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兴亮 (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
01
每个人都有圈子,小到一个人孤芳自赏,大到门庭若市应酬不绝。或大或小的圈子均有其独特的一面。
有的人圈子小,触角有限;有的圈子众多,横跨不同的社会领域和阶层。
微信的朋友圈,更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若即若离。虽然看起来其中的人是等量齐观,但暗暗有一个远近亲疏的尺度在发挥作用。
用了多年微信,感觉到了它的便利和多用途。最近也意识到一些变化,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只显示三天朋友圈。
你若想要进入这部分人的背后去窥视她/他更多的生活细节,以便对之做一番归纳,可能性在降低。
这有点类似于晚清的深闭固拒,另一方面又欲说还休。
02
倘若是出于社交恐惧症,将自己隐藏起来,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将不信任的对象拉黑,或者在加朋友时严苛审查,不放心的一概拒绝。
可是,由于社会网络中存在「弱联结」这样的生态特性,就一定会有半生不熟的人出现在各种圈子的边缘地带。
「微信级」的朋友是奇特的,它的来源五花八门,可能是你的亲人,也可能是某次聚会或公众场合的一面之缘,甚至可能完全不认识。
于是朋友之间的亲密度和相互性具有极大的弹性。
03
生活就是这样斑斓多样,这一批人的存在已经成为事实。
他们在你的朋友圈里,只让你看三天朋友圈。那意思仿佛在说,你能够看到我,但只是冰山一角。这有时令人遗憾,继而惶惑,再而失落,甚而愤怒。
你是不是不拿我当朋友啊!好桑心!
无论如何,既然是朋友,我是不打算只把自己给你三天的,我要把我天天都给你。
04
为了深究这个话题,我随机采访了十几个设置这个功能的微信好友。略略总结,这其中大概主要的有几种人:
第一种:阅后即焚型,不想被挖坟。
有的人把朋友圈当日常开口说话,说则说了,并没打算记入历史档案,等于「阅后即焚」。社交网络时代,美国人发明了「阅后即焚」,微信发明了「三天后即焚」。
「三天可见,因为想分享自己当下的心情,而不是被用来挖坟」,这是一个刚入职场的90后妹子的心声。
第二种:加新蔽旧型。
有的人加了新的朋友,不乐意将自己的过去展示给对方。一个媒体朋友如是说:「不忍心删除有关前女友的动态,还不想被新加的妹子看到」。
第三种:自恋自闭型。
「昨天发的朋友圈已经配不上今天牛X的我了好吗,更别提三天前的,所谓士别三日,你们就更应当对我刮目相看。」这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某互联网公司的总监。
第四种:装酷神秘型。
“因为不想让你一下子了解我太多,更想要你亲口问我的过去”。这是一个美女公关。
“假装很酷,掩饰寂寞”。这是一名BAT级公司的高管。
第五种:犯懒羞涩型。
最后就是懒,未在朋友圈进行科学分组,鸡兔同笼的情形下,无法令自己毫无遮拦地面对所有人——这是一个羞涩的人。
05
这里其实隐藏着更深刻的社会学寓意。
即在朋友圈这一社会网络联结的人际关系中,有的个体之间具有相互性,有的没有,即双方的信息流通是不对称的。这就导致其中的一部分人产生压力,继而努力将双方的关系置于「平衡状态」。
其次,还揭示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朋友圈的网络联结模式并不能够与其它重要的模式相关联,比如亲友关系,同事关系,利益关系。它对个人生活的决策性影响是有限的,有时甚至遭到回避。
06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具有一个广泛联结的战略性关系网络,对于他所开展的活动的成败可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微信朋友圈可谓在社会学意义上为社会网络与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最佳的脚本。微信朋友的迅猛发展,是缘于它符合人们对「社会联系」的心理需求。
其弹性巨大,既可以视频对话,也可以悄声问候,甚至默默关注对方的状况,进而做出如何交往的打算。
朋友圈的相互性(包括相互关注、点赞、问候、跟帖回应等)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人的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影响极大。
亚当·斯密曾断言:「跟我们一起生活的那些人的表情和行为,是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唯一镜子。我们正是以某种衡量标准,并透过其他人的眼睛,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
我们在意朋友对自己行为的看法,乃是出于自我认识的需求。对那些割裂了彼此联系的人——不许对方看朋友圈,或仅显示三天朋友圈,源于此人在整个朋友关系图谱中的位置认知不够明确。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太明确了。
07
首先,任何人的朋友圈都有一个阶层划分。一部分属于上层人士,一部分属于底层,另外就是中间阶层。(请原谅我的直白)
人都倾向于认同那些上层人士的观念,进而寻求对方的认同,这就使得他必然对这个人将自己的信息尽可能开放,这里隐含着「社会资本」概念,这些人在社会生活中掌握着潜在的资源,对你有潜在帮助的可能。
对于朋友圈底层的人,从「社会资本」角度看,形式发生逆转,你极有可能不在意此人对你的看法,与对方的互动有限,疏松,甚至根本不注意对方的任何动态。
其中值得研究的是中间阶层这部分人,彼此在身份上没有绝对优势,这时候相互性更多依赖于人们热衷追求的「同质性」,因为谁都更愿意同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互动。
所以在这个级别上的微信朋友,很可能被划分为不同的身份区域中去。彼此的认同变得非常重要,很可能在几次朋友圈的观感后,隐藏着迥异的价值判断,进而被打入冷宫。你们的互动变得极少,甚至可能消失。这又显示出社会互动的负面效应。
这里边还有很多相互关系的微妙动态,假如两个人有共同的亲密朋友的话,你们会产生互动上的压力,进而寻求彼此联结的可能性,直至平衡。
因为关系的「多重性」能够反映两个人之间的联结关系满足「多维兴趣点」的程度。你们拥有越多共同的朋友,相互点赞、互动的密度就越大。
所以,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对你隐藏自己的话,你们之间的共同朋友必然微乎其微。
08
但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些「弱联结」的朋友。
这是基于以下事实:假如一个人处于许多相互交叉的社会圈子的重叠部分,在越多的群体中拥有成员资格,对个人而言就越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所以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加了许多微信级朋友,但由于每个人都处于自我中心地带,就必然会对自己的朋友做出区分对待。这里就涉及到网络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自我监控力。
欧文·戈夫曼在研究自我监控力时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能够依社会情境的需要而调整其态度和行为的人,具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包括赢得社会认同、信任,以及他人的喜爱等。
所以人们必然在意自己的表现,以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赞同,这就导致行为不能放诞不经,要符合多数人的心理期待和社会规约。
朋友圈中每个人所展示的行动模式、语言习惯、情绪表达,乃至图片与视频,必然经过精心筛选。即便如此,你仍然担心某些展示给他人带来不良反应,于是通讯录里会出现各种难以置信的标签。
朋友们被关在不同的笼子里,是否决定放他们出来,全在自己。是不是很荒诞。
09
之所以对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只显示三天朋友圈这一现象感到不解。是因为我相信,在人的交互关系中,我们都倾向于平衡,假如A对B做出建议的话,A同样希望B对他做出建议。
我给你看了全部,你却藏头藏尾,这首先就不公平啊!
桑心归桑心,总感觉「朋友圈」在背离自己的初衷。它的无边际的蔓延和对人的强制分割,极可能促成下一次社交软件的革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