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阿里云正式对外发布云服务器ECS企业级产品家族,目前已推出面向173种企业应用场景的19款实例被阿里云称为NEXT ECS,为了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客户阿里云将云服务器划分为企业级与入门级两大类,阿里云此次推出企业级云服务器背后动因是什么?
企业客户阿里云下一战掘金的主战场
据市场份额根据国际研究机构IDC最新发布的市场调研数据,阿里云2016年在中国IaaS市场的份额已达到40.67%,超过第二至第十位市场追随者的规模总和,表现出在中国市场的绝对领导力。 从阿里巴巴2016年的财报显示,阿里云的整体营收规模达到66.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年增长121%,连续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自2016财年第一季度以来,阿里云已经连续8个季度保持着超过100%的高速增长。
美国权威投资研究机构Morningstar发布最新的科技观察报告指出,全球公共云市场将进一步整合,到2021年形成由亚马逊、微软、阿里云和谷歌四分天下的格局,阿里云在中国市场有强有力的领导地位,并且开始全球化扩张。预估未来五年,阿里云营收将保持45%以上的年度复合增长率。
有人说占据中国云市场半壁江山的阿里不可能永远保持这样的野蛮增长态势,但显然阿里云并没有降速的意思,不断挖掘新的市场机会已成为阿里云的当务之急。
从阿里云用户构成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与阿里自身业务及关联的企业,如淘宝、天弘基金等;第二类是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站长,其中以电商、网站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领域,占比达到80%左右;第三类是高富帅型的知名企业,象海信、美的空调,浙商证券、众安保险等。
相比这些创新型和互联网企业,传统产业借力云计算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也成为云计算竞争下半场的发力点,加上政策环境的不断的完善也催促了云计算产业进一步发展。包括前不久工信部发布了《云计算三年行动计划》,其中云计算一词被提及了100次,“产业”这个词也被提级43次,足以见得国家层面对以云计算带动产业信息化的巨大期许。
另外,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鼓励应用云计算整合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加大政府的采购云计算力度。这些政策推动也变相加速了传统企业的上云策略。
面对这块未来的潜增市场阿里云绝不会只当看客,但是企业要上云,跟互联网企业和创新企业又有本质的不同,不同体量的客户、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行业、乃至客户的不同发展阶段,他们对存储、计算、网络的巅峰要求都在不断地在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促使阿里云需要针对这一块市场进行量身订做,这也是阿里云本次推出企业级产品家族的主要动因。
三大核心要素护航企业上云
仅有市场空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强大的技术保证,就像蒋林泉所言,云服务器具有了稳定、性能、价格三大核心要素,才能让企业上云成为可能,企业才能够享受到相比上云之前的弹性。
在稳定方面阿里云经历过双十一的大考,并且阿里云的IDC历史运行可用性为99.999%,操作系统采用自研的飞天操作系统,在基础技术的稳定性上阿里云得到了市场的验证,这也是业内同行所无法比拟的。
在性能方面,阿里云ECS的企业级产品进行了现场跑分测试,在没有采用全新一代实例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碾压式的性能优势。
以本地SN1NE为例,多线程下计算能力达到同行的1.4倍。以SN2NE为例,网络比同行高出26倍,网络转发能力高出8倍。最大内网带宽为3倍。存储方面以I1为例,随机IOPS达到同行的2倍,存储性能高出6倍。
除了在技术上不断的打磨外,在价格方面云服务器一直是众厂商肉博战的阵地,本次阿里云宣布企业级产品家族部分实例最高降幅35%。为了感谢老用户,对8月3日前的客户推出向企业级实例变配补贴50%差价。
总之,每次参加完阿里云的发布会,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阿里云又跟谁合作了,又发布了多少款产品,而是他们在新技术领域上的不断突破,虽然这些技术不是我们每个外行人都能看懂但却是这个行业最前沿的。以及他们对自身战略提前布局的前瞻性,虽然企业级用户市场对于云服务器的需求还没有完全爆发,但是上升趋势非常明显,阿里云一直在下一个增长风口的路上。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