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双11,相信“爱美爱吃”的各位已经迫不及待地填满了购物车,而想买新车的朋友也迎来了最佳购车良机。尽管大部分熬夜抢单的人恐怕难以想象,在网上买一辆车的体验,但近年来,汽车电商却早已发展得如火如荼。这不,汽车之家就在今年双11新推“超级金融日”活动,承诺让用户“零负担迈入有车生活”,意欲在汽车电商领域掀起全民血拼狂潮。具体怎么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又是一年双11,汽车金融或成新爆点
“超级金融日”活动中,汽车之家联合了多家金融机构推出0利率、低利率的大力度贴息购车优惠,让用户以更低首付和利率完成购车。同时,活动期间还有10多款价格大幅下降的畅销车型供用户“秒杀”,可谓是诚意满满,心动不如行动。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互联网服务平台,汽车之家拥有稳定的交易场景和大量精准的流量数据。此次在双11主动进行玩法升级,联动汽车金融领域的上下游,并通过大数据模型推出线上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为汽车金融领域带来新鲜打法,背后离不开其超强信心和力求转型的动力支撑。
从需求端来看,汽车之家围绕“4+1”发展战略,发力汽车金融,充分满足了用户一站式购车的闭环需求。用户进行看车、选车、与车友交流等活动,最终目的还是落脚于车辆购买。汽车消费金融产品的推出,为用户在购车过程中提供了降低消费门槛的融资服务工具,进一步优化用户购车体验。
同时,随着新生代的消费者超前消费习惯的形成,消费金融、现金贷等金融品类迅速崛起,汽车消费金融在这一趋势下也应运而生。同时,消费金融也提升了高客单价商品的渠道下沉速度。
根据QuestMobile三季度报告显示,在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中,现金贷同比增长近180%,位居第四位,大大超出预期。
有趣的是,皓哥发现在汽车之家的超级金融日中,首单用户出人意料,是一位来自于浙江舟山,年仅28岁的年轻用户。一方面,这显示出了90后新消费习惯的变革;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消费金融在渠道下沉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价值。
另一值得关注的是,购车用户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其中85后用户占比近28%,90后用户占比32.07%。年轻用户热衷于通过互联网进行车辆选购的的习惯,对汽车之家这类汽车网站也是有益的。
以供给端的角度看,年年双11主打价格战,各家汽车电商力拼优惠力度,消费者有点视觉疲劳了,急需革新,玩出新花样。例如,虽然往年有电商推出,特价车降价超10万的大促活动,但多数特价车辆不仅限时抢购,通常还仅限1辆。加上还有专业抢购党存在,普通消费者想抢到特价车并非易事,最多也就只能享受到极为普通的优惠幅度。久而久之,用户也明白了,所谓的大促可能只是吸引眼球的噱头,参与热情一年不如一年。而帮助更多人买到想买的车就显得更有意义。
另外,对于汽车电商而言,仅帮助用户获取资讯、交流,并向汽车经销商售卖销售线索的单一“轻”模式已陷入发展瓶颈。汽车电商的早期价值在于呈现了更丰富的车型和更透明的车价,但汽车作为高价值商品,仍需要线下体验,以及提供更完备的金融服务,来降低用户的购车消费门槛。因此,今年双11,汽车之家力推汽车金融,无疑力求从同质化竞争的大军中实现差异化突围。
二,汽车之家如何玩转汽车金融?
