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在让我们逐渐走入“无现金社会”,让生活愈发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耸人听闻的负面事件。而问题的高发区,就在于各种互联网借贷——学生深陷“校园贷”自杀;“裸贷”让无数女生陷入泥淖,身败名裂……现如今,在相关部门的重拳打击下,校园贷近乎销声匿迹,众多校园贷企业也远离了学校。
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借贷市场就已经风平浪静,反而是衍生出诸多变种“网贷”。培训贷、美容贷等变种“网贷”肆虐,不仅同样危害极大,甚至还自带“洗脑”功能。隐蔽性更强,且让人防不胜防。接下里,不妨一起揭秘那些自带“洗脑”的“高利贷。
培训贷:利用大学生就业急迫心理疯狂捞钱
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许多应届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就业急迫心理,甚至还有的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校园时就想为未来就业“添砖加瓦”。这种心理被非法网贷平台敏锐地察觉到,以“培训贷”为终极目标,设下一个严丝合缝的连环套。
这些非法网贷平台首先在校内开办就业的讲座,邀请学生前去上课。而在讲座结束之后,就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学生填写联系方式、姓名等。随后就会通过邮箱等其他联系方式发送一份职业测评问卷,一旦学生填写,非法网贷平台的工作人员就会表示能提供免费的职业咨询。而在面对面的咨询中,这些工作人员会疯狂指出学生们的缺点,让学生感到自卑和无用。进而工作人员就会推销所谓的“就业训练计划”,帮助大学生“打造职场必备技能”。
当然,这肯定是收费的,收费还比较贵。而一般的大学生都拿不出这么多钱,非法网贷平台就提供了所谓的兼职机会,还能先领钱——这时候就到了贷款申请表亮相的时候。就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就被完全“忽悠瘸了”,甚至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只是面试的过程!最终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背上了高额债务。而非法网贷平台在短时间内捞金后,就迅速欢迎地方继续行骗。
此外,另外一种形式的“培训贷”则要简单粗暴地多。打着招聘的幌子,以提供高薪工作岗位为名,在面试中让应聘者以“低压力分期还款”的方式,贷款接受高价培训。公司从网贷平台得到学费,但培训质量却难有保证。而且部分求职者在接受培训后,公司并未按照承诺为其安排满意工作。结果就是应聘者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征信,无奈地去还这些“培训贷”。
美容贷:美丽后面的陷阱
在朋友圈中,那些卖面膜、打水光针的小作坊等,总是会发一些危言耸听的消息。比如长得不漂亮,再努力也百搭;不美就前途无望,长得丑的一辈子受穷……而很容易被误导的年轻人就有了美容、整容的想法。钱不够怎么办?网贷平台自然就兴奋了——可以来找我贷款啊!
目前,国内很多整形、美容医院和机构都提供了贷款这一业务,满足人们的需求。据悉,很多“美容贷”只需本人的身份证、银行卡即可。审批时间最短15分钟,最长也就1天,个别医院号称通过率99%。虽然有正规的“美容贷”,但其中的陷阱也非常多。主要的形式就是整形、美容机构忽悠消费者做天价项目、手术,而网贷平台就是赚取高额利息。
比如消费者在被整形、美容机构忽悠地想做某个项目,但却囊中羞涩,于是后者就会介绍去从网贷平台借贷。但贷来的钱是直接打到整形、美容机构账户上的,消费者必须要做项目,然后每月还款。如果项目不想做了,基本不可能退款。
还有的消费者本身没有美容的需求,只是想贷款。结果误信黑中介所介绍的“免费美容还能贷款”,傻傻地就借了“美容贷”。而一般这样的贷款方式,中介会收取一多半的“好处费”,留下了巨额贷款让消费者自己去偿还!
洗脑的背后,是真正的“大坑”
可以看到,这些变种“网贷”实际上都是先以“洗脑”为主。在成功“洗脑”之后,就途图穷匕见,让人们去贷款。如果是正常的贷款、正常的利息还可以接受,但这些贷款却是真正的“大坑”。“培训贷”、“校园贷”与其他贷款不同,贷来的钱会直接进入相关机构的账户中,根本不会到消费者手中。这意味着想退款极其困难,只能任由机构进行“宰割”。哪怕是服务再差,也只能忍受——与房贷、车贷完全是两码事。
在利率层面,稍微还有点“良心”的网贷平台,一般给出的年利率在15%—25%左右,不过已经大大超出正常的利率水平。鉴于“培训贷”、“美容贷”的针对群体基本都是年轻人,还贷能力孱弱,一旦背负上利率极高的这些贷款,很容易会被“压垮”。
更让人气愤的是,还有的网贷平台会针对那些有还款压力的消费者继续去借钱,不停地“借新还旧”。利滚利的结果就是最终产生巨额本金利息,导致消费者陷入债务危机。由此影响消费者的征信,甚至引发恶性事件。
频发的变种“网贷”,越来越具有隐蔽性,也越来越让人难以防备。而这些“网贷”因为经过了“变种”,也让监管难以对其产生威慑力。就目前来看,消费者还是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骗。一旦上当受骗不能妥协,要及时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