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墨菲2016年,网络互助异军突起,成为互联网保险领域最受资本热捧的项目。“最火爆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家平台成立”,17互助创始人高竞称。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多家平台宣布退出,行业急速回落。“前段时间,每天一家平台退出”,高竞称。这片千亿级别的互助市场,为何如此难撬动?01 暗自退潮其实,行业倒闭潮,从去年年底就已开始。号称用区块链做互助的“同心互助”,2016年9月上线后,几个月内收获30几万用户。而今年1月6日,同心互助却正式对外宣布退出。几乎同时宣布停业的,还有八方互助,它原本是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OKCoin内部的孵化项目,也宣称使用区块链技术。在正式退出时,八方互助拥有95万用户。一本财经询问退出原因,OKCoin和前八方互助工作人员都表示:“不方便回应”。去年11月,慧择网旗下的蒲公英互助,在推出不到40天后,就宣布“对平台进行整体升级和服务暂停”,沦为最“短命”的网络互助平台。而获得91金融投资的人人互助,去年年底也宣布改版,此后没有公布改版预计完成时间,也没有披露具体改版进程。宣称自己是“国内最大女性互助社群”的她互助,今年年初,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推文告知停止互助计划。如今,她互助公众号已经无法提供服务,与其他互助平台相比,它的公众号更新极少,最后一篇停业公告,与前一篇间隔近三个月。据互助之家数据统计,目前部分行业排名靠前的平台,每周人数增长已放缓,有些只有个位数,有些甚至出现负增长。“行业这一年多来,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洗牌。”某业内人士表示。之前是每天一家新平台诞生,前段时间是每天一家平台退出。几十家互助平台集中退出,部分只剩一个无人打理的微信公众号。他们曾见证了风口上的腾飞历史,他们出生时,轰轰烈烈,离开时,却了无痕迹……02 神话般的崛起时间回溯到2016年上半年,网络互助的激昂乐章开始奏响。2015年初,保监会颁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相互保险获得了空前关注。据国泰君安预测,到2020年,我国相互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千亿级别市场,互联网玩家也想分一杯羹。夸克联盟、斑马社、水滴互助、17互助、同心互助、众托帮等上百家网络互助平台,横空出世。整个互助行业躁动起来,大平台不断涌现,投资额不断刷新。据小饭桌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已有14家网络互助平台拿到总计约2亿元的投资,22家投资机构参与其中,其中不乏IDG、经纬创投、真格等知名投资机构。资本盛宴中,网络互助被领入聚光灯下,加速奔跑。数据统计,目前网络互助有近3000万用户,有8家平台用户量过百万级,众托帮和轻松互助两家领跑。而2011年就已经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网络互助平台康爱公社(前身为抗癌公社),创始人张马丁心情复杂。几年前,“发展还是非常慢,非常慢”的模式,却在一夜之间被捧上了神坛。他一方面反思,“为什么我们没融到这么多钱”,一方面又在高兴,网络互助的风口已起。网络互助,说白了是一群人聚集起来,共同商量为一种病,或一种风险“众筹”。比如癌症,每个人出10块钱,如果谁真得了癌症,大家将凑钱为他治病。现在市面上,大多平台都宣称“只需要支付9元,就可以为大病投保”。这也是保险的真正意义和核心价值——互助,为未来投保。这个模式吸引投资人的终极秘密,到底是什么?据内部人士透露,美团网的王兴,曾是“水滴互助”的天使投资人,他曾在内部讨论上称:“水滴是一个社区”。在当时,金融领域的获客成本已高达数百甚至上千,而这些网络互助平台的获客成本,低至几十元。如此低成本的获客,足以让所有人为之红眼。资本热捧网络互助的核心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低成本获客、关注健康的社区。大风起兮云飞扬,一切神话,似乎都成为可能。03 困难重重网络互助刚刚准备起飞,监管便骤然降临。从风险提示,到直接点名,到今年初的“专项整治”,一路紧逼。监管第一次提到网络互助,是在2015年10月,保监会点明“互助计划”,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存在诸多潜在风险。网络互助,被要求和保险划清界限。去年年底,网络互助专项整治工作开始,一些平台开始宣布退出。“风险变大了”,业内人士姜莱对一本财经解释,“条条框框太多,已违背了我们想从技术方面推动行业进步的初心。”