携手实力雄厚的大股东平安集团,汽车之家双11之际,量身定制了三款金融产品,核心是解决用户的汽车消费金融需求和车商的资金周转需求,让双方都能在引爆汽车消费的盛宴中尽情享受。
之于消费者,汽车之家首创了消费贷产品“先拿钱”,颠覆传统车贷风控和流程,实现了“先授信,后买车”、“无抵押”的体验。用户不仅能在线获取信用授信,还能直接在线提款。相比传统车贷,用户无需办理抵押手续,又可节省可观的金融服务费,降低用户购车门槛。对汽车之家而言,消费贷将加速汽车消费渠道下沉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汽车之家的购车用户群体。
第二款颇具诚意的现金贷产品“家小贷”,则采用大数据风控手段,满足80、90后年轻群体的小额资金急用需求。尤其在双11期间,剁手党们不仅有购车需求,自然也有上天猫、京东的买买买需求,汽车之家上线数额偏小的“家小贷”,无疑是希望帮助自家的用户,能在网购盛宴中,尽享购物乐趣,扮演“助购者”角色。
据说,这回“家小贷”用户最高可享受3万元现金、免息使用30-60天的福利。轻松贷到这笔钱,用户可以用来进行任意消费,既可抓住汽车特价机会,购买心仪车型,升级爱车配置,也可以去其他电商平台享受网购血拼的体验。
现金贷的优势在于金额相比消费贷偏小,用户相对还款意愿强,违约风险较低。同时,用户对小额借贷产生的利息敏感度更低一些,平台能收取相对较高利率,利润丰厚。从结果来看,“家小贷”产品上线不久,交易量就快速上涨,助力汽车之家的金融业务迅速发展。
同时,对于供给侧,“车商贷”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在双11的特殊时节,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众所周知,车商经营过程中,充沛的现金流是至关重要的,大量车源需要押钱垫资,尤其是双11期间,用户的购车热情大幅井喷,若车商备车量不足,很容易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即使勉强接受用户订单,也可能面临调车周转期过长,影响用户体验的风险。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车商的经营状况了解有限,无法在双11这类特殊的行业大促时,给予车商快速的供应链金融支持,导致车商面临想要发展而迫于资金压力,无法施展拳脚的窘境。而与普惠合作的“车商贷”无疑是一剂贴心良药,让车商无需提供库存车辆或资产凭证,即可在线便捷获得信用借款,满足其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让行业在双11期间能更健康有序的运转。
之所以汽车之家能在车商无抵押的情况下放贷,核心在于其拥有车商交易、库存、资金等全方位数据,奠定了后端的智能风控基础。并且这些车商长期依赖平台来经营业务,即使资金面临压力,宁可向其他渠道借钱也不敢违约平台,这也保证了汽车之家的供应链金融的违约率在一个很低的程度。
三,分析与展望
长远来看,基于电商场景孵化出的金融业务,更具竞争优势。核心原因在于电商为金融业务提供了场景、数据、用户三方面重要资源,这也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汽车之家金融业务具备先天优势的本质。
以汽车之家为例,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平台海量用户行为进行洞察和分析,在后端建立起高效的风控模型,形成完善的智能风控体系。前端则通过大数据模型,分析出不同的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金融服务定制。
平台不仅拥有贯穿用户看车、选车、买车、用车、置换等各个环节的高价值数据;还通过赋能经销商,掌握其经营全链路数据。同时,平台天然的购车场景中,既有车商的资金需求场景,又有用户的买车需求场景,二者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迫切,让平台的获客成本很低。
横向来看,汽车之家还独享大股东平安集团的资源,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嫁接,让汽车金融产品更高效落地。背靠金融实力雄厚的平安集团,汽车之家将坐拥低资金成本与成熟风控能力,相比其他汽车电商平台能更高效地输出金融产品,依托金融产生更大的商业变现。
其次,电商与金融业务具有共生共荣的强协同关系,一旦进入正循环发展,将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汽车电商的繁荣,将带动金融业务发展;而金融工具的应用,也降低用户消费门槛,反哺汽车交易生态。
以汽车之家的现金贷产品“家小贷”为例,在提升客单价的同时,也将促进用户更频繁地进行车辆配置升级,从而带动需求端增长。而电商与金融双轮驱动的生态一旦进入良性循环,平台的流量将有望得到二次变现,增加利润,进一步打开商业空间。
未来,场景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场景支撑的纯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展或将遭遇发展瓶颈。
随着阿里、京东、汽车之家等拥有场景的电商平台叠加自己的金融服务,意味着纯互金公司失去了很大的客户群,增加了获客成本。他们不得不与长尾电商合作,或者自己购买流量拓展新客,才能避免其金融业务被管道化的困局。而小而美的长尾电商在巨头们的笼罩下,前景究竟如何还尚不可知。
同时,纯互金企业还面临传统金融机构的低资金成本的挑战。拥有政府背书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能以极低的利率获取资金。而问题频发的互金平台,用户对其信任度普遍较低,这意味着必须依靠高利率去吸引用户资金。所以仅从资金成本方面,其与传统金融机构就差上了几个量级。
放眼未来,拥有场景的电商生态,孵化金融业务将是实现双轮驱动共同成长的自然结果,增长潜力自然不言而喻。但如今的资本市场对此认知程度偏低,未来,金融业务一旦得到验证,诸如汽车之家的股价与业绩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文/钱皓
想加入钱皓频道,一起提升认知吗?
招募互联网分析师,请戳这里
简历投递:1000808@qq.com
或加微信:angelalu2016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