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言/文)早上刚上班,就收到几个记者朋友的微信,都是关于建行和中行进军校园贷业务的,想听听我的观点。我能理解大家的兴奋点在哪,毕竟,校园贷已经完全“污名化”了,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呢,这时候两家大银行杀入市场,大大地出乎意料,也与银行业尤其是五家国有大行一贯的谨慎、低调形成了强烈反差。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的重点不在于银行能把校园贷这个已经被玩残的市场做多大,而是背后的信号意义。在2017年金融体系“去杠杆、控风险”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的风险领域都在收缩,此时国有大行布局校园贷,只能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在大行看来,校园贷属于低风险业务;另一个是,担当社会责任,配合金融治理“堵偏门、开正门”的需要。第一个理由并不成立,起码在目前不成立,否则校园贷也不会出那么多事情,银行业也不会自2009年开始就暂别这一领域。如果是第二个理由,重点不在堵偏门,而在开正门。在金融监管的词典中,“堵偏门、开正门”是个惯用词,在很多场合都能看到。但也要知道,很多领域,其实堵上偏门就可以了,是没有必要开正门的,像2009年的校园信用卡整顿,就是堵了门;像近些年P2P领域基于资产端的整顿清理,也只是堵了门。这次在整体收缩的大环境下,对校园贷打开正门,唯一的解释就是无论监管层面还是从业机构层面都意识到,校园贷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且需求量还很大,以至于不开正门便不能堵偏门。针对这种状况,我理解为是90后的胜利,是他们新的消费观念和借贷观念真实改变了校园贷这个市场,大而不能倒,以至于在政策层面已经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在2003-2009年,校园信用卡曾经开启了校园贷的第一个黄金期;2014-2016年,校园分期平台开启了校园贷的第二个黄金期。在此,不妨对比2003-2009年和2014-2016年两个阶段,来看看校园贷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是怎样的群体?2003-2009年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属于典型的80后;而2014-2016年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则以90后为主。这两个群体有多不同,这两个时期的校园贷就有多不同,先来聊聊这两个群体的消费观和金钱观。80后大学生,重节约意识和奋斗精神。80后的父母多是55后,成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普遍具有较强的节约意识。80后出生时,除广东、福建等地在搞改革试点外,其他地方仍然是平均主义的天下。长于城市的80后,父母在国企上班,彼此拿着差不多的微薄薪水;长于农村的80后,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父母勤恳耕作,已经可以填饱肚子,但也仅止于此了。所以,对80后而言,物质上匮乏是童年时期的主要体验之一,李健在《歌手》里演唱的《父亲的散文诗》,里面有一段歌词“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闹着要吃饼干”,据说便唱哭了很多80后。长大后,80后便也有了节约意识和奋斗意识,积极向主流价值观靠拢。90后大学生,更“豁达”的金钱观。90后的父母多是60后,20岁左右的时候正好赶上恢复高考,大学毕业赶上了自主择业,30多岁赶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生一路开挂。长于城市的90后,开始见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市场经济的繁华,物质条件有了大幅的提升;长于农村的90后,父母开始外出打工,开始有了更多情感补偿性质的零花钱和零食,物质上也不再匮乏。童年时期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体验,使得90后对物质和享受有了不同的体验。相比80后,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上的匮乏感,对80后盛行的“奋斗”文化也就难以根本上认同。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更注重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也自然有了更为“豁达”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他们的消费行为如何?80后大学生,实用主义和量入为出。80后大学生群体,其消费水平较60/70后有了明显的改观。据2006年针对东北某高校的调查统计显示,44.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元-500元之间,31.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800元之间。以每人每年500元算,2006年全国在校大学生1400万,意味着全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约为840亿元。