的地理场所,而是直接关联消费需求的“场景”。诸如写字楼办公区、社区、娱乐场所、培训机构等地理位置,只有将人、货与场景连接,才能真正释放无界零售的能量。另一方面,无论是盒马鲜生的餐饮+零售,还是京东的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形态背后,都是去提升人货场连接的效率,通过效率的提升,在存量的零售市场挖掘增量机会。

而要在存量市场环境下去挖掘增量机会,仅仅是在零售前面加上一个“新”,或者说“无人值守”还不够,因为本身市场就存量饱和,因此,只有去拓展更多的此前未能被传统商业涉足的新场景、全场景,方才能从中挖掘到增量机会。

无人货架离消费者最近 成消费场景前移的“挖掘机”

之所以无人货架会成为市场的宠儿,是因为 无人货架有消费者有对即时消费需求场景的零距离满足,离触发消费需求的场景最近。 如写字楼办公区,午休或加班的场景中,最容易催生消费需求,有了距离最近的无人货架,坐班族便无需下楼,原本属于便利店的生意被前置截流。

一直以来,即时消费需求,是通过布点在写字楼周边的便利店来予以满足的。然而,便利店离得再近,仍然需要下楼、走上几百米,无人货架相较于便利店有着一个典型的优势——消费场景前移,触发消费者“即想即得、即拿即走”的需求,成为一个存量零售时代的可见增量。

也正是因为此,领蛙、哈米、猩便利、京东到家等越来越多的玩家出现在无人货架的赛道上,他们无一不是瞄准了包括写字楼办公室在内的即时消费需求。

然而,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却是,无人货架存在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一,因无人,且无有效的生物识别等监控技术赋能,因此货损率高;其二,因缺乏既往数据积累,无法做到千人千面,于是每个写字楼乃至每个城市的无人货架,卖得货大同小异,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其三,由于缺乏足够的运力,当下无人货架的补货能力普遍受限。如此三点,实际上是大大束缚了无人货架的想象空间。让无人货架无法人机对话、无法高效补货、无法千人千面。

而这些现实的问题,留给这一领域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时间窗口真得不长了。据笔者所知, 零售巨头京东到家已经迅速出击,通过智能货柜来切入无人货架这个市场。

从公开资料看, 京东到家智能货柜得益于与整个京东的供应链体系深度协同,上游既有沃尔玛、永辉、欧尚、卜蜂莲花等大型商超,也有一些具有品牌门槛的中型便利店。而补货运力就更加不成问题,京东的配送站点和达达几百万众包配送员的运力池都为此提供了保障。

并且,深耕零售行业2年多的京东到家本就积累了比较全面的用户画像和消费大数据,其累计了近4000万注册用户和每月数百万单的交易规模可以帮其拥有相对更加全面的用户画像和消费大数据,再结合每个智能货柜反馈的销售数据,在后台运用AI算法形成数据决策,判断该区域消费者的口味爱好,这让智能货柜在SKU选择以及客户运营方面真正“智能”起来。

此外,一个与场景命题有关的束缚是,目前市面上的无人货架因为缺乏技术含量,以至于必须铺设在办公室人群最显眼的位置以防止过高的货损率。曾有业内人士断言,由于无人货架的无人+无技术门槛,因此,为了防止货损,只能在很有限的IT科技类公司的办公室内布点,而且具体的安放位置也只能是在前台或办公区视野范围内的位置。这种局限,注定了第一代无人货架难以实现场景拓展,而且极为有限的布点也限制了无人货架以大数据+AI实现千人千面的可能性。

智能货柜领衔出场 不止是离消费者更近

目前来说,市场上能看到的仍然是第一代无人货架,道德约束和办公室场景是货损率的“减速器”,而谁能先用技术能力更好地控制货损率,谁就掌握了解开打开无人货架领域升级之门的钥匙。

纵观各家, 京东到家的智能货柜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和迭代,为冰冷的货柜注入了可感知、可洞察、可交互的元素。 具体来看,作为升级版无人货架产品,京东到家的智能货柜拥有人脸识别、重力感应、智能库存管理和智能广告牌等多种“黑科技”。用户在扫码后,只需开门-选品取货-关门,三个步骤即可完成交易,使购物更为方便快捷,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同时,该产品可明显减少货损,监控库存状况,实现精准补货,保证商品质量。

通过智能化升级,智能货柜能更好的与目标用户群在即时消费这一场景中建立连接,一方面,由于采用了人脸识别、重力感性等技术,因此,智能货柜不再仅仅从有限的写字楼办公室中布点,而是在电梯口、社区、商场、加油站、娱乐场所、培训机构等一切有流动人群的开放空间内都可以放置,这大大拓宽了即时消费场景的范围,且不用担心货损率问题。另一方面,在即时消费的场景中,可以通过重力感性和智能库存管理,动态了解用户的购买行为,假以大数据分析,让智能货柜有在不同场景提供不同商品的千人千面的理论能力。

智能货柜补足全场景消费图景,但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占据了天时地利的京东到家,在进入这个行业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战略意图呢?

首先,智能货柜的推出将无人货架带出了办公室,将服务场景延伸到了电梯口、社区、商场、加油站、娱乐场所、培训机构等一切有人员流动的半封闭空间内,理论上是随着布点的增多能形成对用户生活工作休闲娱乐全场景的消费覆盖。此外, 通过推出智能货柜,京东到家至此拥有了APP+线下门店+智能货柜三位一体的商业能力 ,其做法是,结合现有的生鲜商超O2O模式,打通智能货架、APP、线下门店三个环节,形成优势互补,给消费者带来无处不在的购物场景和服务。

举个例子来说,想象一下,当一名用户加班时突然想吃一碗老坛酸菜牛肉面,他无需在网上下单等待外卖送货,只要走向摆在公司里的智能货柜,扫码拿走碗面即可;稍后,他听同事说某厂家的新口味酸奶很好喝,发现智能货柜上没有这一商品,于是就打开手机在京东到家上下单,只需要稍做等待,他就能喝到新口味的酸奶,大饱嘴福。而在下班后,她在经过社区里的智能货柜时,又拿走了一包薯片和一包牛肉干,当作晚上看美剧的零嘴。这种近乎完美的用户体验并非想象,而是京东到家试图打造的全场景消费的一个生活图景。

这种改变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我们无法预估。但有一点十分肯定, 通过APP+线下门店+智能货柜三位一体,尤其是随着能跨场景的智能货柜在各地、各场景的加大部署,京东到家的全场景消费模式实际上已经走在了无界零售乃至整个新零售领域的最前沿。 其三种零售商业服务交付形态的交融,跨场景的能力实现,千人千面的技术叠加,让其率先成为无界零售的落地范本。而其从场景到生态的布局和水到渠成,也将京东到家模式打造成了得以给全行业带来启迪和借鉴的样板。可以预见的是,以智能货柜领衔无人零售、以全场景消费模式打造无界零售的京东到家,其未来也变得更加可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1-01
无人货架,一场全场景消费盛宴的入场券
摘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落地,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为零售商业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