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极客说7月1日 “5G作为新基建数字底座,将驱动联接、人工智能、云、计算、行业应用五大产业升级,带来经济发展新动能。”在6月30日GSMA举办的新基建与企业数字化论坛上,华为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甘斌发表了《5G=5“机”,新价值,新机遇》的主题演讲,全面总结了5G的价值。
5G使能全场景联接,实现个人与家庭的智能化
“5G首先带来的是联接体验的大幅升级。5G时代的联接将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而是从4G时代以人为中心扩展为5G时代以人和物为中心,使能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的全场景联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甘斌会上表示。
根据华为公司GIV预测,到2025年,平均每人将拥有5个智能终端。除了80亿智能手机,个人PC、平板电脑、VR眼镜、智能手表、智慧屏等智能终端数量将超200亿,通过5G可以使视频通话、视频娱乐、个人数据在不同终端间无缝切换。此外,超200亿实时在线的智能家居设备,比如音箱、投影仪、打印机、血压仪等,通过5G可实现操控和管理,使之成为个人和家庭感知的自然延伸。
生活、工作各个场景中无所不在的物理世界感知节点,将通过5G与数字世界的逐步融合,为消费、教育、出行、办公等场景塑造新的智能基础平台,由此衍生出更多智慧服务。
5G让人工智能无所不及,普惠千行百业
通过5G使能全场景联接,将给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普及带来巨大的便利。首先,5G可以使算据上传不受限。数百亿终端产生的海量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给人工智能运算提供无穷算据,缩短训练周期。其次,5G使每个终端都拥有云端的无尽算力,从而减少终端对本地运算能力的要求,降低终端的成本。最后,云端人工智能的运算结果可以通过5G传递给任何数字终端,使人工智能的应用普惠化。
5G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成熟,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语音实时识别、机器实时翻译、车牌识别、制造业产品检测等,都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5G网络应用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预测数据,到2025年,5G可以让人工智能新增万亿美金以上的产业空间。
5G让云触手可及,激发海量存储和无尽算力的需求
“现在,云的技术和服务模式已经逐步成熟,而数亿终端的联接需求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成为云高速发展的催化剂。”甘斌说到。
首先,5G激发全球海量存储的需求。受限于本地存储能力不足,2019年年增近40ZB数据中,只有2%不到的数据得到保存。5G大带宽能力将使海量数据保存在云端成为可能。根据华为GIV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180ZB数据中云端存储的比例将达到92%。
其次,5G激发无尽算力的需求。受限于本地计算能力不足,现在只有不到10%的数据得到分析和应用。5G将使每个终端都可以随时随地拥有云端的无尽算力。根据华为GIV预测,到2025年算力的需求相比于2019年将增加15万倍,数据利用率将从10%提升到80%。
云正在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务、金融、工业等行业加速渗透,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普及。根据预测,中国2020年将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千行百业上云已经是不容置疑的趋势。
5G让计算无处不在,构筑端边云协同的计算形态
当前,计算能力已经成为人的能力的一种延伸,对计算需求的增加促进了计算模式本身的不断发展。5G将加速构筑云边端协同的计算形态,使云边端之间高效的协同,推动计算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模型,中心侧专注基于海量数据暴力计算的通用模型计算,边缘侧满足数据极低时延处理、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需求的专业化计算,端侧满足耳机、手机等个性化终端的计算需求。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计算产业的大蓝海。根据Gartner的数据,预计到2023年,计算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甘斌说。
5G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构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正如大家常说的,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是实现行业数字化的重要使能技术,将会大幅提升千行百业的运作效率。”甘斌表示。根据华为GIV预测,移动产业对经济贡献逐年增加,5G将成为主要驱动力,其带来长期回报将是非ICT投资回报的6.7倍。
当前,在智慧医疗、远程教育、智慧园区、商旅文等四大行业场景中,5G应用用例已经成熟,并开始规模复制。在中国,已有超过300家医院完成了5G网络的部署,并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B超等应用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预计一到两年之内全国三万座医院将会全部部署5G网络。此外,全国50万学校、30万园区、10万酒店、数万商场购物中心也已启动5G的商用部署。另外,包含电力、矿业、港口、油气、制造、钢铁等行业场景,也正在积极推进与5G的技术融合。
“我们都将从5G带来的五大产业机遇中获益,这需要全社会携手同行,在商业模式、交付模式、政策支持、创新应用、多样化终端等多方面持续探索,共同迎接‘5机’时代。”在发言的最后,甘斌如是说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