这些钱被花在哪里了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的调查显示,80后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学习资料、考证及辅导班、上网)、休闲娱乐消费(室内健身、旅游、通讯等)和人际交往消费(恋爱消费、生日请客等人情消费)四种,其中,基本生活消费和学习消费是大头,大概占到70%-80%,通讯费、人际交往费用及其他支出大概占20%-30%。不难发现,这些支出场景中,实用主义仍然占据突出的地位。当然,80后的大学生也喜欢并追逐3C产品。统计显示,当时大学生的手机普及率不低于60%,电脑拥有率在30%左右,此外,24%的人拥有MP3,12%的人拥有PDA。除了手机普及率较高外,其他“新潮”的电子产品普及率比较低,也从侧面反映80后大学生群体整体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而手机的高普及率,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第一部手机多为大一入学时父母代为购买。90后大学生,个性消费和借钱消费。相比之下,90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力要大得多,且增长迅速,更注重时尚消费和个性消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刚刚超过4000亿元。而由中国校园市场联盟发布的《2016中国校园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市场总规模达到685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71.25%,较2006年增长了7倍。大学生月均生活费达1423元,接近2006年的3倍。从消费品类上看,形成了基础生活消费为主,数码产品其次,教育培训与文化娱乐并存的局面。在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支出中,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数码产品年度消费总规模分别达到537亿元、363亿元;培训教育年度市场总规模398亿元;文化娱乐消费市场年度总规模322亿元,大学生健身市场年度总规模259.3亿元。显然,90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已经从实用性过渡至时尚消费和个性消费的需求,3C产品成为其消费的主力。为了追求更好的消费档次,90后大学生对于借钱消费也普遍可以接受。从校园分期的资金流向看,超过60%的校园分期被用来购买3C电子消费产品。分别引发了什么问题?整体上看,无论是80后大学生还是90后大学生,因为都是18岁-24岁的年轻人,其冲动消费、攀比消费的心理并无根本性区别。所以,只要放开信贷供给,很容易出现过度借贷的问题,过度借贷会衍生高不良的问题。区别在于,80后大学生打交道的是银行,所以高不良并未衍生非法催收的问题,即2003-2009年那波校园信用卡热潮,受损失最大的其实是银行。主要表现为校园信用卡的高注销率(70%左右)、高睡眠率(曾高达80%)和高坏账率(持续高于普通信用卡2个百分点左右)的三高乱象,说白了,就是该项业务入不敷出,属于赔钱的生意。而90后这波大学生打交道的是网贷平台、分期平台等机构,高不良自然催生了非法催收、暴力催收的问题,而反过来衍生出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高息模式。这一波的校园贷热潮,分期平台是赚钱的,因为利率和费率高嘛,出现问题真正受损失的其实是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群体。所以,我们看到,相比2009年叫停银行校园信用卡,此次监管机构针对校园贷平台出台了比较严厉的监管措施,在现有的监管框架下,对于网贷平台而言,其弱风控、高息覆盖风险、强催收降低损失的校园贷模式不再适用,唯有退出市场一个途径。但同时,此次校园贷市场的蓬勃发展也表明,90后大学生群体旺盛的消费能力和超前的借贷理念是客观存在的,且已经不再是一个小众市场。2003-2009年那波校园信用卡热潮,真正参与的学生并不多,市场规模也并不大。而2014年开启的这波校园贷热潮就不同了,据统计,62.26%的大学生使用过金融信贷,2016年校园分期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此时,校园贷不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市场,面对大学生群体真实而庞大的消费分期需求,只是“堵”还不行,还需要疏导,即,要开正门。在监管机构严厉整顿校园贷乱象的背景下,银行重新布局校园贷市场,便具有明显的“堵偏门、开正门”意味。某种意义上,银行得以重新布局校园贷市场,也属于90后的胜利。校园贷市场的前景如何?和网贷平台和分期平台的校园贷产品相比,银行校园贷产品在利率、费率上会有很大的下调空间,不过,也必定会将风控放在首位,所以在准入门槛、申请流程、授信额度等方面,都会谨慎很多。因此,银行接手后,期待校园贷市场再出现2014和2015年前后那种出现同比增速超过100%的高速发展情景是不可能了,不过,好在这个市场保住了。未来,校园贷市场的玩家,除了银行,还会有阿里、苏宁、京东等几大电商巨头,毕竟,3C消费是大学生消费分期资金的主要流向,这几大电商占据着最优的3C购物场景,便不会离开这个市场。这两类机构,一个有成本优势,一个有场景优势,是竞争还是合作,还大有看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