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单车越炒越热的今天,共享单车领域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
悲剧:第一家共享单车倒闭。悟空共享单车于6月13日在其官微发布声明终止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
喜剧:摩拜单车完成E轮投资。摩拜单车在6月16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超过6亿元的E轮融资,与此同时,彩虹共享单车横空出世,彩虹共享单车刚刚完成千万元天使轮投资,目前A轮1.7亿融资正在筹备期。
闹剧:共享单车平台在同一时间里连续发生了反差巨大的事件,人们的热议还没有过去,另一部戏又上演了。6月19日,金沙江创投创始人朱啸虎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则某第三方数据机构出具的 《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甩摩拜,稳居第一》报告。马化腾回应称“从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的,另外智能机和非智能机未来价值和潜力还是很不同的。”两位大佬就共享单车谁是第一的激辩截图瞬间刷爆朋友圈,他俩围绕共享单车的用户数据之争、共享单车的智能化之争、以及共享单车铺量多是否是决胜关键等三个问题展开争论。
然而,吃瓜群众却大呼越来越看不清共享单车这个行业了,但是以人们日常出行工具为载体,共享经济的概念变得家喻户晓。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经济空前火爆并且已经成为了现代商业的“灵丹妙药”。如今很多产品都可以进行共享,从交通领域的共享单车到住行方面的共享房屋出租、共享雨伞以及玩乐方面的共享篮球,家居方面的共享厨房等,衣食住行等各行各业都开始玩起了共享。
多个传统领域借助共享经济的火爆改变了原有的盈利模式,经营方式也随之更新换代。在共享经济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人开始质疑共享经济火爆的商业模式下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商业泡沫。事实上,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
悟空单车倒闭的背后:共享泡沫初露端倪
如果说2016年是共享单车发展元年,那么2017年才是共享单车竞争最激烈、最关键的一年。从最早ofo与摩拜率先扛起共享单车大旗,到如今小蓝、骑呗、Hello 单车、永安行、智享单车等一众单车各立山头。虽然,整个行业还在快速增长,但是部分城市的市场已饱和留给创业者发挥的空间并不大。然而,还是有很多创业者一致认为“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
从共享单车市场调查情况看来,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单车品牌由于模式的单一性,过分强调模仿已经开始掉队然后慢慢被市场淘汰。原先在各个大学城附近并排的小绿车不见了,被小金车取代了;摩拜单车又有新产品了,ofo的单车押金也从99元变成了199元。种种迹象表明,共享单车市场正在面临着一场资本之间的较量,而悟空单车的倒闭也预示着妄想通过共享经济一飞升天的创业者就要被资本收割了。
从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悟空单车创始人的悔悟来看。一方面,跟外卖、打车等其它互联网细分领域类似,共享单车市场发展过于迅猛,短短数年时间,就完成了传统行业几十年的成长历史,促使市场资源快速集中在少数寡头手中,共享单车正在朝着巨头垄断、弱小平台面临淘汰的市场格局。
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基本上是个拼资本拼资源的行业,随着越来越多共享单车的涌入,人行道不够用了,颜色不够用了,用户形成习惯了,单车供应链被抢完了。资源越来越少,争夺者越来越多,共享单车平台之间为了抢占市场资源已经初露恶性竞争的端倪。
事实上,共享单车所面临的问题远不是资源分配的问题那么简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处理好,都可能导致共享单车走向毁灭。
其一,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尚未清晰,一直共享单车创业者的共识。摩拜CEO在一次媒体专访上表示 “对于任何创业企业而言,都需要时间来探索商业模式,目前我们还专注于提高用户体验,暂时还没想盈利的事。”没有盈利只靠融资度日这样的商业模式,如果遭遇资本寒冬,必然全军覆没。
其二,共享单车项目本身同质化严重。共享单车行业崛起仅有两年左右,行业迅速膨胀扩张,单车平台已有数百家。共享单车创业者越多,同质化越发严重,免费骑行、骑行给红包、单车数量密集投放、车型同质化等等形式已经让消费者产生了厌倦心里。
其三,共享单车供应链不完善。“我们拿不到顶级的供应链资源,摩拜、ofo都可以和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厂商合作,而悟空单车合作的都是小厂商,产品品质上不是特别好,车子容易坏。”悟空单车倒闭后其创始人雷厚义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共享单车之争最终要回到产品本身,如果供应能力跟不上,企业根本不可能进行规模制造,如果不能规模制造,在单车数量和质量上就会完全处于劣势,最后便只能被淹末在车海里。
