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支付宝、财付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两个“双寡头”,银联正在破解突围之道。6月2日起,在全国40个知名商圈约十万家商户,使用银联云闪付挥卡、挥手机、扫码支付以及银联钱包支付,均可享受62折优惠回馈。这是上个月底,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后,做的首个推广活动。去年年底,银联正式出台了二维码支付标准,被业界解读为再次挑战支付宝、微信支付,重新挑起移动支付“三国杀”局面的动作。据艾瑞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超12万亿元,到2018年有望超过18万亿元。井喷式增长的市场容量,吸引了众多银行系及非银行系机构的介入。中国银联、工行、建行、民生等银行及京东金融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相继入局。目前来看,支付市场的格局,已经实现从分散数据、分散应用、多渠道向大平台、大流量、大入口、多场景转变。比起连水果摊、煎饼摊都已攻下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二维码来说,银联目前在商店覆盖率不算高。亲身体验:使用感受只能呵呵为了亲身感受一下银联二维码支付的用户体验,金融科技洞察(fintechdaily)第一时间下载了“银联钱包”APP,却发现网友的评论有些扎眼。线下的情况也令人捉急。我们去了这次跟银联有合作的星巴克、万宁、7-11 和罗森,基本上没有店员知道怎么扫银联的二维码。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地铁站的万宁是此次探访中唯一一家向客户宣传了“银联二维码支付折扣”的店。但在付费时,收款的店员仍没弄清楚扫码机的操作要领,建议换成微信或支付宝来支付。此次体验的感受是:虽然银联二维码支付在形式上跟微信、支付宝差不多,但用起来并不简单。对于用户来说,有了绑定银行卡的微信和支付宝,再下一个APP似乎有些多余。而在一些菜市场、小超市,店家不太可能专门为银联的二维码支付而买一个扫码机。他们更多的还是会选择将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宝二维码贴出来,让顾客自己扫码付款。微信、支付宝让二维码支付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同时也绕开了银联。现在银联想重新分得这一杯羹,看上去并不容易。回顾历史:银联支付走过的弯路早在2010 年,银联就成立了移动支付项目组,2011年就获得了移动支付牌照,成立了移动支付部。这一切在今天看来,真有些“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的意思。2012 年,银联与中国移动达成移动支付合作,作为近场支付(NFC)重要技术的远程发卡和应用管理平台(TSM)已实现双方系统的互通互联,并吸引了中行、邮储、中信、光大、广发、浦发等商业银行首批加入,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十余家主要商业银行也启动了相关合作。随后,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合力推出手机钱包,并于2013 年推出 NFC 手机支付平台以及一款手机支付刷卡器产品“卡乐付”,继续发力抢占移动支付市场。2015 年年底,中国银联发布“云闪付”,并与三星电子、苹果公司宣布达成 Samsung Pay 和Apple Pay 合作。相对于支付宝和财付通来说,尽管“云闪付”在安全性上有更大的保障,但囿于NFC支付的便捷性问题,加上银联运营能力的问题,银联“云闪付”力推的NFC支付并未形成规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铩羽而归以后,银联终于等来了第二次机会。2016年7月,扫码支付开始得到监管机构的正式认可,从此迅速向线下扩展。根据薛洪言在公众号“洪言微语”中所说,这一次,银联的失败在于低估了获客的成本。在NFC时代,用户只需要芯片卡就可以完成支付,不存在所谓的获客成本。但回到二维码支付,就需要用户下载注册一款“银联钱包”在手机上,就涉及到金融产品APP的获客问题。如今,用户早已过了对各类APP有着强烈好奇心的风口期,他们现在想要做的是精简手机里的APP,让他们新装一个非刚需的APP,简直是难上加难。所以,距离二维码的合规化已经接近一年时间,银联的扫码付产品似乎并未走入用户心中。想象空间:毕竟还是有亮点二维码支付此前一度遭遇诟病,主要是其安全性的问题。在一些小型、零散、一次性的消费场景中(例如菜市场、煎饼摊),利用二维码接入消费者的移动设备,盗刷受害者的银行卡及其他资金账户的风险还是存在的。相较于其他二维码支付方式,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主打了安全性的特点。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安全级别较高;同时还配备了风险补偿机制保障资金安全。目前支付工具的竞争,主要的障碍就两个,一个是客户基础,一个是接入场景。银联此次联合银行推出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把各大银行APP的客户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解决了客户基础的难题;银联庞大的线下POS布局也解决了接入场景数量的问题。但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两大互联网巨头,在社交、金融、电商等领域内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布局。而移动支付作为其庞大生态圈中的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活水作用,贯穿于各个领域的系统内。用户对银联二维码的使用频率显得有些不足。最终,在移动互联网这条路上,银行进行客户运营的能力将面临巨大的考验,除了短期内的优惠让利外,银联和银行能否根本上提升用户对于银联系二维码的黏性,这仍是个挑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银联的介入,线下二维码支付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此期间,尚未实现盈利或缺乏雄厚资本支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率先出局,阿里、腾讯“双寡头”的市场格局或将受到银行系强有力的挑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