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目由极客网出品,极客出品,必是精品。
大家好,欢迎来到极客说,我们上期节目在朋友圈爆了!编辑部帮我统计了一下,上期节目仅在今日头条就被推荐了190多万次,总点击更是超过了23万,收到的网友评论和留言的数量也非常多,大概有1万多条,首先感谢所有朋友对我们内容的大力支持,大家的支持是我们持续进步的原动力。
其实读大家留言和评论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很多网友非常有智慧,他们分享的内容也非常有深度,所以在后续的节目当中我会精选一些优质的网友评论,把它们分享给大家。所以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我们后续的内容,持续给我们留言,持续给我们拍砖。留言的方法非常简单,大家可以在文章下方的评论区直接留言,也可以点击我的头像私信给我,我可能不会一一回复大家,但是我一定会非常认真地阅读大家的留言。
好了,再次感谢所有网友的大力支持,我们言归正传说回我们今天的话题。我们今天沿着上期的话题再继续深入的聊一聊当前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尤其是在巨头林立的创业环境当中,创业者如何去突破重重包围,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或者说在巨头出手不断扩张延展的大背景下,创业者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
无须讳言,可以说我们当前的创业环境是非常严峻,前些年只要你的idea还不错,运气又不是太坏的话,很容易就可以拿到钱,然后把想法快速落地。但近一两年以来,市场的环境完全变了,光靠一个idea你是拿不到钱的,只有那些相对成熟并且被验证可行的项目才有可能从资本市场当中拿到钱。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才算是被验证可行?有几个非常核心的指标,第一商业模式要清晰,第二营收流水要达到一定规模,第三业务数据要完整可追溯,可分析可延展,第四就是生态体系和发展前景要有较大的空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花板不那么明显。其实要达到这几个目标是非常有难度的,能够同时达到这几个目标的企业,基本上也算得上是一家成长期的企业了。也就是说早期的创业项目越来越难做,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创业者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那么生意难做难到什么程度,竞争大又大到什么程度?我来用一个非常真实的案例跟大家说明。在我国南方有一个小镇,里面十有八九都是生产桶装水的小工厂,这些工厂基本上是代工,当然也有一些是直接山寨一些大品牌的桶装水。早些年这些小工厂活得是非常滋润,老板年入百万轻轻松松。但是到了这两年,一些工厂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到底有多薄?薄得远超过我们大家的想象。
比如我们深入调研过的一个小场子,在当地也算是小有规模,全职的员工大概有二三十人,其中大部分是业务熟练的老员工,他们加班加点一个月干下来,老板能拿到手里的纯利润竟然不足万元,少的时候可能只有三四千。那么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这么少就别干好不干,连这3000都没有,之前投入的所有设备投入的所有资源都会打水漂。更重要的是什么?你不干还会有人干。
所以从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可以说当前几乎没有哪门生意是独家的了,并且每一个业务领域都有干了很多年的老人在盯。如果你在这个领域没有足够的经验储备,一定是很难赚到钱的。以刚刚的桶装水工厂为例,老司机来干尚且很吃力,新手来做就更难赚到钱了!也许有人会说,你讲的这个案例不具备代表性,生产型的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是完全不同的,生产型企业看经验,而互联网企业看创新,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的错,但我们同样认为,即便是在强调创新的互联网领域,如果你没有丰富的经验,只靠一个idea也已经很难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了,或者说现在的互联网领域留给新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因为你要知道,随着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的不断扩张,几乎每个细分市场都有巨头或者巨头的关联公司去卡位,如果没有大地创新大的资源,大的资本,根本不可能做出大的成绩!
纵观过去这些年杀出重围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创始人都是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很多年的老兵。我们看看小米,它的创始人雷军是最早一批进入互联网的人,比马化腾马云李彦宏都要早,但是直到创立小米才算爆发。再看看美团的王兴,他是校内网的创始人,后来又创立了饭否,然后才是创立了美团。还有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征也是连续创业者,他干过电商代运营,做过游戏,也创办过社交电商等等,直到最后才干出一个拼多多。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背后都有大资源大资本的助推,缺少了这些,再好的商业模式,再好的商业模型也很难突围。
互联网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特别烧钱特别烧资源的行业,没有钱没有资源是万万不行的。那么既然如此,是不是说创业者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其实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巨头也是一点点长起来的,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比如刚才说的拼多多成立不到四年,仅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干到了千亿规模,可以和成立八年的淘宝叫板。还有今日头条,在腾讯、百度、微博多个巨头的全力打压之下,仍然成功突围,现在已经可以和腾讯正面竞争了,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是腾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了。所以说创业者的机会还是有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创业难,守业更难。其实在快速发展迭代的产业环境当中,巨头们的压力比创业者更大。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一家巨头如果只想着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求进取,那是肯定守不住的。巨头们的版图必须是越来越大,否则他们很快就会从一流变为二流,再由二流沦落为三流,直至不入流!看看搜狐,新浪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例子。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今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颇为感慨地说,江湖还是江湖,但我已经不是我了!其实这句话非常值得我们创业者去深入的琢磨琢磨。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还是华为这样的产品型公司,凡是进取型的巨头,每一天都如履薄冰,每一天都在拼了命的向前冲。如果不这样,他们非常容易从一流变为二流,再从二流变为不入流,所以拼了命的向前中,会成为巨头们的新常态!也就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巨头们还会持续地投入大量的资源,持续的去发力,创业者将来面临的困难也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如何才能绝处逢生,非常考验带头人的智慧。
那么创业者如何才能在巨头林立的环境当中找到自己的机会?我认为至少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要立大志。公司创立一开始就要立一个极大的目标,并且持续的坚持持续的深耕,要在重要的机会点上不失误,在战略的转折点上不误判,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经得起诱惑。就像今日头条的张一鸣一样,在收到腾讯高价收购和投资的邀约的时候,能够霸气的回一句,“我们不想给腾讯打工”。
第二就是练内功。在前面的节目当中,我们反复强调,并不是现在的生意难做了,而是专业的人更多了,就连山寨桶装水,如果你不够专业都做不出利润了,那么在巨头林立的互联网科技市场就更需要专业,你的产品,你的模式,你的人才,你的管理,你的资本运作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非常专业的人去盯。创业者要想做出成绩,必须做好长期战斗,长期深耕的准备,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把企业的核心优势,核心战斗力慢慢的打磨出来,也就是我所强调的练内功。
有了以上两点,第三点就是要做出业务数据。企业做数据的过程也就是证明自己商业模式的过程,也是积累核心用户的过程。企业要尽可能的通过实践找到自己的生存点,并提炼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做不出业务数据,你的志向再远大也没有用,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谁能抢先一步做出数据,谁就能更早地与资本市场对接,进而抢滩更大的市场。
其实做数据就是提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有非常多的点值得我们深入去探讨深入去分析,我们可以单开一期节目讲这个话题。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