但监管绝对不是导致行业退潮的核心原因,它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某互助平台负责人王川向一本财经透露,当时公司决定做网络互助,“就是为了品牌宣传,显得公司盘子大,业务多”,因此可能出现政策风险,影响公司品牌,后来就立刻将其舍弃。“还有些打着网络互助旗号诈骗的团伙,”姜莱举例,“有些甚至开个淘宝,让大家买所谓的虚拟互助产品。”在宣传上,平台也会夸大自己的实力,比如,虚报加入互助社区的人数,谎称自己采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社群等。风口上通常会挤过来各种人,有创业者,也有投机者。当风口过于拥挤,原本的红利期也就过去。水滴互助的沈鹏曾经接受一本财经专访时称,早期水滴的获客成本低至“2块多”。而这个黄金时代转瞬即逝,第一批“好奇宝宝”式的用户被各家平台瓜分殆尽之后,剩下的是需要用户教育的人。“很多平台的获客成本,高达400元”,王川称。这个靠着“低成本获客”,获得资本青睐的模式,突然间魅力全失。光芒丧失后,模式本身,也备受质疑。毫无进入门槛的互助平台,如何抗击“人性之恶”?比如一些人,明知道自己有癌症,故意加入互助社区,来骗取互助金。当然,互助平台还没有“傻白甜”到一上来就可以申请互助金,需要会员等待“180天”的观察期。但这并不是一道十分保险的屏障。很多疾病都是慢性的,180天的观察期,根本无法鉴别他们实际发病时间。“这个模式一定会导致逆向选择”,一位资深保险从业者称。事实上,互助平台确实受到莫大的挑战。“这种问题很难发现,这是互助行业比较头疼的问题。”张马丁认为,基础性的规则制度、风控能力的不足,是互助平台生存的极大威胁。高竞曾观察到,某用户在患“甲状腺癌”后,混迹在多家互助平台领互助金的事件。和其他癌症相比,甲状腺癌治愈率高,治疗金额也在5到6万左右。但这个用户却拿着病例,在各个平台,领取了更高金额的互助金。“尤其是对‘骗保份子’而言,网络互助的‘骗保’,不需要交‘保费’,几乎是0成本投入。”张马丁称。如此,风控能力如何,将决定平台能走多远。而大多数平台,还没有意识到风控的重要性。“我们在慢慢建风控团队,目前还是将保单审核,交给外包公司”,某平台的负责人称,每单的审核成本,在3000~6000元之间。目前,很多平台才刚刚过“180天”的观察期,赔付会逐渐增多。这个关于人性之恶的考验之战,才刚刚开始。04 盈利之难如今的网络互助,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它需要先回答一个终极拷问:我是谁?网络互助,到底是公益慈善,还是商业?康爱公社发展这么多年,太多的荣誉,都来自“慈善”。因此,张马丁曾经背上了慈善的枷锁,太过沉重。但是资本是无比理性和逐利的,没有VC会投资一个不挣钱的公益项目。网络互助如何盈利,成了终极拷问。虽然互助,完全符合人性中,对未知的恐惧和孤独感,需要保障和抱团取暖的特性。用户本身有一定归属感,但进一步的黏性和信任感,都成为难点。最直接的观感是,一些互助平台,虽然有百万级别的用户量,但是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打开率并不高。张马丁透露,康爱公社所谓的互动,是都是社员主动发行的,比如新老社员的问答,建立上百个Q群,微信群等。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维护手段。“康爱公社曾有130多万注册用户,目前留下来的,有90多万。”张马丁称。稍微有些风吹草动,规则变动,或者只是忘记继续缴费,用户就会流失。其实,现在的用户,多被“9元”保障的低价吸引。但实际上,等到一个大平台渡过观察期,正式进入赔付期,每年的互助金额,会上涨至100~200元左右。一旦提示用户再继续付费时,灾难就发生了,用户会大量流失。看似手握百万级用户,变现之路并不轻松。在某次创业比赛上,康爱公社和金奖失之交臂,评委给出的原因之一是“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有业内人士向一本财经透露,曾有互助平台完成用户画像整理后,异常失望,因为加入的多是一些低收入人群,带有明确“占便宜”心理,很难实现商业转化。有些平台,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向。比如,水滴互助在近期获得了保险经纪牌照,开始提供保险产品销售服务。对于水滴的尝试,业内普遍觉得“可以一试”。但这个转型,却是一般平台难以企及的“土豪打法”。姜莱表示:“现在保险经纪牌照已经炒得非常贵了。年初的价格还在100~300万之间,现在已经涨到了上千万。”当初公司也曾考虑收一张牌照,先运转下去。”姜莱透露,“但是,一旦选择这个方向,就等于进入传统保险行业的游戏规则中,为传统保险公司导流。”目前,互助平台最多的变现方式是团购,团购一些健康食品或者保险等,但还不成规模。高竞直言,互助行业的盈利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不少投资人预测,这片千亿市场,最终还是会成为资本巨头和资源大佬的战场。投机或蹭风口的玩家,最终都可能成为“陪练”。杀出重围的平台,面临的是新的征途和争霸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