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会过去,远有日不落的英帝国,近有功能机巨头诺基亚。强大如苹果似乎也躲不过这一自然规律。iPhone8的发布带给苹果公司的不再是骄傲的光环,而是此起彼伏的风波。从首销当日苹果商店外空荡荡的铁马护栏,到低于官方价格的黄牛价,以及近日在网上流传的十起iPhone8电池鼓包等问题,无不动摇着这个巨头的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国内以华为、小米、OPPO为首的国产手机在销量上完成了对苹果的逆袭。在苹果疲态尽显的大背景下,国字号品牌不断壮大,尤其是华为手机,不仅长期占据国内手机市场主导地位,并快速向海外市场扩张,在欧洲销量也超越了苹果,这也让不少媒体发出言论,国产手机能否大展拳脚,完成对苹果的超越?
国货情怀的论调历来都有市场,不过,抛开爱国情怀,我们也需要冷静地看到现在国产品牌终端与苹果依然存在差距,至少就现在而言,超越苹果并不是一种理性的预期。
颠覆需要技术革命
如同彩屏机替代黑白机、智能机颠覆功能机一样,每一个时代的颠覆都是以技术革命做为前提。而在如今技术发展下,还不具备让国产手机完成弯道超车的环境变革。
过去两年手机的演变轨迹其实是基于智能手机为核心的自我完善过程,手机产商多是围绕着CPU处理能力、屏幕大小、外观设计、摄像头功能等方面进行改进,但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质变。换句话说,没有一个全新的具备颠覆式设计和功能的新型终端出现来引发一股新的风潮,苹果纵然失去了逐浪的创新能力,但也不至于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另外一点,在智能手机完善期,苹果依然处于领先。无论是改变整个行业的App Store、iCloud、Siri等功能,还是指纹识别、3D Touch技术、3D人脸识别、全面屏等技术,iPhone仍然是手机革新的风向标。纵使在无线充电、全面屏等领域被安卓占的了先机,但这些功能也都只是“小众功能”。只有等到苹果的入局,这些功能才会迅速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强大号召力的背后依然是苹果对于行业的绝对统治力。国产手机厂商虽创新不断,但仍然无法逾越苹果这座大山,成为引领变革的掌舵者。
国字号硬伤:软硬件生态的打造
由于供应链的高度集中,硬件同质化的问题暴露无遗。从硬件及性能的角度来考量,智能手机产品已很难拉开差距。屏幕上,2.5D弧面玻璃、曲面屏、无边框设计,以及对屏占比指标极限的追逐,几乎成为了主流机型的标配。内存与芯片也早已不是什么独家秘笈,除此之外,一体化机身、快充、2K屏等也成了“基本功”,大多数所谓的创新上的突破更像是一条渐近线,或者是换汤不换药的挤牙膏式的噱头。
硬件创新举步维艰的背景下,软件系统的差异化成为了各大手机产商突围的命门。虽然安卓系统有着高度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订制功能。但受限于安卓系统底层的逻辑,国产手机必须面对文件碎片化、操作系统臃肿等诸多问题。另外,由于软件市场安卓和苹果的寡头垄断,国产手机始终无法打造自身软硬件结合的生态模式。阿里云OS在此方面虽有过尝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反观苹果,封闭的IOS成为其最大的杀手锏,无论从设计的美感、人性化以及整个App Store的生态,这套操作系统目前而言都不可匹敌。硬件双供应商策略与软件的独一性封闭性策略,使其完整掌控软硬件生态模式,稳守其高端市场的影响力。此外,App在设计和使用上,开发者也是优先适配IOS系统,反观安卓则需要大量机型适配,这无疑也给国产手机超越苹果设置了新的门槛。
国产手机依然处于产业链底端
想要跟苹果一掰手腕,不得不面对问题还有供应链,这也是国产手机之殇。在核心零部件上,各大厂商依然受国外供应商掣肘。比如在在芯片领域,国内手机品牌只有华为一家拥有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和基带,其他手机厂商都在使用高通或联发科的处理器。屏幕方面,OLED屏目前被三星、LG等韩国企业把持,既便是摄像头和电池这些小配件,都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加之国内的手机厂商在硬件研发方面没有技术积累,想靠自主研发硬件之路还很遥远。归根到底,我们的终端企业缺乏硬件的核心竞争力。而苹果近些年被诟病缺乏创新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产业链这些年的变革局限,从材料到工艺等并没有革命性的突破,就更不用说在产业链里面更加受制的国产手机产商了。
从以上几点看,国产厂家离逆袭梦还有不少的距离。但苹果也并非坚不可摧, 硬件供应链掌控能力弱化、创新能力频遭质疑,这些都是苹果亟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手机市场也从“寡头垄断”朝着“百家争鸣”的趋势不断发展。此过程中,国产厂家仍有机会。
下一个率先突破固有思维、技术限制带来新改变的厂商,才能获得在这场角力中突围而出的先发优势,这就需要国产厂家彻底抛弃对苹果的跟随策略。华为能在国产手机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对于自主创新的坚持。任正非不止一次的强调终端产品要以利润为中心,严格控制库存风险。不要盲目将三星、苹果作为目标,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此外,强化核心技术也是国产手机突围的“重中之重”。智能手机领域进入下半场,价格优势早已不是制胜法宝。这也就要求厂家集中精力去打造高质量的手机,而不是一如既往地踩着价格底线的刹车等着消费者前来“浴血奋战”,把资金的比例重新进行分化,多用于研发,力求突破,摆脱国际厂商的束缚,真正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软硬件生态。
总结
时势造英雄,时代造就伟大公司。未来智能手机的创新突破口必然是外观、交互体验上的大逆转,或者电池、屏幕技术上大跳跃,而不再是亦步亦趋的跟随式创新。对于国产产商而言,与其跟随模仿苹果,不如潜心练好自己的内功,在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上下大力气,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下真功夫,在品牌建设和推广中花真心思,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才会有真正赶上并超越苹果的那一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