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互联网金融今年日子难捱,然而消费金融公司却赚了个盆满钵满。消费金融在近两年获得了飞跃性发展,可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说“人和”,随着消费转型,大众的消费理念也已发生变化,即时享乐、任性购物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准则,再加上移动支付方式的迅速普及让年轻一代的货币观念逐渐淡薄,80、90后消费的即时消费意识强烈,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的七年间,我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平均年复合增长达到33.2%,16年同比增长了24.8%,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
再看“地利”,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面向收入稳定的白领阶层,学生、蓝领等无收入或无稳定收入的中产以下阶层消费群体却是信贷盲点,这部分消费者虽然信贷额度小、个人征信评级低、风险高,但是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巨大,值得挖掘。
同时,在银行的传统金融业务面临愈加激烈竞争的同时,坏账率也在攀升,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业务受金融脱媒、利差收窄、企业信用风险增加等影响,导致银行的净收入在逐年下降,零售业务转而成为了银行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近几年零售信贷的助力军房贷也出现了下滑趋势,消费金融有广阔市场可挖掘也就成为了银行转型的方向。
最后再谈“天时”,即国家政策鼓励消费金融发展。自15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至全国之后,又陆续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消费金融》(征求意见稿),鼓励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机构和互联网企业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基于以上原因,众多银行巨头和互联网巨头也相继踏入消费金融市场,而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和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是消费金融市场的两大派系,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之后,大部分都实现了净利润增长。京东Q2财报显示,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近200%;中国银行控股的中银消费金融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0.9%……据统计,当前国内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趋近6万亿元,2020年预计超过12万亿元,毫无疑问消费金融风口已来临。在这一风口下,银行系和电商系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可谓各有优劣。
银行系凭牌照优势占领消费金融大半江山,却也存在“阿克琉斯之踵”
银行系指银行以及主要股东或投资人为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银行通过入股消费金融公司能逐渐从优质客户群向次优级客户群延伸,拓展消费场景,而且,银行系拥有非常多的优势。
首先是持牌优势。自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至今,获得批复的23家消费金融公司中,20家有银行背景,北京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建立了消费金融公司。由于消费金融牌照属于稀缺资源,含金量非常高,不仅可直连央行的征信系统,获取征信数据,还可享受金融机构15%所得税的政策。同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杠杆相比其他无牌照消费金融公司更高,可以达到8-9倍。
其次是资金优势。《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法》明确规定消费金融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但得益于牌照权利和银行机构的雄厚背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接受股东和银行的存款、发行金融债券并享受同行拆借等,资金来源广泛,资金成本明显小于非持牌机构与小贷公司。
再者是风控体系上的优势。银行系金融公司在央行征信数据的基础上,辅以银行机构庞大的客户数据,再加上较高的核准标准等,所以拥有一套较为成熟的风控系统,风控能力比其他消费金融机构要强,尤以工行等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另外,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相对较低,据银监会消息,去年年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74%,这说明银行系总体风控能力较强,用户所给予的信任程度也相对较高。
最后是线下流量优势。银行系布局消费金融,主要靠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作为资历深厚的线下金融巨头,传统消费信贷产品信用卡也已发展了许多年,银行拥有庞大的金融客群,可实现存量用户迅速向线上迁移的目标。工行的电商平台融e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数据显示,其上线一年之内用户就突破了1700万。虽然银行系背靠银行机构,有独到优势,但也有薄弱之处。
