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每一年的云栖大会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年也不例外。阿里投入1000亿的启动资金成立达摩院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事情。在经历了传统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之后,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对于传统行业的刺激作用不断减弱。与此同时,被聚集在各种平台上的海量用户开始出现新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是单单依靠互联网技术无法满足的。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阿里宣布成立达摩院试图通过创新新技术来驱动世界科技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或许很多人认为,阿里成立达摩院仅仅只是一个特例,并不能够代表整个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发展状态。但是,在互联网发展进入到下半场的今天,阿里宣布成立达摩院无疑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金融领域作为一个连通人们生活与科技的桥梁,它的发展同样需要新技术作为驱动,才能破解当下的发展难题,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P2P平台跑路、ICO被定性为非法集资都在让互联网金融进入到一个不得不进行变革的时代。
深陷漩涡,互联网金融面临新的发展困境
互联网技术无法给金融行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最终让互联网金融面临新的调整。只有深度改变金融本身的逻辑和概念,才能让金融真正发生改变,并真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互联网金融仅仅只是将金融和互联网两种元素简单相加,而没有让两者真正实现融合最终让它必然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用户需求不断出现,金融行业需要发现新的支撑力量。无论是在传统时代还是在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始终都是以支撑者的角色出现的,随着互联网浪潮的退却,特别是随着用户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移,简单地依靠原有的金融方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对用户日常的消费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以支付环节为例,web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支付方式主要是以卡类支付为主的,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简单地通过这种方式已经无法真正给用户带来便利,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支付体验。以二维码为主的支付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在现阶段依然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现在人们只需要拿一部手机就能够轻松实现支付,而不用在携带各种各样的银行卡。
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退却,以智能科技、生物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全新时代依然来临,如果我们依然按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支付方式来满足未来用户的支付需求,显然将会给用户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用户需要新的方式来满足新的技术背景下的支付需求,金融行业想要满足这种需求,必然需要借助新的支撑力量才行。
在人们生活科技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行业仅仅只是表层的改变无法真正满足需求的变化。互联网给金融行业带来的仅仅只是渠道上的变化,即将传统的以线下银行柜台为主的渠道转移到了线上以手机端或网页端为主的渠道,这种渠道的转变适应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行为习惯转变的趋势,将用户的理财行为、交易行为、信贷行为转移到了线上,但是对于金融行业本身来讲,互联网技术并没有进行太多改变。正是由于这种问题,最终导致了海量的用户积聚与金融行业微小的改造之间不断出现各种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最终让金融行业在一些必要的环节上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P2P跑路、虚假项目标的、ICO非法集资的困局等问题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而随着人们生活当中逐步被科技化,仅仅依靠渠道和方式的改变已经无法给用户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影响。金融行业本身只有产生更多变化才能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需要,以支付宝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通过将VR、AR、人脸支付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入到支付流程当中,试图来面对用户不断出现的新的支付需求。另外,以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为代表的金融巨头们早已开始将智能科技、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风控、投顾等诸多环节之中,通过这种对金融本身的影响来满足用户的不断增加的需求。
金融与人们的生活需要进一步强化联系,避免两者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尽管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将人们与金融接触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借助P2P、众筹、网络信贷等互联网金融形式参与其中。以京东众筹、聚米众筹、苏宁众筹为代表的众筹平台则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可能地将项目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住用行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用户的生活与金融行业之间始终都隔着一堵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随着人们的生活与更多新技术密切联系在一起,简单地依靠外部方式的改变,而不是从内部对金融行业的本身做出改变,只能导致金融与生活的渐行渐远。生活科技化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同样需要新的改变才能满足用户在这个时期的需求,从而让金融行业获得更大发展。
互联网金融陷入新的漩涡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互联网与金融两种元素融合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随着新技术时代的来临,这种发展趋势显得更加迫切。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成立达摩院正是这种现象最突出的表现,一个以新技术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突破口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在这个时代,金融行业同样需要深度科技化才能真正赶上这个风口,获得新的发展。
以阿里成立达摩院为原点,金融科技化的风口真的来了?
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成立的达摩院就是以研究各种先进技术为主的存在,马云宣布,服务世界二十亿人,创造一亿个工作岗位,为一千万家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 。同时马云提出,达摩院一定也必须要超越英特尔,必须超越微软,必须超越IBM,因为我们生于二十一世纪,我们是有机会后发优势的。
阿里对于新技术的重视无疑将会开启一个新技术发展的全新时代,而在这样一个时代,金融与科技之间的结合无疑将会更加紧密。而在云栖大会上,有关点餐的新鲜应用更是让我们看到了金融与人们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的趋势。那么,以阿里成立达摩院为原点,未来的金融与科技将会呈现怎样的融合状态?金融科技化的风口真的来了吗?
新科技加入,金融将会有更多新的展示方式,更加深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正如马云在阿里达摩院成立大会上所说的那样,阿里达摩院要支撑第五大经济体,服务世界经济。靠什么支撑?拿什么服务呢?这些经济的形式又是怎样的呢?无论是什么样的,未来经济形式的多样性是肯定的,而金融如果想要服务多样性的经济,必然需要更多新的展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度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好地服务这些新的经济形式。
这一次新科技的浪潮为金融行业带来的变化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或移动互联网的变化,更多地将会是金融本身的改变以及金融与这些新科技融合之后产生的新事物,这些新改变和新事物无疑将会更加深度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甚至还有可能会对我们生活带来更多新的改变。
以新科技为主导的金融行业新变革将会带来更多的展示方式,这样才能服务更多的经济形式实现更大意义上的发展。更多的展示方式主要是在支付方式上、产品呈现上,金融将会以更多面目示人,这样我们才能够用不同的金融形式来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新需求。
新科技与金融融合产生的新业态将会更多地出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金融这两种元素仅仅只是简单的相加便产生了P2P、网络信贷、众筹等诸多金融新物种。进入到新技术时代之后,从金融的表现形式上、金融的操作手段上、金融的基本逻辑上都将会产生更多新事物,由此将会产生更多新业态,这些新业态持续作用将会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当前,凭借智能科技已经出现了智能风控,借助大数据的手段出现了智能投顾,借助VR、AR技术出现了新的金融展示方式……这些新科技与金融行业的融合所产生的金融新业态将会成为不断涌现,从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新的变化。新科技与金融产业融合产生的新生态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由此所引发的新一轮的互联网金融革新浪潮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
以技术为主要驱动力,金融行业本身将会发生更多改变。阿里达摩院的成立从本质上来看是阿里告别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逻辑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逻辑的主要表现,随着更多技术加入其中,金融行业本身将会更多更大的变化,由此所带来的金融行业的改变将会成为金融科技时代真正来临的标志。
以互联网以外的新技术加入其中能够让金融行业找到破解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思路和方法,真正让互联网金融变成一个中间阶段,通过新技术破解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发展难题,真正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从而在新科技时代下找到金融行业发展的全新思路。
阿里成立达摩院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个例,而是互联网发展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在这个阶段,互联网演变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新科技将会承担起主要驱动力的角色。在这样一种市场状态下,新科技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和驱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由此所带来的金融行业大变革将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更大改变,一个全新的金融行业发展新时代终将来临。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媒体人,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多年,长期关注行业研究。全网覆盖粉丝数50万+。专栏覆盖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自媒体、百度百家、新浪看点、简书、知乎、UC、艾瑞网、界面、亿邦动力网等多家平台。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个人微信号:ka_ou110。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