显然,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用户习惯,都已选择出胜利者,留给其他创业者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创业者还不能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经营策略,被淘汰出局的概率非常大。悟空单车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倒下的,未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会有越来越多的单车企业步入悟空单车的后尘。
共享经济鼻祖Uber深陷危机,共享经济泡沫越吹越大
在悟空单车倒闭之后,竟然还有新的入局者想趁着共享经济的热度大捞一把,是悟空单车血淋淋的事实不能敲醒沉醉的创业者,还是共享经济的概念诱惑力太大?上海凯源资本董事总经理陆修泉曾经说过:“我认为分享经济已经出现了泡沫。虽然在某些层面或许存在某种分享形式的合理需求,但我不认为这种需求可以作为大量资本流入的根据。”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参与者总人数达到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报告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惊人的增长数据验证了陆修泉的说法,这个市场正在涌入大量的资本,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崩盘。
共享经济概念起源于美国,Uber一直是共享经济的典范。国内的共享经济模型也是始于Uber,因为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Uber没有一辆出租车,被中国创业者们誉为“中国式共享经济的最真实写照”。
可是这位鼻祖进入2017年后,像开了挂一样登上媒体头条而且都是负面消息。据悉,面临CEO无限期休假的Uber麻烦不断,近期的数据表明,这家在线打车巨头正在失去其美国市场的优势。
一方面,研究公司Second Measure表示,Uber的美国市场份额从今年初的84%下降到5月底的77%,来自旧金山的Lyft正不断冲击着旧有秩序。另一方面,在管理层丑闻不断的背景下,投资者也越来越变得举棋不定,Uber在全球也面临着严峻竞争,类似印度Ola及东南亚Grab这样的公司正在蚕食着Uber的海外市场。
随着共享经济巨头Uber的下沉,共享经济泡沫也开始越吹越大。
共享只是租赁的伪命题,多数共享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
纽约时报援引毕马威(KPMG)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310亿美元,同比增加近五分之一,大量投资流向了共享公司。国内资金过剩的现象凸显,在缺乏创业项目和创业创意的之时,共享概念的引入被资本炒热,没有牢靠的基础越堆越高的壁垒总有倒闭的一天,共享经济的泡沫也正是在资本的推动下越吹越大。
首先,共享经济只是过去租赁的一种全新包装,就如同大家把计算能力提升包装成人工智能;把智能硬件包装成机器人一样,共享的本质应该是不带任何利益去分享,因此共享是一个打着租赁旗号,实际却说是“分享”的伪命题。创业者弄清楚这一点,就不会把共享经济奉若神明,认为共享经济一定能发家致富了。
其次,共享经济发展太快并非毫无问题。一年多来,众多共享初创公司获得投资。手机充电宝租赁领域内的12家公司今年共筹资12亿美元,有15家以上的企业从事雨伞共享业务。而带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共享单车,除了两家领头羊以外,约20家初创公司活跃在单车共享领域。共享经济发展过快,一方面证明了是资本在推动着这场经济。另一方面,发展太快必然会落下诟病,任何崛起的经济体系都是靠多年积累出来的,而且发展得过快的经济都是泡沫的特征。
此外,共享经济初衷是利用闲置的资源产生共同分享财富的目的,这个目的一开始是可行的。例如:单车的共享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雨伞的共享解决了人们雨天出行问题等等。
但是在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越来越多的东西被拿来共享,想分一杯羹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行业的膨胀。如今,参与者未能获得利益分配,共享经济区块链内产生分歧,接下来就会是参与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梦想面临破灭,而小型企业为保命退出这个市场,共享经济如果再这样神化下去,离泡沫破裂的那天也就不远了,该到头了。
从悟空单车的倒闭到Uber陷入危机,共享经济产生泡沫的迹象越发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已经开始预计Uber的倒闭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可国内很多企业还再期待借助共享经济创造更大的利益。或许,泡沫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它没有破裂之前,没有人认为它是泡沫。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