其一,消费场景较单一,虽然银行系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但因银行把握着线下的流量入口,主要以传统征信为主,未涉及垂直消费场景和细分市场,尚未能很好的覆盖到消费金融的主要受众,对用户来说体验也不好。
其二,征信基础数据不足。一方面,银行系线上线下的数据积累不足,央行征信系统的信贷记录尚不完善,增加了违约风险,易观数据显示,截止去年6月底,央行征信系统的信贷记录人群仅有3.8亿人,但其覆盖人群却有8.8亿人。另一方面,由于银行机构获客难度大,为了流量而过于倚重渠道,小银行更是80%的客户都来源于合作渠道,再加上银行使用的中介模式结构复杂又低控,容易后院起火,成为中介的“套现池”。此前,北京银行受到北京银监局900万元处罚便是因为中介欺诈套现,此事件也让其他同行不得不拉响警钟。
电商系手握场景和数据双重法宝,风控却成短板
顾名思义,电商系指的是背靠电商巨头的消费金融公司,如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等。电商系虽没有银行系的持照优势,但凭借着背后的电商资源,却拥有银行系缺失的线上布局优势。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天猫分期等便是电商系推出的重磅消费金融产品。
电商系主要服务于有网络消费习惯,并且信用消费、超前消费意识较高的消费者,等于把控着独一无二的流量入口,这使得电商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成本非常低。为了用户体验,电商系提供的消费金融产品简化了审核流程,申请快捷方便,比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天猫分期等,因此电商系的信贷用户粘性也很高。同时,京东、淘宝等大型综合电商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消费场景,所以,与银行系相比,电商系具备丰富的消费场景优势。
其次,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拥有亿级的用户基数,庞大的交易、物流记录等数据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可为电商系的风控系统提供支持,以此给出信用评级,再经一系列算法给出信贷额度。同时,产品端和用户端的优势也能为其提供资金来源。
产品端可为电商系提供资金和消费场景,用户端可为提供数据,而消费金融业务又可为用户提供信贷便利,带动用户增长,从而吸引更多商家支持。如此看来,消费金融市场中消费闭环构建较为成功的还属电商系,但其也存在着弊端。
一来,电商系的征信体系建立在平台的会员数据之上,数据和风控能力成正比,但消费少的会员或新会员缺少数据支持,再加上消费场景复杂,贷款消费分散,准入门槛低等问题,电商系的风控系统存在较高的风险,也是不良分子的主要攻击对象,欺诈伪冒事件时有发生。电商系的不良率比银行系高,据统计,蚂蚁花呗去年双11的不良率在2%~3.7%之间。
二来,电商系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电商的产品端,实力远不如挂牌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取长补短,银行系与电商系合作的共赢之道
凭借牌照优势,如今银行系依然是消费金融市场的主力,但是电商系的优势也不可小觑。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银行系和电商系并非是敌对关系,而是切实的合作伙伴关系。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陷入同质化,“小额货币化,大额场景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如何拓展、挖掘消费场景成为各方的着力点,而银行系与电商系合作将能达成1+1>2的效果。
首先,银行系的消费场景涉及较少,需要延伸消费场景,但重度依赖渠道拓展消费场景的方式统一让不良中介钻空子。为此,与拥有丰富消费场景的电商系合作反而是上上策。
其次,消费金融的核心是消费者,也就是流量和数据,国内的征信体系不完善将成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央行的征信数据覆盖面不够广,而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消费金融公司则属于民间征信机构,数据相互独立,自成孤岛,不论哪一方面的数据缺失对整个行业来说都会增加风控难度。银行系通过与电商系合作,便可实现风控系统互补,有效规避征欺诈风险。
最后,大数据风控、智能风控等风控手段将是未来的趋势,但门槛高,银行虽然具备智能信贷革新的实力,但从0到1进行研发并投入使用需要经验和时间成本。以京东金融、蚂蚁金融为代表的电商系消费金融机构具备数据优势,以及大数据风控的实力,银行与他们合作来实现互补无疑是最佳选择,也能加快自身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开放技术能力也能为双方来带新的盈利,电商系也可从银行获得廉价的资金。
此外,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尚未放开,电商系若要取得消费金融牌照,与银行合作也是一个曲线救国的方式。由此看来,电商系可与银行联合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比如携程与上海银行联合投资的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便于不久前取得了牌照。
综上所述,尽管银行系与电商系是竞争关系,但消费金融的核心是流量和风控,而场景化则是未来趋势,银行系的优势能补足电商系的薄弱之处,反之亦然,所以,银行系与电商系合作反而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共同促进消费金融体系的完善和进化,走向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