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80后都看过一部美国译制片《霹雳游侠》,笔者早已忘却了主人公的名字,但对于那辆有生命的汽车,我却一直记忆犹新,它的名字叫基恩,外壳坚硬,如铜墙铁壁,抗得住子弹,甚至能把子弹反弹回去;程序设定基恩会分析路况环境,恰到好处、善解人意地同主人聊天,比之Siri懂事1000倍,自然,基恩肯定能自我驾驶,能通过自己强大的运算能力,修正主人的任性驾驶。央视二套播出这部译制片后,把全国人民都震惊了,我们直感叹美国人的想象,却不知道自90年代开始,一些美国企业已经开始“现实版基恩”的研发,事实上,大量的科技雏形都来自科幻小说,如飞机、潜艇和无人汽车。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人开始追寻新的美国大片,High到半夜,无法自拔,而美国人却兢兢业业地研发无人驾驶,到如今已经有一些雏形,日前更是曝露出大幅度进展: 美国将通过首个全国无人驾驶车法案,更好地规范无人汽车监管问题,一旦进展顺利,特朗普将允许数十辆无人汽车上路,以完成最终测试;与此同时,无论是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加快“无人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和量产,老牌汽车制造商通用发布全球首款量产版无人驾驶汽车,一旦软件系统和监管法案成熟,无人车再不会缺货;Google则是无人车研发的先驱者,他们于美国的公路上,投放了一辆又一辆的无人汽车,持续地向世界证明无人驾驶的可行性,让无人驾驶始终保持热度和曝光率,更重要的则是收集路况数据,把自己的算法和地图的精准性做到天下无敌。此外,特斯拉、优步、宝马、百度等一些同汽车和地图相关的企业,也都一致认为:无人驾驶会是未来世界的交通大趋势,都想提前规划,从而不至于在未来火拼的时候,毫无竞争力。
尴尬的是,无人车或者叫智能车领域,不同于智能手机市场,需要更多地尖端技术突破,更何况,交通拥堵已经是城市无法承受之痛,真就还需要一台“无人车”吗?
安全第一,无人车需突破技术壁垒
谈到汽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们是否足够安全,不至于让消费者把生命托付给一个冷冰冰的铁疙瘩。日前,Google发布了一组官方测试数据,显示出积极的结果,他们在加州的路上总共投放了48辆测试汽车,6年之内行驶超过270万公里,仅仅出现了11次交通事故,且责任方均是对方车辆,但这些依旧没有办法消除监管者的疑虑,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儿。显然,Google无人车测试中,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要远远小于自然车祸率,但这里面有一些不同的情况,首先是在测试过程中,无论是受关注程度,还是路况准备,都是不同于量产之后的日常驾驶,测试过程尽管长达6年,可依旧无法涵盖全部的交通状况,要知道,一旦无人车进入量产之后,每一台无人车面对的是大量无人车,这个路况是绝难模拟的,更何况,自然的车祸会有肇事者和责任方,但无人车要是肇事了,法院判其死刑,只是把他们拆解,然后送到宝马、奔驰的车间里重新组装起来…
无人汽车需要绝对的安全,这就要求无人车软件判断精度要持续提升,保守估计得达成99.999999%,此外,无人车的材料也是值得深挖的课题,也即未来的无人车可以相互碰撞,但不能危及乘客生命,正如《霹雳游侠》中的基恩一样,最好能抗下子弹。
在无人车操作系统精度方面,互联网企业有先天优势,正如Google花费10年的时间,来完善算法和地图,他们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渐渐融入无人驾驶,通过海量的数据和高速算法,用来模拟出人类大脑的判断力,事实上,当数据量足够大,运算足够快的时候,无人车的核心是可以媲美于人类大脑的。作为巨型的互联网企业,Google正谋求建立无人车生态圈,将研发领域慢慢拓展到硬件领域,开始了传感器、GPU和算法的研发,不仅成功地把人机交互的硬件成本降低了80%以上,更是保证了软件、硬件的完美结合,毕竟,
无人车关乎人命,坚决不能像Android手机一样,运行半年之后就变得迟缓卡顿;除了Google之外,特斯拉也是无人车技术开发的先驱者,模拟采用摄像头和超声波来观察路况,显然,这样的模式成本较低,但却是一只“有点近视”的汽车眼睛,要想量产,仍需要找到突破性的技术。相比于高精度算法或者高清摄像头,笔者更憧憬,高硬度人工合成材料的出现,只有把未来的汽车做成钢铁战士,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共享无人车,或许是城市唯一出路
无人汽车现在是个大热门,不仅有Google、特斯拉这样的技术先驱者,更有奔驰、宝马等百年老店,同时,我们还能看到Uber的身影,这家共享汽车企业之于无人汽车有着天然的需求,如果无人车能顺利量产,且能安全运行,这就意味着,它们会变成更好的共享交通平台,省去了专车司机和乘客们一系列的麻烦,于是,Uber正不遗余力地促成无人车的量产,他们主动同传统汽车制造商合作,向其提供自己海量的数据,帮助制造商们完成琳琅满目地测试,以期快速提升共享无人汽车的供给,大幅度提高用户体验。
Uber没有造车的基因,又不比Google和特斯拉的雄厚技术力量,但他们应该成为无人车量产讨论的重要参与者,毕竟,共享交通势必会成为城市交通的主旋律。众所周知,全世界的大城市都饱受交通拥堵的痛苦,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常常把马路堵成了茅坑,密密麻麻的人和车变成茅坑里的蛆虫,更可怕的是,私家车之于能源的消耗、空气的污染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经年累月的,男人爱上车,简直就跟犯了毒瘾一样,仅仅200米的距离都要开车去,发动机还没启动就要熄火了,真是可怕又可笑。现在,全球城市都在寻求交通拥堵的对策,有的提高驾驶证考试的门槛,让越来越多的人死在了驾校教练刻薄的嘴里;有的呼吁绿色出行,鼓励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但这一切的措施,都抵不过日益降低的私家车价格,以及人类惰性的无耻蔓延。在这种背景下,无人汽车的规划,更要结合城市交通状况,否则,将会出现毁灭性的拥堵。此前,消费者购买汽车,还要先考驾照,颇费一些时日,但未来无人车技术成熟,任何人都能像乘坐公交车一样,乘坐私家车,再加上相关技术突破,随着无人车的成本逐步降低,它们肯定会把城市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此种状况下,共享无人车在未来将会大有用武之地,让私家车消失,让共享汽车无处不在。
Google/特斯拉/奔驰/Uber都在竭尽全力推动自家的进度,以图成为主导者,正如苹果的主导优势,让他们几乎统治着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总得来说,笔者希望传统的百年汽车老店能主导这个领域,毕竟汽车产业的复杂度和智能手机不在一个量级上,各车型的硬件配置千差万别。人命关天,更需要传统企业的稳重,而不是互联网人士的癫狂。(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